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岸供电分公司,重庆401336)
电力通信系统是电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智能化电网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承载的电网继电保护、远动和调度电话等核心业务不断增加,通信系统覆盖率不断扩大。电力通信对电网安全已经息息相关,电网安全也对电力通信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健全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管控机制,全面提升基础、运行和检修三个方面管理水平,以确保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基础管理工作是电力通信网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提供反映网络安全运行状态的资料,也是开展检修工作的依据,重点在于抓好“两点一线”。
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造成电力通信网在各时期采用的技术路线差异较大,容易出现通信网组网方式不合理、网架结构缺陷、设备运行状况参差不齐,以及关键电路和重要电源可靠性差等问题。目前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光缆纤芯资源不足、设备容量配置不足、设备老旧、“单设备、单路由、单电源”等。发现问题后,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其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轻重缓急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需要资金解决的问题纳入通信网规划,例如将光纤通信、设备改造等建设,结合一次线路改造同时进行,可以缩短停电时间,整合资源。
为了保证日常维护更方便、布线合理,通信机房应进行分区规划,机房电源系统、通信设备、文件资料和仪表配件柜、机房环境和安防设施应合理布置,使日常维护更方便。及时更新和健全设备台帐、图纸资料及缺陷记录;及时归档新设备、线路投运资料。随着业务发展,对继电保护、远动、调度电话通道等重要基础数据需要常态化清理、更新及时。
制定运维管理办法,对通信设备管理、运维界面、巡视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流程梳理,制定并落实奖惩措施。对通信设备和线缆,按照统一规范进行命名编号;及时更新和健全设备台帐、图纸资料及缺陷记录;及时归档新设备、线路投运资料。制定详细的通信基础资料表格,实现通信图纸、资料电子化、网络化。
随着通信技术水平的进步、网络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通信网的运行管理也逐渐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发现,可以将运行工作分为“五步”(见图1)和“一控”,实现流程闭环管理。
通过现场和网管的巡视,及时掌握通信设备状况是否异常、光缆线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机房环境是否符合运行要求,测试备用机架是否运行正常。在雷雨季节、自然灾害等特殊事件发生时,及时组织专业人员特殊巡视。结合年度春秋季安全大检查、迎峰度夏度冬和重大节日保供电安全检查、调控业务通道清查等活动,开展专项检查排查,找出通信网存在的危险点。
图1 “五步”运行管理流程图
根据历年来在通信运行和检修记录,以及从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平台中统计出的设备故障分类、发生原因、时间分布、违章现象、违章原因等数据,提出风险隐患查找的方向和重点。同时,结合通信管理规程制度、电网安全性评价对通信的评价项目、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反措内容和二十五条反事故斗争的要求等,逐项进行差异对照,找出通信网存在的危险点。
按照安全性评价标准,全面、系统地评价通信系统的安全生产水平,及时发现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建立安全性评价档案,通过安全性评价逐步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通信系统的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目的。
结合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梳理通信网薄弱环节,合理安排配置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充分利用“1+1”冗余、“1∶1”主备和“N+1”备用方式,实现重要设备线路和关键部件的冗余配置。同时,根据分析评价获得的信息,不断修订完善电力通信网年度运行方式和特殊运行方式,形成闭环。此外,还要利用通信新技术推陈出新,提高运行方式水平。例如,“E1—RS232协议转换器”全数字化通道方式。该技术由重庆南岸供电分公司创新提出,经过多年实践已日趋成熟,有效解决了辖区内无人值班变电站远动通道方式单一的问题。
总结评估是针对通信网安全性评价、运行方式执行等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形成的,是对管理流程制度、方式方法执行效果的综合评价,对于提高安全运行水平来说非常关键。每月进行总结评估,对照通信网络运行指标,梳理设备运行状态、分析导致故障和风险产生的原因;制定风险点处置计划、调整运行方式、及时消除通信网隐患和风险,使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闭环运行。
控制通信设备入网选型,严格审查技术条件书,不同厂商设备组网时进行兼容性测试,避免技术落后、协议通用性差或技术寿命短的设备入网,影响通信网的稳定运行。
电力通信检修工作主要分为通信线路检修和通信设备检修,具有点多、面广和分散作业的特点,施工维护作业中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要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检修工作的安全把控。
开展人员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研究作业人员在检修作业中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原因、规律、特点和预防措施;探讨按照作业规范来评价工作的安全性和解决作业中的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制定和采取有效安全技术措施,推广标准化作业程序,提高安全作业水平。
为实现标准化作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是一种有效地解决方案。例如依托“通信标准化作业移动系统”电子平台(见图2),将现场标准化作业语音、视频、记录等信息用平板电脑记录并及时传回局端以供查阅。强化生产现场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提高人员的安全和质量意识。
将通信系统纳入检修计划管理,制定规范,严格控制通信系统非计划停运检修,要求线路检修施工单位制定光缆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使其牢固树立“线路停运不等于光缆停运”、“光缆开断可能涉及上一级通信电路调整”的思想。通过对年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进行统筹平衡,避免因各项工作、工期过于集中,而受到人力、工具仪表和检修期限的制约,减少误操作和违章作业的可能性。
图2 通信标准化作业移动系统软件界面
规定网管服务器及工作站不得安装、运行与网管无关的软件;服务器及工作站的开关机、重启须严格执行操作流程;网管按照分层、分级的管理方式,确定与不同的岗位、开放相宜的权限;系统管理员且不少于2人;网管操作有专人监护,在确认数据无误后,方可发送。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作为梳理管理薄弱环节的参考,可以发现通信网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处理,以确保通信网的安全性。电力通信系统由于其特殊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明白,电力通信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用创新的、合理的、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
[1] 李瑾,夏向东.电力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J].湖北电力,2005,(Supp1):100-102.
[2] 张强,县级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评价[J].农村电工,2008,(6):26-27.
[3] 蔡小玲.电力通信的发展前景及系统网络安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4,(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