王录平++++张茂聪
摘 要:“师生之礼”与师生之“礼”是本质与表征的关系,通过礼物传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一种符号表意的过程。应该重点关注礼物的形式意义,弱化其物质价值,警惕礼物(the gift)变为毒物(Das Gift)的可能。“虚拟礼物”“言语礼物”以及“诗意礼物”可以作为表达师生情意的合理形态。
关键词:师生关系;尊师文化;礼;礼物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006-04
教师节承载着一个国家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节日的设置是为了向社会传达“尊重知识、认同教育者工作价值以及感恩教育”的价值理念。在这样一个传递情愫的节日,给予老师再多的礼(尊重)也不为过,但如果因为“礼”(礼物)缺失或“礼”(礼物)不足而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那就成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近来发生在哈尔滨的一起“因班上同学未在教师节给班主任买礼物,而在课堂上遭班主任责骂”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热议。[1]有人对教师索要礼物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认为此行为太不贴合教师的“光辉”形象,是对《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第四条第七款“‘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的公然违背,理应受到严重处分;也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师节索要礼物固然不对,却值得同情,学生在教师节当天购买礼物送给老师表示谢意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是应该的和可理解的,但对于教师在课堂上辱骂学生的行为不能容忍。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争论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行进:一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内容问题,即“师生之礼”;二是基于这样一种师生关系,教师可不可以收受礼物的问题。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礼物的内容与形式是否存在边界?探讨的是师生之“礼”的问题。本文拟围绕“师生之礼”与师生之“礼”的关系问题,②阐述对该事件的基本思考。
一、“师生之礼”—— 一种师生关系建构
广义上的礼具有丰富的含义,是一种文化概念。夏朝伊始就有对礼的描述,而真正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伦理系统,并实现“以礼治国”而且传承千年,则始于儒家对礼文化正统性的定位。孔孟将礼解释为一种外在行为规范与内在道德修养相结合的价值理念,目的是“守礼为仁”。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更加强调“礼治”,认为“凡礼,始乎棁,成乎文,终乎悦校。”(《荀子·礼记》),凸显礼的行为规范作用,目的是收敛与约束人性,促进人们“依礼行事”,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基于儒家礼文化自上而下的伦理建构,形成了“三纲五常”的人伦关系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教育内容。可以看出,礼是一种秩序,也是一种伦理。“师生之礼”作为礼的内容体系之一,具备了礼的基本特征,安放的是一种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外延了“忠孝”的思想,造成一种过度的尊师,师生之间缺乏民主精神与平等意识。现代的师生关系应该突破这种伦理钳制,实现对“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一)“师生之礼”应该传承尊师文化
所谓传承,指的是要重视尊师文化对现代师生关系的制约与平衡,在学校形成一种尊敬老师、尊重知识的文化氛围。以教育法关于变相体罚的禁止性规定为例,该规定本意旨在保护学生身体健康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由于无法对“变相体罚”的含义作出明确界定,而且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可操作的规则和可遵循的司法判例,造成了一种教师管理学生的困惑——“教师对学生是否有惩戒权”。这也导致了一种畸形的师生关系,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愿意承认自己是一名教学者、知识传授者,而不愿意担当一名“传道者”。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以规避这种可能被扣上“变相体罚”的风险。这从另一个层面激发了学生的“造次”精神,轻则不理会教师的警告而扰乱课堂秩序,重则出现辱骂教师的现象,这与我国传统的尊师重道文化是相背离的,于学校教学秩序、教育的发展都有害而无利。因此,需要溯源传统的尊师文化,体认教师的工作价值,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
(二)“师生之礼”要超越传统师生关系的狭隘含义
所谓超越,指的是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不能简单化、形式化。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不同于其他关系,如医生与患者,医生作为治病救人的权威,患者作为受助者,两者之间是一种绝对的主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种绝对服从的关系。但是,师生关系是相对独特的,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相长”关系。关于“教学相长”最为经典的描述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既然对“道”的认识仅仅是一种先后之学,那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毕竟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尤其是随着信息获取途径的多元化,教师在技术层面落后于学生已成为一种事实存在。技术改变了生产关系,也改变了师生间的教学关系,教师不再是一种绝对的知识权威,而越来越多地担当起学习指导者的角色,这也是与孔子的“启发之道”、苏格拉底的“产婆之术”相呼应的。二是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价值。我国古代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支配——从属”型的社会关系,在一个过度尊师的政治王国里,这种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伦理钳制。“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奉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政治宣讲,钳制了学生的思想自由。教师作为“仕”的候选者,其言其行宣传的始终是统治阶级的忠孝思想,这无形中切断了学生的民主意识与平等思想。但是,随着近现代“法权”思想的建立,个体摆脱了封建体制下的人身依附关系,追逐个体权利成为时势。现代师生关系正试图突破这种“支配——归属”的伦理之禁,强调师生关系的“你”“我”观,实际上就是对个体间人格平等的哲学释义,即师生之间不仅存在着知识传授,更是一种“你”与“我”的交往,而交往的前提就是一种平等对话,否则它便是不可持续的。基于这样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趋向于理解对话与合作互动,这又是民主的应有之义。
二、师生之“礼”—— 一种“物化”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礼”是对“师生之礼”的外延性解释。“礼”便是“礼物”,一种通过物品传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的形式。这种“物化”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归属感与秩序性。但在另一方面又过度“物化”礼的内容,而不注重形式意义,导致了对礼的本质的消解,于建构“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不利的。
(一)教师收受礼现象的分析
教师收礼现象是一种情意表达,还是一种利益输送?对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教师收礼的主观动机,可将教师收礼现象归纳为两类:主动索礼与被动收礼。主动索礼是教师或明或暗地向家长、学生直接索礼的行为,一般存在着某种利益输送。事件中教师在教师节索要礼物的行为是一种明显的索礼行为,但却是一种为维护所谓个人“面子”的不理性行为,不存在利益输送。我们批判她的原因,不仅仅是她作为教师的索礼行为,更是她对待学生的言行。被动收礼现象较为复杂,既包括家长为帮助子女获得老师特殊待遇的“行贿送礼”,也包括学生或家长为表达感谢的送礼行为。“行贿送礼”是一种带有行贿性质的交易行为,交易的筹码就是以物获得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关注,这与教育公平是相背离的。为表示感谢给老师送礼的行为包含两种:一种是单纯的情意表达,是合乎人性的。另外一种就不是单纯的情感表达,家长给教师送礼传达了一种期望——教师给予自己子女更多、更加持续的关注。教师如果收礼,便形成一种“情感负债”。为“还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会出现差别化对待学生的行为。至此,因感谢而送礼的行为演化成“行贿送礼”的变异体,只是找了这样一个“感谢”的托词而已。
(二)师生之“礼”——一种从“礼物”(the gift)变为“毒药”(Das Gift)的可能 ①
基于教育活动而建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具有多质性。首先,它是一种教育关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对受教育者来说就是学习知识,达到身心康健的过程。对教育者来说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可以看出教育承载着一种历史使命,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以及人类前行的基本路径。教育是良心作业,而不是利益交换(如市场交易行为)。其次,作为一种心理关系。教育活动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基于学习任务,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往与心理交流。只有在师生互信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完全投入到知识的建构过程。师生通过理解对话、合作互动完成知识学习和情感交往。再者,师生关系作为一种伦理关系。师生交流是“长者”与“晚辈”的对话,此处的“长”不单指年长,更本质的是“丰富的学识”与“完善的道德人格”。教师之于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道”,是一种道德引领。基于师生间人格平等与尊重基础上形成的师生关系具有鲜明的伦理属性,教师承担着伦理义务。
因此,教师除了是一种职业外,它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伦理义务以及关心爱护学生的情感义务,使得师生关系是不能简单物化的。因为“依靠礼物维持的人际关系是不确定的,它需要有持续不断的馈赠,一种相互稳定的关系才能够得到维系。一旦没有了这种礼物的馈赠,相互的关系也就逐渐减弱甚至趋于消失”[2]。而且,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或学生家长希望通过礼物传达对教师辛苦工作的感激之情,也会存在另一个问题,即“礼物交换的困境”。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成长是给予学生与学生家长的礼物,学生或学生家长通过礼物馈赠表达感谢,这无形之中就形成了礼物的交换过程。但是,“礼物一旦交换,就将不成其为礼物,礼物的‘可交换性摧毁了礼物的纯粹‘赠予性,也摧毁了礼物之为礼物本身。礼物一旦被赠予者或接受者或双方承认是礼物,礼物也就不再成其为礼物,反而会转变为‘债务或‘毒药”[3]。回归到事件中,女老师责骂班长没有组织好本班同学在教师节当天给她送礼,认为自己班里的学生不懂事,给自己丢了脸面,言语苛刻,带有辱骂性词汇,且女教师一直强调脸面的问题,已然把礼物与脸面挂钩了。看得出来,女教师抱有一种“礼物事小,脸面事大”的心态。因此,事件中的礼物已经异化,不再是一种情意表达,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给老师增加面子的工具。可以想象,即使所有的班级都在教师节当天送了礼物,个别老师还是有可能会将礼物的轻重作为衡量面子的标准。如此,礼物已不再是符号表意,开始物质起来,成为了一种师生关系的情感“负债”与“毒药”。
(三)礼物的符号意义——一种对师生之“礼”合理性的探讨
礼物的核心是礼,“物”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礼的含义。礼物的重点在其符号意义,而非物质载体。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除了物质形式的礼物之外,还存在虚拟的礼物形态(如虚拟货币、电子贺卡、点歌祝福等)。礼物的多元形态要求我们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属性:礼物是一种关系符号,是表达自我的途径。礼物是一种语言工具,可以“说”出送礼人与收礼人的想法与态度,巧妙融合二者的期望,达成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师生之“礼”无他,本质也是一种通过礼物表达学生或学生家长情感的符号。那么,它是否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呢?尤其是在某些需要向老师表达感谢的情境(如教师节)。“礼物符号学”为我们提供了探讨的视角,基于雅柯布森的符号六要素,可把礼物与符号勾连成六种对应关系:“‘情绪性——‘自我礼物、‘意动性——‘关系礼物、‘交际性——‘虚拟礼物、‘指称性——‘仪式性礼物、‘元语言——‘言语礼物、‘形式——‘诗性礼物。[4]在符号语言体系下,礼物不再是固化的物质形态,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其中,“虚拟礼物”“言语礼物”以及“诗意礼物”都可以成为教师节礼物存在的合理形态。“虚拟礼物”意指礼物不具有目的性意义,是一种纯粹的交际性行为,送礼者与收礼者双方不会在意礼物的物质性价值(如鲜花、蛋糕、网络虚拟的祝福贺卡等);“言语礼物”是指为了满足个体渴望被关心的心理需求而给予的积极性关注(如言语鼓励、关怀、祝福等)。礼物携带了语言的要素,可以传达送礼者与收礼者的心情;“诗意礼物”是指将礼物的诗性价值居于礼物自身价值之上,更加关注送礼物的时机、礼物形式以及送礼人的心意等(如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制作礼物或者通过创造性思维表达礼物的象征意义等)。以此为依据,教师节传达的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与尊重,学生对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感恩,教师节礼物本质来说是一种情意表达。但是,礼物的物质流变,异化了节日的存在意义(如礼物=面子)。因此,要回归一种真实的师生关系,就要回归礼的本真含义,即更加重视“尊师爱生、民主、平等与尊重”的“师生之礼”。教师节礼物要凸显形式意义,重点关注“言语礼物”“虚拟礼物”和“诗意礼物”在传递情感中的作用。如学生可以通过制作贺卡表达情意,也可以通过自愿劳动,帮助老师打扫办公室卫生,感谢老师的辛劳与付出等等。重要的是体现一种符号表意的过程,而不是物化其结果。如此,师生关系才能在诗意中成长。
三、结语
“师生之礼”与师生之“礼”是一种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师生之礼”表示的是一种师生关系;师生之“礼”凸显的是礼物要素,是传达师生情意的物质载体,是表现师生关系的一种形式。虽然《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作出了对“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教师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的规定。但是,这种禁止性的行为要求存在限制性条件,如主动动机——“索要”行为、制度要求——“违反规定”以及对“财物”价值与形式的严格界定。因此,切莫让制度理性冰冷了师生关系。可行性的路径是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平衡礼与“礼”的关系,将礼物作为一种符号性表征,弱化其物质价值,凸显其形式意义,发挥其连接师生关系的桥梁作用,还原一种真实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杨锋,左燕燕.哈尔滨一老师未收到节日礼物当堂飙脏话训学生[EB/OL].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4/09/13/333645.html.2014-9-13.
[2]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M].赵旭东,孙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译者的话.
[3]张旭.礼物:当代法国思想的一段谱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4]赵星植.礼物作为社会交流符号的诸种类型[J].江苏社会科学,2013(6):162.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