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蓉,王红岩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 201620;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全面融入国际社会,高等教育也打破了封闭办学的局面,国际化办学的步伐不断加快,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开始涌现。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参与国际认证等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被广泛采用。此外,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成为近年来国际化办学的新途径。
目前,上海地区60多所高校中共有8所在海外建有孔子学院,本文针对已在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8所上海高校进行调研,考察各高校的孔子学院分布布局情况,比较各所孔子学院的建设情况与办学模式,分析孔子学院建设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及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关系问题。旨在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提供探索和借鉴。
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格局,国际化办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点之一是扎实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和拓展高等教育与境外的双边和多边的国际交流空间,构建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布局,强化高校境外办学的统筹协调、宏观布局和前期论证,努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国内高校的国际化办学内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通常可见的联合办学模式,即“3+1”、“2+2”、学分承认、学位联授、师生互派及学术讲座等单向接受外方“教育输入”的模式上。近年来,在海外创办孔子学院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途径。
从2004年创办至今,孔子学院已经走过9个年头,目前已覆盖五大洲的120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孔子学院440所。孔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日益提高,为满足各国民众学习中国文化和学习汉语的需要,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孔子学院是中外人文交流史上的一大创举,孔子学院开办到哪里,就把沟通、了解、和谐、友爱的种子播撒到哪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汉语和中华文化带到世界各国,又把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引入中华大地,书写着中外人文交流的绚丽篇章。
上海地区高校承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是2004年11月签订协议,2005年2月于瑞典揭牌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孔子学院,是由复旦大学与斯德哥尔摩大学合作承办的,是欧洲地区第一家孔子学院,也是全球最早的三所孔子学院之一。迄今,上海高校所建孔子学院已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及澳洲等地,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上海地区高校海外孔子学院的分布布局,有的出自国家汉办的全局规划,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在意大利承办的都灵孔子学院等。有的源自国内大学在海外的影响力,如华东师范大学在美国集中承办的5所孔子学院,都是外方主动提出与华师大合作承办的。其原因在于华师大开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非常早,培养出的汉语教师大量集中在美国,他们在美国汉语教育界享有盛誉,使得许多美国大学慕名而来。
除了以上两种布局原因之外,还有第三种,其实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考量因素,就是中外承办机构的相互选择,尤其是国内高等院校,一般都比较注重合作双方的既有合作或在学科专业及研究领域的相似性,以期在孔子学院平台上发展推进更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比如上表中列出的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日本大阪产业大学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有着长期合作关系,该校的孔子学院正是基于两校日语教学的合作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同样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也是因为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与上外的意大利语系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在合作的基础上顺利地推进了孔子学院的建成,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因而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几所孔子学院中时间最长、活动最丰富、成绩最突出的一个。
同样原因建成的孔子学院还有上海交大与美国普渡大学合作的普渡大学孔子学院。美国普渡大学是自1878年起就开始授予工科学位的一所老牌研究型工科大学,2003年起就与上海交大签订有学生交换培养合作协议,2007年在此基础上推出孔子学院,更加促进了两校在教学、科研及文化事业上的进一步合作。
在合作院校因考虑共同特征而创立的孔子学院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经济学院合作创办的上海地区高校中唯一的商务孔子学院,也是全球仅有的四家商务孔子学院之一: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2009年8月签订协议,2010年5月正式挂牌运营)。另外三家商务孔子学院分别是清华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建立的伦敦商务孔子学院(2006年10月揭牌运营)、中国人民大学与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合作承办的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2008年9月正式揭牌运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希腊雅典经商大学合作创办的雅典商务孔子学院(2009年10月正式揭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华东地区最早成立的一所涉外商科大学,与取得了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及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认证的卢布尔雅那大学经济学院在学科构成、研究领域等多方面有着共同之处。
表1 上海地区高校承办的海外孔子学院分布一览表
由于各所孔子学院的建立模式不同,揭牌之后的运营和管理几乎都是由各校发起创办的具体部门在操作。如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基于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的长期合作创办的孔子学院,其揭牌之后的各项活动均由意大利语系师生共同参与。同样,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与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的长期合作也决定了孔子学院揭牌之后日语系师生是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主要力量。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则是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直接参与创办的,因此孔子学院的建设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直接挂钩。2010年5月,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揭牌之后,该专业即挑选培训了7名志愿者赴斯洛文尼亚进行汉语言文化推广。他们在海外的工作对当地居民甚至欧洲各国暑期交换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适逢世博会,该专业还组织了8周的斯洛文尼亚学生到上海参加“看世博,学汉语”培训班,全专业学生参加了留学生汉语教学及文化活动的组织、设计、观摩、参与等活动。该专业学生在孔子学院海内外实习项目里接受锻炼,毕业后超过50%考上了国家公派汉语志愿者教师。
自2005年世界汉语大会召开,汉语国际推广被提到了国家与民族的事业的高度。但直至今天,专家们仍然发现“教师、教材、教学法”这“三教”问题乃是制约汉语国际教育的瓶颈。没有优秀的教师,则不可能尝试出新的教法,也不可能编出好的教材。教师培养应该是“三教”中的核心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特别提到将推动中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支持国际汉语教育,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贯彻《纲要》精神,让将要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融入孔子学院的建设,在国际化环境中锻炼能力,这是培养国际化人才、为汉语国际教育储备优秀师资的理想途径。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变被动为互动,开展中外师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把双方的校园变成彼此共同的校园,让中外学生走进对方的课堂,使中外学生理解彼此的文化与国情,让中国文化走进国外的课堂。应更好地顺应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丰富国际化办学的内涵建设,办好还孔子学院,利用孔子学院这个平台和基地,传播中国文化和汉语汉学,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能力,长远规划国际化办学内涵建设,这不仅能为高校国际化办学内涵建设提供借鉴,而且对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孔子课堂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刘延东.第八届全体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致辞[N].人民日报,2013-12-07(2).
[2] 白建华.有关汉语教师培训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3):14-16.
[3] 李泉.关于建立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构想[J].世界汉语教学,2009(3):401-403.
[4] (英)胡伯特·埃特尔,喻恺.欧盟的教育与培训政策:五十年发展综述[J].教育学报,2009(1):113-121.
[5] 翁丽霞.中美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比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94-100.
[6] 赵叶珠.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新维度[J].复旦教育论坛,2011(1):47-50.
[7] 蔡宗模.十年博洛尼亚进程的经验与启示:张力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11(2):78-84.
[8] 杨天平,金如意.博洛尼亚进程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