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黎妮,郑世林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高专院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俱增,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大部分高校已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高职高专就业工作中,如何区分中职学校及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岗位?如何有效地统一毕业生就业意愿与用人单位用工意愿?如何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如何科学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就业服务工作?为此,构建一套科学、全面、规范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化监测体系极为迫切。
从2004年开始,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呈高比例增长。2013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总数约18.45万人,又创历年新高,同时也是近5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基于为社会提供一线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方向,都统一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体系,准确了解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转换、就业稳定性、晋升、能力要求、培训、自主创业的变化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工难”的矛盾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构建就业动态数据信息库。由此查询毕业生不同的就业信息,如就业领域、时间、岗位等等;再利用数据统计和模糊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预测出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趋势,从而反映学校和学科专业的办学水平、质量和发展前景;便于学校及时调整每年的招生计划和课程设置,以免造成供大于求的不利局面。
(2)通过剖析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库中的基础数据,及时发现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异常。同时,也可以预测出这种异常可能影响的广度与维度,做出相应的判断,并发布毕业生就业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预警信息。学校可据此提前做好就业工作应对方案,正确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方向,降低就业期望值,并多维度地拓展就业渠道,针对性地提高就业工作水平。
(3)通过跟踪历届毕业生中长期的就业状况,分析毕业生流向。以此准确反映出毕业生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为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提供有力依据,避免因毕业生对企业情况了解不全面而失去大量就业机会的现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据不完全统计,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供需比为1∶2.37,在校毕业生错失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机会多达2 000余个。
因此,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与高职高专院校应改变传统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与评价方法,不能仅仅用初次就业率或年终就业率来评价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综合情况,而更应该重视对毕业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长期跟踪与评价。通过建立完善、规范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监测体系,将毕业生毕业半年与中长期的就业状况作为统计与评价的重点,从而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的主要内涵是指多元监测主体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动态追踪和调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同时具备评估、预测两方面的功能。
首先,我们要界定出就业率与就业状况在概念上的不同:就业率主要体现的是就业数量,反映出毕业生就业的比重,从宏观上来把握毕业生就业状况;而就业状况更多的是从质量上反映就业情况,除了反映就业数量这一指标外,还包括就业方向、就业结构、就业满意度等多维度的内容。其次,要区分出就业情况描述与就业状况监测的不同内涵:就业情况描述,主要体现的是对就业结果的静态描述;而就业状况监测,则主要体现的是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动态性、长期性及连续性,要固定地去跟踪调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监测主体不科学。由于就业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高校,缺乏强有力的监测,难以保障监测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不能满足监测结果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在监测过程中,不同主体对就业状况监测的结果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与认可。二是监测指标单一化,只重“量”不重“质”。高校毕业生状况的监测应该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双重展开。但一直以来,质量并没有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重点监测内容。三是监测机制不健全,监测方法不统一。目前,在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监测运行过程中,缺乏统一指标、统一标准与操作办法,准确度不高等等。四是监测指标关联度较低。监测中关注较多的主要是毕业生,而较少去考查与毕业生表现相关度高,并提供教育服务的高校这一主体;同时,也缺乏指标间通过信息化技术处理后,能综合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相关权威指标。
对就业状况监测体系中的数量维度指标仍应被重视,同时应不断完善就业率指标考核方式。一是在考核就业率时,要同时看到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如就业满意度、薪金福利、工作稳定度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指标。二是要综合监测与评价毕业生近3~10年的就业状况,从多维度看待就业问题。三是要确定就业内涵,区分出参加就业与不愿参加就业两类毕业生,排除毕业生由于主观因素不愿就业从而影响就业率的情况。
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体系的模型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集;其次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评价。笔者参考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克思报告,结合调查问卷、专家意见和科学研究等方法,构建出由8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为保证就业状况评价数据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应摒弃当前仅仅依靠高校自行统计就业状况的方式,科学地设定多维度的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主体;建立由教育部门、政府机关、人才机构、行业协会等多类机构共同组成的多元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系统。首先,各高职高专院校获得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的途径相对比较方便、及时,收集的数据也更加完备。因此,各院校依然需要承担报送本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的义务,其中包括毕业生角度和学校角度的各项指标数据与信息。其次,用人单位和社会第三方机构也应该成为就业状况统计监测的重要主体,持续全面地为学校提供毕业生就业跟踪信息。最后,政府教育部门应将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统筹集中在一起,构建起一个既满足国家标准又符合地情的质量标准体系;把对地区建设的支撑度、对人力资源建设的贡献度、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高等教育就业质量的重要标准;完善就业质量评估规范制度,建立就业基本状态数据监测标准体系;组织高校积极加入就业状况第三方调查评价机构的专业认证与评估,为就业市场的正常运作做好统筹与规划。其中,监测主体具体的侧重指标和所占权重应通过市场调研、科学分析及专家讨论等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和确定。
应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创新监测模式,不仅是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也应在统计和分析工具上进行创新,最大限度地消除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监测盲区。在统计和分析方式上,可根据监测内容的主体采用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通过SPSS统计软件和WEKA数据软件等分析工具,对就业数据综合性分析得出有效结果,为学校就业工作和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再次,在就业状况监测形式上,这里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际为例,可构建校董会体制机制下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体系。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依托行业优势,建立了政校企战略性合作的“一体制三机制”(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校企联合育人机制、校企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校企“干部交流、双师共建”机制),成立了由学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合作企业共同参与组成的学校董事会。目前有常务董事十余家,校董会成员企业近170家。其主要由长期与学校有教学、实践、培训与就业合作的企事业构成。学校依托已建立的校董会体制机制,不仅可以实现政、校、企“跨界”参与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校董企业与政府部门参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的主体作用。
表1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体系指标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董会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
此外,学校构建了校董事会网络交流平台,以网络为载体强化了学校与校董事会成员之间、校董事会成员相互之间、学校与广大校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校董事会成员及用人单位、毕业生校友均可通过该平台跟踪反馈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如图2和图3所示。
图1 校董会组织机构图
图2 “企业对毕业生评价调查表”界面图
图3 “毕业生追踪信息”界面图
学校通过校董会体制机制的建立,可长期保持与各企业的紧密联系,有效促进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为学校提供准确有效的就业状况监测信息。同时,结合社会第三方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监测主体,从不同角度提供的监测信息与分析结果,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各院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监测弊端,同时也可大大提升评价和监测的公信度及透明度,以确保就业状况统计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有了科学的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体系还不够,还需要建立健全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地管理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落实统计责任,严惩就业监测信息的造假行为,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在各高职高专院校中实行不定期检查,监督各院校对就业状况统计数据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重点核查就业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就业数据统计混乱、虚假等行为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与完善;对不达标的高校采取责令停招或限招等措施予以惩戒。
毕业生就业数据必须建立在及时、准确的统计和长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才能客观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同时,面对当前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局面,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愈发复杂,仅仅通过一些静态指标来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难以满足当前高校的发展需求。由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动态、科学、规范的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体系,通过动态、长期追踪毕业生实际的就业状况,才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各级教育部门制定教育决策提供客观、真实的参考依据。
[1] 张水玲.美国就业驱动之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及借鉴[J].高等农业教育,2010,(2):86-88.
[2] 冯政,翟涛.创业促进就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劳动,2006,(6):16-17.
[3] 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教学,2000,(2):80-88.
[4] 徐文.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5] 洪美珊.就业质量评价——高校就业状况评价新方式[J].科教文汇.2011,(19):1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