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齐齐哈尔,一位医生因头部被钝器猛击而死;保定易县,一位医生遭遇割喉;南京市,一位护士遭受殴打导致瘫痪;苏州市,一位护士长遭到恐吓被殴打;广东潮州,一名年轻医生被100多人围堵“游行”;张掖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护士被殴打致流产……暴力伤医一而再发生,令人触目惊心的冲突,鲜血淋漓的受害者,不仅让医护人员的安全感降到冰点,也让整个社会为之忧虑。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14年两会期间提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80%是缺少沟通。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多是由信息的不一致、不对等造成的。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一“冷”一“热”之间,自然会产生误会、抵触甚至冲突。所以,我们应当直面客观存在的种种误解和矛盾,开诚心,布公道,尽力去重寻、重建双方的价值共识。
现状:医生工作“连轴转”
在一项有4731人参与的“患者最不喜欢医生说哪些话”的调查中,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跟你说了你也不懂”(选择率为18.26%);“想不想治?想治就回去准备钱吧”(选择率为17.40%);“我推荐的药你不吃,后果自负”(选择率为14.93%)。同时,在读者来信和网上论坛中,有的患者表示,“医生似乎很冷漠,希望他们能将患者的身体‘当回事”;有的患者希望,“看病时能与医生交流得再久一点”。
“紧赶慢赶等报告出来,医生看一眼就轻飘飘地说没问题,刚想多问几句他就打发我走。”王阿姨从某三级综合医院心内科诊室走出来,看起来好像不太满意:“如果真没患什么疾病,照理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可这样的态度真让我郁闷。”
看到记者在采访,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围拢了过来,纷纷向记者诉说他们的遭遇。一些人告诉记者,虽然他们能理解医生每天工作繁忙,碰到患者问相同的问题,很可能就懒得解释了,不过,像“跟你说你也不懂”这样的话,还是让人很不愉快。因为“确实想把自己的病了解得更清楚,哪怕很严重,知道了也就踏实了”。
看来,态度冷淡、言语生硬的确在一些医生当中存在,或许可以说,这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医生的工作状态,或许可以更多地理解医生的职业。
对此,钟南山就曾表示,“当医生态度不够好时,不能只简单地从医德考虑问题,还要考虑他们受环境因素困扰、心理障碍、体质下降等因素。”一份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南京、西安、成都8个城市19家医院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183名医生中,近八成每天工作8~12小时,67%的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在工作时间能喝上1杯水或根本没时间喝水的医生占80%,96%的医生曾在工作中憋过尿,中午不能按点吃饭或只能飞快吃饭的医生占到了83%。可见,我国很多医生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王拥军指出,医生是昼夜节律最紊乱的职业之一,其特殊的工作方式和人体的生理在进行对抗;其次,医院里患者密集,病毒密度自然高很多,且很多病毒都和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再次,来自家庭、收入、医患关系等压力,也给医生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最后,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死亡和病痛,就算有人说医生麻木,但医生毕竟也是人,心理冲击比普通人多很多。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助理高海鹏说:一个医生一上午看10个患者很从容,但实际上可能有40多个患者等着,不快不行。很多三级医院医疗资源有限,需求却很多,如果总是一上午看六七十个患者,医生很可能连沟通的意愿都没有了。医生也跟患者一样是普通人,不能要求他1分钟、5分钟看1个患者,还要一直微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顾晋认为,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还比较紧缺,医生的职业环境也比较差,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和患者交流,患者对这一点应该给予一定的谅解。实际上,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不可能把患者要求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
误解:患者期望过高
患者对医学专业知识不了解,对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较高,普遍认为有病到医院就应治好,治不好就是医院有过错,但其实这是对医学的误解。
首先,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个患者,患者切不可对医学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追求成功的强烈欲望、医学的人文性质、医者父母心的圣洁光环等,所有的一切都在鞭策着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精湛的技能,优异的素质,试图做一个真正能“治愈”患者的医生。但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对于折磨人类的大大小小各种疾病,只有小部分已经被征服甚至是消灭(如天花、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大部分还是无能为力,真正能够治愈的,与人们的期望相比,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治愈”仅仅是“有时”的,终究是局限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呢?病情在得到诊断之后,患者问的最多的问题便是:“我这病什么时候能治好?能断根吗?”这其实是让很多医生觉得为难的问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秉辉说:疾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性质也千变万化,没有治疗可以“打包票”。医学是发展中的科学,它存在局限性,也有风险性,在生老病死的规律面前,医学能做的,仅仅是维护生长、延缓衰老、减轻痛苦。今天我们面临的许多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占用了我国70%以上的卫生资源,这几种疾病占了我国人口死因的85%。很可惜的是,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都是很难治愈的。糖尿病患者,吃了药血糖降下来了,不等于糖尿病就治好了;冠心病的心肌梗死,没有支架治疗死亡率是90%,但有了支架,生存率提高了,也要许多后续治疗。
其次,对于具体的医疗行为,患者及其家属也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比如以下几个常见的也容易引起患者反感的问题——
1.检查的主要作用是“排除”
患者常常以为到了医院特别是去了大医院,所有的疾病马上就可以确诊,否则就认为医生水平太差。而临床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尽管采用了各种现代化的检查,而且经过多级医生诊断,甚至三级医院会诊,一些患者最后仍旧得不到确切的诊断,只能冠以发热、咯血、腹痛原因待查等。endprint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高润霖解释说:临床上不可能“看到什么症状,就一定对应什么疾病”,有太多疾病有相同的症状,为了检查清楚,必须使用一些诊疗手段。很多时候,检查起的是“排除”作用,不是说一定要查出问题才说明医生没有“故意检查”。比如发烧,常规常见病的定位检查都做过了,都没问题。为了再排除“感胶恶”(“感”指各种感染性疾病,“胶”指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恶”就是肿瘤),照理应继续检查下去。可万一这些项目查下来一切正常,医生是替患者放心了,庆幸他没有得这些重病。但患者反而会不开心,说医生为了赚钱乱检查。
2.手术同意书≠医生“护身符”
目前,几乎所有外科手术之前,医院都会和患者家属签订一份“手术同意书”,如果患者或者患者亲属拒绝签字,几乎没有哪位医生愿意动刀。不少患者和家属都认为,这样一份“手术同意书”无异于一份“生死协议”,医院这样做是在推卸责任。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克勤说:整个人类对疾病的认知,不过是冰山一角,在大海下面的大部分冰山,尚未被人类所发现,所以说,医学是局限的。这点医生深知,也有必要让患者及家属明白。针对复杂的疾病,每种治疗方法都可能各有利弊,患者与家属皆应知晓,这样才能在抗争疾病过程中,医患处于同一联盟,共同应对、共同度过。至于患者及家属担心“签了字医院就可以乱来了、不管了”,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到目前为止,国家法律并没有对手术前签字作出明文规定,因此“手术同意书”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无法充当医生的“护身符”。
3.治疗方案是个体化的
在一项有1052人参与的“医生最害怕患者提出的问题”的调查中,有15.37%的医生选择了“为什么都是一种病,我住了这么久,他住了3天就出院了/为什么他花了5千,我花了1万”这一项。
对此,华克勤解释说:医学并不像数学,有着同一个固定公式,面对不同的个体,我们不能通过唯一的公式来达到治疗目的。疾病的隐匿性、不确定性,可以说是医疗局限性的一种表现,针对这一点,有时医生也会表示很无奈。有个55岁的女士,最早腹部不适,当时看了内科,没有及时发现,转到妇科以后,发现是晚期的卵巢癌,且已经出现腹水,对她来说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期。再说说胎儿医学,现在我们知道要产前筛查,做一项B超,可以了解胎儿颈部厚度,继而了解胎儿是否有生长缺陷,其实,从医疗角度来讲,这种检查很有意义,却也难免存在误差;至于羊水穿刺,更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引起感染性休克。所以我们说,没有一种治疗方式可以适用于所有患者。发现疾病、诊断疾病乃至治疗疾病都有最佳时间节点,患者的个体差异与疾病的治疗效果,更是密切相关。
呼吁:重建医患互信
近年来“医闹”之所以频发,原因在三个方面:一是医患互信的丧失,特别是在“看病难、看病贵”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患者就认为医院是赚钱的,医生是拿红包、拿回扣的,而不是救死扶伤的,患者一开始就对医院和医生带着怀疑和防备之心,这就为“医闹”的发生埋下了祸根;二是公平处理机制的缺失,缺乏合理有效的纠纷化解机制;三是相关法律体系建设滞后,让患者不愿选择司法维权。
针对这些情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魏丽惠也呼吁,要想解决医患间的紧张关系,除了医院要教育、管理医生遵守职业道德以外,最根本的是要在重建医患互信关系上下功夫。
医生本应是个值得公众信任的群体,人们在治疗疾病时,理应对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秉持起码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医患双方打交道的基础。但必须承认的是,时下的信任问题并非局部而是整体性状况,需要弥补医疗投入不足、矫正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公、提高医生的医德医风等,头绪非常复杂。也就是说,在解决医患矛盾、缓解医患关系这件事上,其实没有像扳道岔那样瞬间扳到正确道路上的“治本之策”。但假若每个人都将自己视为旁观者和局外人,那么这种信任困局永远无法解决。
(综合《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姑苏晚报》等报道)
编后:
医患关系的紧张并不是与生俱来。在我国,这种本不该出现的怪象问世的时间也不长。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一方。但医患之间,患者相对处于弱势,他们既需要医学知识的普及,更需要医学人文的关怀。医生把患者当亲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再忙也要做好沟通工作,尽心尽力了,医患关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为什么医患关系紧张很少出现在老医生身上?这值得深思。
话说回来,患者对医生也应多一分理解,多一些支持。医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不能苛求医生,也要像要求医生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一样,设身处地为医生着想,做做换位思考,彼此互相理解,互相谅解,关系就会和谐。
医患关系紧张,其实媒体也有一定责任。有些媒体只听一面之词,在未弄清事情原委的情况下,就对一些医疗纠纷进行所谓的曝光,这样,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在本来就紧张的医患关系上火上浇油,使医患矛盾越演越烈。这种负面作用不可低估。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希望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其亲属、媒体从业者、社会管理者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环境,合力与疾病作斗争。管理部门应在新的形势下,总结经验教训,在做好医学科普和医德教育的同时,争取立法机关立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唯此,才是患者的大幸、医务工作者的大幸、社会的大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