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馆藏图书经费流向统计分析的采购决策

2014-12-25 02:15
图书馆 2014年4期
关键词:外文馆藏年度

(温州大学图书馆 浙江温州 325035)

经费问题是图书采购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各高校每年都会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采购所需文献,经费充足稳定与否,对图书采访工作至关重要。合理地利用经费,全面了解现有馆藏结构,科学分析图书采购的相关数据,不仅是做好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的前提,更有利于制定优化文献经费配置的决策。〔1〕笔者以温州大学图书馆 (以下简称“我馆”)馆藏2008-2012年的纸质图书经费流向情况作为统计分析对象,从年度图书总经费、年度经费流向、年度各版图书的品种册数及出版社排行等角度,分析近五年我馆馆藏采购趋向,以便更好地掌握年度文献经费使用情况,不断修正下一年度的图书经费预算及分配方案,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系统性地完善我馆馆藏文献补充体系。

1 2008-2012年度馆藏纸质图书采购经费使用状况

笔者从我馆系统中提取了2008-2012年度馆藏纸质图书采购经费的使用状况、经费使用明细和年度结账发票及其所对应的图书批次的数据。从数据可以看出,温州大学每年按一定比例投入文献资料采购经费,使图书馆能够保证完成生均年进书量4册/人的采购任务指标,但年度总经费起伏高低不一,没有每年保持一定比例的自然增长(见图1)。2009、2011年两个年度总经费出现了异常,2009年总经费相对增加,究其原因是我馆在完成校本部的图书采购任务的同时,承担了一个二级学院的图书采购任务,二级学院要完成本科教育评估对图书册数的要求,使得2009年图书经费突然增加,随后下降。2011年学校财政缩减,总经费减少,数字资源价格涨幅又快,影响了文献经费的整体划分,为保证原有数字资源的订购,2011年纸质图书经费相对减少。因此,2011年度的纸质图书经费只能满足常规性指标的图书采购,中断了对学术水平较高、价格昂贵、有特色的重点图书的持续购买。

图1 2008-2012年纸质图书经费使用汇总

2 2008-2012年度纸质图书经费流向分布

不同出版地、不同出版社的图书,在质量和内容上相对存在差异,因此出版地成为采访人员在图书选择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方便统计,给各版图书设定相对应的标识代码,如:原版外文为W,京版为J、沪版为H、地方版为D、台版为T、港版为G、澳版为O,按照各个标识代码分类提取数据并进行计算,最终得出2008-2012年度各版图书采购情况(见表1)。

表1 2008-2012年度各版图书采购数据汇总

2.1 图书采购遵循满足学校本科教学发展的原则,并根据学科专业变化调整

每年采购的图书主要是为满足学校常规性教学与科研之用,如表1所示,不管是种数、册数,还是采购经费都主要集中在京、沪及地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上。京沪闽版图书采购经费总和与各年度总经费的比例分别为:2008年的70.17%、2009 年的89.11%、2010 年的 80.14%、2011 年的 97.84%、2012 年的78.57%。

2.2 立足区域优势,创立品牌特色,加强特色资源建设

如我馆购买了许多台港澳版图书,努力建设台港澳文献特色馆藏。台港澳地区与大陆地区同文同种,且保存有大量大陆地区稀缺的珍贵文献资源。温州正地处海西经济区之内,收藏台港澳地区出版社的图书,有助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促进海峡两岸关系深入发展,为温州参与海西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2.3 注重有学术价值图书、珍本图书的收藏

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图书,因印张少、价格高,往往出版数量有限,如果错过购买时间,以后难以购买,而且届时价格也会高许多,在经费允许情况下,应每年及时购买。因此出现了各版之间、各年度之间平均书价高低不一。如表1中地方版图书,2008年图书均价次于京版图书、2009年就高于京版及总均价,这主要是采购了地方出版社的重点图书、套书等的原因。

2.4 原版外文图书平均价格普遍偏高

表1显示,原版外文均价最低为2010年的54.18元,最高为2012年的5633.00元。究其原因,2010年购买的原版外文是支付运费的受赠图书,2012年是购买了原版外文大开本珍本图书,以及受汇率影响,因此均价相差很大。近几年,合作版权的影印外文图书大量在国内出版,外文图书与中文图书相比,利用率相对较低,而我馆数字资源中外文资源相对丰富,对于原版外文图书的采购,基本遵循读者决策采购,即学院专家、读者推荐再决定是否购买,因此,每年采购外文原版图书数量不大。另外,我馆长期得到“亚洲之桥”、“亚洲基金”及温籍马大任先生的“中国赠书计划”等项目受赠图书,这也大大降低了我馆购买原版外文图书的经费支出比例。

3 2008-2012年度馆藏大学出版社图书采购比例

作者和出版社是决定图书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大学出版社因其具有良好的作者资源和渠道,拥有高素质的专业编辑,聚集着优质版权资源并具有高效整合的能力,经过多年发展,大学出版社逐渐形成了“编印发一体”的出版规模,最终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再者,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紧扣大学教育及科研需要。各大学出版社各自拥有自己的学科专业强项,由于学科针对性较强,一些大学出版社成了各图书馆选择学科图书的必选出版社。为了方便统计,各地的大学出版社标识代码设置为:京地为DJ、沪地为DH、地方为DD、台湾为DT、香港为DG、澳门为DO。

从表2中可以得出,我馆2008-2012年度馆藏图书采购种数、册数、各个大学出版社的经费流向数据分别为:57936种,占五年采购总量的24%;127396册,占五年采购总量的24%;6198502.31元,占五年总经费的21%,即五年采购总数量中的24%图书来源于大学出版社。五年大学出版社的平均书价为48.66元/册,低于各年度总的平均书价。表2也显示出馆藏台、港、澳地区大学出版的图书均价普遍高于京、沪地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表2 2008-2012年度大学出版社图书采购汇总分析

4 2008-2012年度采购图书前十名出版社排行

出版社的水平高低是影响图书质量的重要因素,图书采购质量直接影响藏书质量和利用率。采访人员在采选图书时,总是会把选择重点放在符合本馆需求的重点出版社上,完成自己独特的文献补充任务。

图书采购经费动态地集散于不同出版社,自然地形成了一批馆藏核心出版社。馆藏核心出版社是指出版的图书适合本馆的入藏要求、能满足大部分的读者需求,同时在馆藏体系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某些出版社。按照馆藏调查法,笔者对2008-2012年馆藏采购的图书分别按金额、种数、册数进行排序,提取了排名前十位的出版社,得出了我馆的核心出版社,结果如下:

表3显示,按纸质图书经费流向的金额排序,各年度之间出版社排名变化较大,这与年度采购的图书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经费流向侧重于图书均价偏高的原版外文、台港澳、古籍和套书等图书的出版社,从中也能看出我馆对特色资源的重点图书采购的趋向。如2008年度经费流向排名第一的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文史类图书是它的出版强项,内容涉及学术性资料、文献档案的整编,《中国方志丛书》就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图书种、册的数据比较,结果显示:不管是纵向年度间之比,还是横向种、册之比,出版社排名基本稳定,这是因为这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比较符合我校设置的学科专业方向及满足教学科研之用。表3中某些出版社,不管是种数还是册数,在这五年都排行前十名,这与出版社定位有关,如机械出版社,其下属的高教分社出版的图书内容涉及机械工程、电气信息、建筑科学、外语及公共基础课与教学辅导教材等;又如出版高品质计算机图书、原版影印版图书以及人文社科、美术、医学、建筑等领域图书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教材与学术著作的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中国科学院为依托出版科技、医学、教育等内容图书的科学出版社等等。这些出版社凭借其出版社的定位、出版水平、出版图书的质量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了各个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出版社。

表3 2008-2012年度馆藏图书采购排行前十的出版社

5 对馆藏文献采购工作的启示

5.1 制定科学规范的文献采购经费预算与分配方案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纸质图书经费的分配与比例的控制仍主要取决于采购人员的经验,虽然采购人员的经验来自对学校教学和科研情况的了解,但采购人员的知识结构、思维惯性以及各方面的立场等主观因素必然会对馆藏建设有所影响。〔2〕高校在岗位聘任时会对重要岗位进行不定期的轮岗,图书采购的岗位就在轮岗之列。采购人员的频繁变动对图书采购工作容易产生很多不利影响。部分采购人员在图书采购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随意性。因此,图书馆应制定科学规范的、具体的、细化的文献采购经费预算与分配方案,指导釆访人员科学釆购图书,以保证文献资源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从而避免盲目性,保证文献采购的历史性、延续性和系统性。〔3〕

5.2 维持文献采购经费的稳定,控制好常规性图书与重点藏书的经费比例

维持经费稳定并保持一定比例的自然增长,才能保证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发展。一个图书馆既要有满足学科建设需要的普通文献资源采购经费保障,又要有体现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支持经费,要保持常规性图书与重点藏书的采购比例,并每年度持续保有一定经费购买重点藏书,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社的《中国方志丛书》购置一套需要200多万元,如果按正常经费一次性购全,就会占用大部分的年度购置经费,影响生均年进书量的达标,因此应每年持续购买或由学校划拨专项经费一次性购买,从而保证套书购买的持续性与完整性,保障馆藏重点藏书资源的建设。

5.3 定期评估年度馆藏资源采购执行情况

对于馆藏质量的评估,除了要从量上进行评价之外,还应从质上进行。〔4〕进行年度馆藏数据分析,测算年度经费采购的图书数量。运用书目对比法〔5〕、馆藏结构分析法〔6〕以及读者利用馆藏记录统计分析法〔7〕,评价年度采购图书的质量。

5.4 加强图书馆与出版社的交流,使图书馆成为出版社的核心客户

加强图书馆与出版社的交流,在图书馆了解出版社的出版动态的同时,出版社也掌握图书馆的需求,使图书馆也成为核心出版社的核心客户。目前,图书馆图书采购基本通过招标确定供应商,因为商业利益所驱,往往造成很多有价值但缺少利润的图书未在推荐书目清单之列。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与核心出版社的联系与交流,使出版社及时了解图书馆的需求,及时向图书馆推荐满足图书馆需求的有价值的图书书目,可以使采购人员快捷地选择图书,提高图书馆的采准率与采全率。

1.明海.基于图书采购数据分析的文献经费利用优化策略.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12):75-78

2.华苏永,顾建新.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经费分配模型的改进及经费控制机制.图书情报工作,2010(1):29-32

3,5,6,7.戴龙基.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庞弘燊,龙丽.关于图书馆馆藏质量评估指标的研究.图书馆界,2008(3):1-5

猜你喜欢
外文馆藏年度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年度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