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段雯娟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热值高、燃烧稳定、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广泛用于民用、发电、汽车燃料和石油化工原料等。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能源,发电率可达52%以上,比燃煤的能源利用率高出14个百分点以上,是目前最理想、最切实际、最具有前途的清洁高效能源。同时,天然气也是矿物燃料中最清洁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52%、二氧化硫减少100%、氮氧化物减少81%、颗粒物减少95%。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可减少煤和石油的用量,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中国对天然气的“饥渴度”正持续升高,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则越来越突出。而这个趋势,也深刻影响到未来的国际能源市场格局变化。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题为《中国油气行业上半年经济运行概况》的报告预计,2014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包括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为1325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600亿立方米,总供给量可达1925亿立方米。而中国天然气需求量为2061亿立方米,总缺口136亿立方米。
报告分析称,最近两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速为8.4%,明显低于需求的增长。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煤改气”、“油改气”以及天然气汽车等工程项目的大量上马,天然气消费将呈大幅刚性增长趋势,由于季节峰谷差矛盾突出,冬季供需形势仍比较严峻。
报告分别从城市燃气、发电用气、工业燃料和化工用气等市场角度,梳理了天然气需求2005年~2013年,城市燃气消费量从113.8亿立方米增至687亿立方米,年均增长25.2%。考虑到年度增速和2014年京津冀鲁因大气污染需削减转换1700万吨原煤,预计今年全年城市燃气需求量为951亿立方米。
2005年~2013年,中国发电天然气消费量从23亿立方米增至302亿立方米,年均增长37.97%。截至2013年底,中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已达4668万千瓦、发电量1143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装机的3.7%。预计2014年国内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5000万千瓦,发电用气年需求量为352亿立方米。
2005年~2013年,中国工业燃料用气消费量从174亿立方米增至469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3.2%。由于天然气作为燃料可以有效解决二氧化硫、酚水、焦油和烟尘等排放污染问题,陶瓷、玻璃等行业开始实施“煤改气”工程,预计2014年工业燃料用气将继续增加,达到531亿立方米。
2005年~2013年,中国化工用气消费量从156.8亿立方米增至218亿立方米,年均增长4.21%。在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相对紧缺的状况下,国家已将化工用气项目纳入到了限制和禁止类,加上其产品价格下滑,其需求量将受到抑制。预计2014年化工用气需求量为2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
自去年9月大气治理“国十条”发布后,各地煤改气进程加快,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需求迫切。但据记者了解,由于气源紧张、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各地煤改气进程不一,效果并不如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天然气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形下,应对煤改气进行科学规划,既要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价格机制的进一步理顺,也应加快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适时、适度、适量地推进燃气产业发展。近年来,中国天然气供应能力不断提升,但由于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需求侧管理薄弱、调峰应急能力不足等原因,一些地区天然气供需仍为基本平衡、长期稳定。
为此,4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若干意见》的通知,按此通知要求,中国将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增加天然气供应,通知要求增加天然气供应,继续支持推进“煤改气”工程,到2020年累计要满足“煤改气”工程用气需求1120亿立方米。
“煤改气”并非新词,早在前两年,各地已经陆续开始实行“气化”计划,但实行效果仍不理想。业内人士认为,气源紧张、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是制约“煤改气”发展的瓶颈。
据市场分析机构估算,热力供暖每蒸吨每小时消耗天然气80立方米左右,若全国供暖锅炉改造一半,带来的需求增长就超过50亿立方米/年。工业领域,单就造纸来看,若2013年造纸企业全部改气,其带来的天然气需求超过80亿立方米。随着全国各地改气行动继续推进,该机构预计,2014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将达2000亿立方米左右。
据公开报道,2013年中国供气缺口达100多亿立方米,华北地区缺口尤为严重。为解决治理大气污染的压力,京津冀等区域都在争抢气源,气源不足的则面临装置到位但无气的困境。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针对煤改气连发3道紧急通知,要求煤改气项目不能一哄而上,没有落实气源的项目不予批准,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各地要对煤改气及今后几年天然气供需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煤改气所面临的‘气短’困境。”能源分析师陈芸颖表示。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期天然气市场报告中预测,未来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增加近两倍,迎来天然气的“黄金时代”,而其他国家的需求则将小幅下降。
该报告给出了未来5年天然气需求、供给和贸易发展的预测与分析。报告预测,天然气全球供给将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直至预测期结束,较去年预测的2.4%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液化天然气(LNG)将满足包括中国在内的巨大的需求。IEA预计,到2019年全球LNG交易量将增加40%,达到4500亿立方米。有近半数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商将来自澳大利亚,北美则在2019年占到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的8%。
“我们进入了天然气利用更加有效率的市场,这给能源安全带来了效益。”IEA执行总裁玛丽亚·范德胡芬表示,“需求的增长依靠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国际天然气交易需求的增长则由澳大利亚和北美的私人投资掌控。”
针对天然气供给,范德胡芬表示,高价的液化天然气正在威胁需求,这将给煤炭打开局面。“未来,除非我们能及时投资新的生产以及液化天然气相关设施,并逆转近来出现的液化天然气成本上涨,否则只有强硬的气候政策保证才能重新引导亚洲煤炭投资转向天然气。”
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例接近七成,比煤炭更为清洁的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为5.9%。根据此前国务院的表述,加快发展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可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中提及,到2020年,中国的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4000亿立方米,力争达到4200亿立方米。这是中国实现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现实选择,也是强化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发电站、工业和交通部门将带动中国天然气在2019年增长到3150亿立方米,在整个预测周期里将增长90%。
IEA预测,中国天然气生产量将增加65%,从2013年的1170亿立方米增加到2019年度的1930亿立方米。中国将成为全世界天然气最重要的进口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