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久是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巴丹吉林嘎查的乡村医生。从1976年挑起全嘎查医疗卫生工作重担以来,他恪尽职守,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大漠情怀。
不畏艰险和苦累
安福久所在的嘎查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风沙肆虐,酷暑严寒,交通和通讯十分不便,自古就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中行医,不光是苦,有时还要冒生命危险,可他从未叫过苦,一刻也未停下来,只要病人需要,他就即刻背起4公斤重的出诊箱,风雨无阻、随叫随到。有一年夏天,安福久在巡回医疗途中遭遇大沙暴迷失了方向,高温、缺水使他失去了知觉,周边农牧民集体出动寻找了3天,才在一个沙坑中找到他。这次遇险,安福久整整昏迷了两天两夜,面对危险他从不畏惧,也没有退缩,他说:“苦是苦、累是累,但想到病人是耽误不得的,也就坚持下来了”。他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这里淳朴的农牧民,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让周围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安康幸福。
默默奉献和坚守
安福久所在的嘎查居住着43户、126名农牧民,分散在3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区域里,最远的住户要走八九十公里的沙漠,骑骆驼、步行单程需要两天多时间。每到冬季,牧民都会到牧场里去照看牲畜,安福久总是在牧民外出之前,给他们做个体检,然后送上一些预防药。2013年冬天,他去给患有严重高血压的牧民色日格楞看病,一路上要爬好几座大沙峰,走了不到一半,骆驼就走不动了。因为着急赶路,安福久只好先把骆驼留在原地休息,自己挎着药箱过去。爬沙坡不同于爬山,经常是走两步滑一步,腿酸了就手脚并用。就这样,他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色日格楞家,却发现大门紧锁。由于担心色日格楞的身体,安福久根据地面上的车辙痕迹去追赶。一个小时后赶上了色日格楞,为她检查了身体。38年来,每年春秋,他都要对全嘎查农牧民进行巡回医疗,完成一次巡诊至少需要30多天。一步一个脚印,他默默地奉献和坚守,赢得了农牧民的称赞。
舍小家顾大家
一年春天,嘎查里发生麻疹疫情,安福久急忙将几个患病儿童接到卫生室隔离治疗。正值农牧民收毛季节,他和妻子放下自家的活儿为患病儿童做饭、洗衣、端屎倒尿,使孩子们安然度过危险期。安福久家的收入受到影响,患儿家长提出补偿,他婉言拒绝。回顾38年的从医历程,安福久尽到了医生的职责,但对老母亲,他内心充满了愧疚。安福久身为独子,但为了守着沙漠中的卫生室,不得不把母亲送到敬老院。80多岁的母亲,60多岁的儿子,都是两鬓斑白的老人,却远隔千里沙海。安福久说:“我生长在这片沙漠,这里的条件艰苦,医疗设备简陋,没有人愿意在这里行医。多年来,巴丹吉林沙漠乡村卫生所只有我一名村医。如今,我虽然年纪已大,但我离不开这里的农牧民,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要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群众的贴心人
1998年冬季,50多岁的牧民刘秀英从胸口到膝部被开水烫伤,因缴不起高额的住院费,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回到家中,安福久不顾天寒地冻、路途遥远,坚持每天为患者洗溃换药,经过100多天精心治疗和护理,刘秀英的烫伤治愈。为儿童免疫接种时,牧民王守成夫妇因为迷信思想严重,不肯让自己的小孩接种疫苗,安福久先后4次登门耐心做工作,最终赢得了小两口的信任。对缴不起接种费的困难户,他总是自己掏钱垫付。安福久不仅是个热心人,更是农牧民的贴心人,走到谁家他都闲不住,每到接羔剪毛大忙季节,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农活最多最重的牧民家中。
中国医生了不起
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吸引了众多国外游客前来观光考察。有一次,法国、英国、德国等多国专家组到这里考察,一位专家不慎从骆驼上掉下扭伤了腰,疼得不能动弹, 随行人员将伤者送到安福久简陋的卫生室。安福久细心诊断,采取针灸、按摩、推拿、拨罐等方法治疗,使伤者第二天基本痊愈。外国专家不敢相信,在大漠深处还有医术这么高超、神奇的医生, 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医生了不起!”如今,安福久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坚守在他深爱的岗位上,像一颗梭梭树,扎根大漠,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春华秋实,安福久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首届“感动阿拉善人物”。2013年,他被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活动组委会授予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称号。
(阿拉善盟委组织部供稿)
(编辑/麦力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