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2014-12-24 08:37:40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辽宁鞍山114038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21期
关键词:矿脉秦岭岩浆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辽宁 鞍山 114038)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辽宁 鞍山 11403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普通百姓对黄金的消费需求大大增加。而黄金作为一种不动产资金储蓄形式,也是大多数妇女购买首饰等物品时的最佳选择。小秦岭金矿田作为我国重要的黄金储备基地之一,其采金历史悠久,采金规模也相当成熟可观。本文主要针对小秦岭金矿田的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1 小秦岭金矿田地理位置

小秦岭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边缘,金矿田主要分布在豫陕交界地带,即河南省灵宝与陕西潼关一带。在秦岭金矿岔东的蹄子沟的石头上刻有:“景泰二年六月二十日,凿洞三百余眼。”[1],这充分说明了小秦岭金矿田历史之悠久,且在当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采金规模。小秦岭金矿田的矿脉有1000多条,东西长达100多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其矿床构造受地质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厚度小、品位高以及易采、易冶等特点。随着我国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小秦岭地区的交通也越来越便利。因此,有着各种天然优势以及交通优势的小秦岭金矿田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黄金基地之一。如今,小秦岭金矿田依然保持着充足和良好的储存量和产金量。

2 小秦岭金矿田的地质特征

2.1 小秦岭金矿田的地层

小秦岭金矿田的表露地层是太古界太华群,属于一套中基性火山因沉积而建造的一群变质岩系。根绝岩石类型的不同,小秦岭地层从上而下可分为枪马峪组、观音堂组、闾家峪组、焕池峪组、蒲峪组。各组之间的接合都是整体性的,地层紧密而分层明显。

(1)枪马峪组。位于地层的最上面一层,其顶部并没有完全露出,其厚度大于680米,主要是由斜长角闪片麻岩以及条痕、条带状混合岩等组成。各个地层之中都含有不同百分比的金石英脉赋存,但是以峪组含量最大[3];

(2)观音堂组。观音堂组厚度达到600米,主要是由含磁铁石英岩、普通石英岩、斜长角闪片麻岩。以及条痕状混合岩等组成。偶尔也会含有少量的大理岩夹层;

(3)闾家峪组。闾家峪组的厚度大于1700米,是地层中最厚的一种岩石类型。主要是由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以及斜长角闪岩构成的,局部有麻粒岩。该组的混合岩化比较强,形成了大量的条痕状和条带状的混合岩、均质混合岩等;

(4)焕池峪组。焕池峪组在地层中的厚度大于700米,主要是由透闪大理岩以及普通大理岩为主组成的。其中也会含有少量的黑云斜长片麻岩;

(5)蒲峪组。蒲峪组的底部也不会完全出露,其出露部分的厚度通常都会超过375米。蒲峪组主要是由黑云斜长片麻岩组成的。

2.2 小秦岭金矿田的构造

(1)小秦岭金矿田的构造格局是由呈南北两侧区域性断裂以及断裂所圈围出的小秦岭褶皱所组成的。小秦岭金矿田南北两侧的区域性断裂时间较长,在我国历史上不断变化的地质活动中,它经历过了多种活动的特点。北界的区域性断裂主要为太要断裂,其在区域内的出露达到75米以上,呈现东西向波状分布。南界区域性断裂主要是小河断裂,长75千米,同北界断裂一样,呈现东西向波状展布,小河断裂面的断裂宽度多数都达到了数十米,有些地方的断裂宽度甚至达到了数百米,其断裂倾斜角大概呈现51~65的锐角,但是其断裂内部的绿帘石化以及一些黄铜、磁铁矿细脉等继续发育。小秦岭金矿田的历史悠久,其如今两侧断裂的现状都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同程度的断裂而逐渐发育形成的。小秦岭出现重褶皱的主要原因是其经历过三个期次的山地地质褶皱活动。在长期的地质活动中,小秦岭形成了其东段的背斜式褶皱,以及因通过豫陕交界处,在西段转化为扇形向斜褶皱的地形构造。

(2)小秦岭金矿田的构造不仅受到自身横向构带的制约,还受到了祁连山、贺兰山以及太行山山脉构造的前弧东翼的干扰。这些附近山脉的走向都影响了小秦岭金矿田的构造形迹。主要是因为这些山脉影响并控制着矿田里大部分靡棱岩带的分布,而靡棱岩又是构成含金石英脉的最主要的岩石成分。另外,小秦岭的重褶皱主轴又必须是含金石英脉非常集中的地方。因此,这些山脉就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小秦岭金矿田的构造了。

2.3 小秦岭金矿田的岩浆岩。

小秦岭矿田内的岩浆活动是比较频繁的。小秦岭后期的岩浆活动主要是以侵入作用为主的,除了太华群的原岩建造中有常见的基性喷发演讲活动外。表生矿物主要有褐铁矿、孔雀石以及白铅矿等。更为常见的则是崇阳贵家峪花岗岩以及矿石等。方铅矿在某些矿脉中也会形成矿脉的主要矿物。

3 形成矿床的时间和原因

3.1 小秦岭金矿田的成矿时间

小秦岭的成矿时间对于认识分析小秦岭成矿原因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和价值。因此,要想弄清楚小琴岭金矿田的成因就必须先弄清楚小秦岭金矿田的成矿时间。不同年代形成的矿田具有其自身不同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布特点。如矿成年代相对早远一些的,经历长期的地壳运动及周围自然条件的变化等,其属于变质热液矿床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相反,如果成矿时间较晚,则其属于岩浆热液的可能比较大,属于变质热液矿床的可能性则较小。通过我国长期以及大量对小秦岭金矿田的研究数据作为依据,小秦岭成矿时间应该在晚燕山期。

3.2 小秦岭金矿田形成的主要原因

(1)早期混合岩化的作用。据相关地理资料推测分析,小秦岭地区在13亿年前,发生过规模较大的混合岩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混合岩化作用不是使金矿聚集于某一个地方,反而是将金的分布弄的更为平均和一体化。一些相关的地理地质专家,通过实地勘察数据、探测地形地质并对岩石中的金、铜、银以及铅的含量的进行数据分析,在求得判别值、判别分界值以及判别检验值后,得出了判别检验值越小,则矿脉与相应岩石成矿的关系就会越大这样的实验结果。其中,岩浆岩的判别值为0.89~1.15,混合岩的判别值为33,这说明了岩浆岩类与矿田形成的关系最为密切。

(2)矿脉中包裹体的成分。矿床在不同的矿化阶段,其矿脉中主要的包裹体成分也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矿化阶段包裹体成分测定结果的不同,就可以得出矿化过程中矿液成分是否相近,及其组成的种类和数量是否有明显的变化,从而推断出金矿的成矿液是否具有同源的特点。小秦岭金矿田的主要矿脉中以石英石为主,石英中包裹体二氧化碳和水的成分比例值平均为0.172,具有岩浆热液的特征。

(3)矿物中微量元素的特征。根据我国红外光谱测定表中的数据显示,即使是在不同的矿化阶段中,石英都具有红外光吸收强的特点。因此,矿物中微量元素的特征,也可以说是岩浆成因特点的另一种反映。小秦岭金矿田的黄铁矿中Co/Ni值在石英黄铁矿阶段为1.47,Se/Te的值为0.89.而在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则为1.69和1.008。Cu的含量相对较高[2]。同时,石英中的氧化钾和氧化钠的含量也比较高。因此,通过分析小秦岭金矿矿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也可以推断出其成矿原因。

(4)金矿田中金的来源以及聚集途径。小秦岭金矿田在酸性岩浆的侵入以及气液分异的作用下,其整体岩层的中心和顶部成为金的相对富集区域[3]。同时,由于岩浆的侵入活动导致周围岩石发生或缓慢或急速的热变质作用,这在无形之中使金或者其他矿元素在岩浆岩周围及其内外一定范围内出现局部的富集现象。因此,岩浆活动使得小秦岭金矿田的金分布反而更加趋向一体化和平均化。但是,太华群以及其中的基性岩脉含金度都不高,且没有形成矿床,这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其中有一部分的金已经析出,是太华群虽然经历过了多期的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但是岩浆侵入规模都相对较小。

4 总结

目前,我国金矿开采不管是技术还是环保意识都逐步得到完善和加强。在小秦岭金矿田的开采方面,针对其罕见的含金量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小秦岭金矿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依然为我国黄金市场的流动和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

[1]王亨治.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矿床地质,1987,4(02).

[2]谭满堂.小秦岭地区金矿构造控矿规律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2013,11(01).

[3]高世贤.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采矿技术,2009,1(15).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夜卫平

猜你喜欢
矿脉秦岭岩浆
暑期秦岭游
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6
洞穿秦岭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28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矿产勘查(2021年3期)2021-07-20 08:02:00
金厂峪金矿典型矿脉中金、银的化学相态分析
世界地质(2021年1期)2021-04-07 13:11:42
岩浆里可以开采出矿物质吗?
科学之谜(2019年4期)2019-05-07 07:51:18
火山冬天——岩浆带来的寒冷
福建政和上山岗金银矿床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及找矿意义
好忙好忙的秦岭
在秦岭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6
急倾斜薄矿脉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优化
金属矿山(2014年7期)2014-03-20 14: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