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丽萍
(开远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云南 开远 661600)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衰老过程中骨组织的生理蜕变,其衰老蜕变的程度和骨重建功能、骨源性肝细胞减少、成骨分化障碍、维生素D缺乏、抑制性免疫调节减弱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1]。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饮食调节、运动疗法、补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三大基本原则[2],路径式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依据路径表实施具体的护理项目,体现出对患者人文关怀,树立健康理念。本研究笔者探析路径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效果,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临床资料:本研究笔者随机选取我院住院部和门诊部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5.76±6.88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68±2.36年;干预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66.84±6.72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7.88±2.4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疗法以及常规健康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给予路径式健康教育[3],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挑选资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理人员构成路径健康教育组管理人员,并对本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知识培训,统一路径表内容和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多年来我院治疗经验以及国内外文献资料设计健康教育路径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次,患者入院后将路径表置于患者病床床尾,按照表中时间和内容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小组负责人定期询问、视察、引导、测量等方法全程监控路径表执行情况,同时进行小组讨论,及时反馈健康教育效果和不足,及时修正,对于健康教育知识不能完全理解患者要耐心细致讲解,直至其掌握。同时,还可应用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资料以及专题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测量患者骨密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共计20项,正确1分,部分正确0.5分,错误0分,完全掌握(16~20分)、部分掌握(12~15分)、未掌握(<12分),掌握度=完全掌握率+部分掌握率。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 QOL)[4]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健康教育效果:干预组患者完全掌握健康知识率和掌握度分别为92.50%、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90.00%(χ2=7.8125,p=0.0052;χ2=4.2105,p=0.0402);见表1。
2.2 骨密度和生活质量:干预组患者骨密度各项测量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对比分析[n(%)]
表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各项骨密度测量值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康复是一个连续性、长期的过程,通过健康教育能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合理用药等康复干预。表1数据显示,路径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宣教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干预组患者完全掌握健康知识率和掌握度分别为92.50%、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90.00%(χ2=7.8125,p=0.0052;χ2=4.2105,p=0.0402)。通过路径式健康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危险因素,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和饮食,减轻患者的骨痛程度,促进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表2数据显示,干预组患者骨密度各项测量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路径式健康教育能让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更易接受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骨密度值,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性骨质的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1] 陈巧鸽,金莹,朱京京等.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76-1778
[2] 凌玲.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2):395-396
[3] 李卫仙,饶秋仙.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2):52-53
[4] 王亦文.加强门诊骨质疏松病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