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汝,金 鑫(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4)
作为上海—宁波—舟山组合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港是中国沿海地区建设大型深水良港和集装箱码头的理想选址,未来舟山最有前景和竞争力的产业将是港口和物流产业园区的开发。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强调“舟山群岛新区”应着重发展航运业和港口物流,成为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区域。浙江省也提出了诸如“海洋经济强省”等一系列战略方针,以支持舟山港口和物流产业园区的发展。拥有良好的自身基础和外部条件,舟山的物流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港口物流的目的是建立货运、配送、物流信息和商品交易等中心,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仓储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有机整合,完善供应链,提供给客户一体化、多功能的物流综合服务[1]。港口物流园区是指依托港口,以控制物流成本、优化物流组织、提高运作效率和改善企业服务为目的,具有装卸、仓储、运输、加工、包装等基本功能和相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规模化、功能化、信息化物流组织和经济运行的区域[2]。港口物流园区可以更好地发挥港口物流的各方面功能,有利于招商引资使物流园区引进更多的企业入驻,带动港口业务量的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挖掘港口的潜力,增强竞争力[3]。
(1)区位优势。舟山是长江、钱塘江、甬江的三江入海口,背靠沪、杭、甬等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的广袤腹地,是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干道的交汇枢纽,扼江海联运要冲,面向广阔的太平洋,位于亚太航运网络的中心节点,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形成扇形辐射的势头,处于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结合部。
(2)自然条件优势。舟山有居全国首位的深水岸线资源,海域面积大概占了全国的5.6%,有2.08万km2,算上专属经济区则达到了11万km2。适合建设港口的深水岸段有54处,长度约279.4km,占国内18.4%的比重。其中约198.3km长的岸线水深大于15m,约107.9km长的岸线水深大于20m。舟山港域分为11个港区,大部分都还没开发,物流园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港湾条件优越适于开发建港,港域广阔,岸线稳定,水深少淤,腹地纵横较深,约300~330天的全年可作业天数,是以大型化、专业化泊位码头为建设目标的理想港区,能保障第六、七代集装箱船的通航和靠泊,满足将来大型化集装箱物流的需求,这是物流园区发展的坚实基础。
(3)基础优势。21世纪以来,舟山港口年货物吞吐量高速增长,从2001年的3 280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2.61亿吨,增加了近7倍。外贸经济连年增长,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各项产业发展迅猛,舟山市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列浙江省和长三角前列。2011年舟山GDP达到765亿,人均收入突破10 000美元,是省内第三个常住人口人均过万美元的城市,仅次于杭州、宁波,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是港口物流和产业园区发展的有力基础。随着杭州湾大桥、大陆舟山连岛工程和环岛公路等项目工程的推进,区域交通环境和集疏运体系会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与周边大中城市联系更为便捷。
(4)腹地经济优势。舟山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圈,综合实力第一,经济总量相当于全国GDP的20%,且年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引擎,港口所在地浙江省,经济发展快速,临港工业发达,这些为舟山港口和物流园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腹地支撑[4]。根据《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的预测,长三角地区的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在2020年将达到6 000万TEU,其中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的吞吐量将突破2 600万TEU。
(1)发展水平有待提升。舟山港口物流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港口物流园区规模小、功能有限、结构不合理、产业定位不明确,港口建设规划落后于物流的发展需求,岸线资源粗放利用,对港口综合实力的发挥有较大影响。除少数大型航运企业外,多数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低,大多只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较少涉及高层次的增值服务如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和物流成本控制等,竞争力不强。
(2)基础设施有待改善。由于舟山是群岛地区,分散着11个港区,缺乏铁路运输系统,公路运输网络仍需改善,已建设的跨海大桥和岛内快速公路系统不能满足货运客运的需求。物流园区还需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和加快招商引资进度,现有的物流设施及设备还不能为货物的快速集散提供良好条件来保障。
(3)信息平台不够健全。目前舟山港口和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于物流的发展,电子口岸系统、物流信息监管系统、贸易集散地的交易系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企业物流信息平台等构建缓慢,统一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来支持。
(4)物流人才缺乏。随着舟山群岛新区的开发建设,越来越需要大量的优秀高质人才,而舟山本地物流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不能适应企业实际运作的需求,现实中比较缺少具有专业物流教育背景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既掌握现代物流技术和技能,又能擅长物流运作管理和物流系统设计。优秀的港口和园区企业管理者也比较短缺,目前舟山港区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经营人员人数不足,能有效管理运作港口和物流园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较稀缺。
(1)国家政策的支持。2011年6月,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国家的有力支持下,舟山群岛新区将以建设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和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为目标。2012年10月,国务院再次设立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该区域享受海关优惠的特殊监管区域政策。近些年浙江省也提出“海洋经济强省”等一系列战略方针,支持舟山发展海洋经济和港口物流。这些有利的政策必将推动舟山港口物流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和提升。
(2)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发展。港口合作已成为新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以组合港、港口联盟等形式的联合发展,业务上既互相合作又分工处理,这能有效解决港口之间因货源地的重叠交叉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国外的成功案例有许多,如鹿特丹和安德卫普、东京湾港口群等。2006年宁波—舟山港正式启动,这对舟山港起了极大地拉动作用,宁波港在基础设施建设、港口运作管理,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等方面提携了舟山港的发展。2013年,宁波—舟山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8亿吨,达到80 978万吨,位居全国乃至世界首位。大量的物流需求对舟山港口和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3)经济转型升级的形势。“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不仅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更要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国家经济未来的重要任务。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周边地区的保税物流园区和港区所带来的竞争是舟山港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的最大威胁。浙江宁波的保税物流发展很快,是全国首个进行区港联动的试点城市,在建设长三角重要国际枢纽和综合物流中心城市的进程中稳步向前,与舟山腹地重叠,竞争激烈;江苏大多数是依托内河港口,利用沿江沿户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经济腹地为区内加工制造业提供保税物流和快速通关的服务,如太仓和江阴两处保税物流中心,也与舟山存在竞争关系;北面随着上海港主体建设工程的推进,将大大提升其港口吞吐能力,对舟山港及物流园区的袭夺效应明显。
随着舟山连岛工程的完工,初步形成了舟山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物流格局,较大缓解了舟山地区陆路运输的压力[5]。由于还没形成覆盖整片区域的交通运输网,交通网络还不完善,需要加快市内主要干道建设,提升物流周转的运作效率,充分利用内河资源,开展海河联运。舟山岛屿较多,各个物流中心位置分散,所以还需要扩大连岛工程的范围,完善港口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和大宗散货运输系统,利用深水港湾带动临港工业的发展,发挥好港口的经济优势。
政府要积极推动舟山港区电子口岸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建设,优化港口和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实现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加快推进港口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利用EDI、INTERNET等信息技术,将港口与海关、检验检疫、物流企业、货主等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开放统一的整体,从而能提供高效和全面的物流服务。港务集团公司应提高服务质量,能满足客户多样化和随时变化的需求。
推动实施“区港联动”战略,将港口和物流园区的功能进行优化组合,一方面可以将保税物流仓储的服务环节迁移到口岸环节,使口岸服务增值,拓展港区的功能;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发展国际物流、国际转口贸易等业务,可以使物流园区获得一定的口岸功能,促进港口航运产业和园区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发挥物流产业园区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和国际转口贸易的四大功能,积极引入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和航运公司进驻物流园区,扩大物流产业的规模效应。
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政策和区域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舟山应该多与邻近的港口和物流园区进行交流,通过区域性合作带动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区域整体发展。重视与上海港的交流合作,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挖掘出自身的潜力,提升自己的动力。加强与宁波等地的区域合作,积极推进舟山—宁波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宁波的物流园区建设起步较早,经验较为丰富,可以学习借鉴其建设的经验教训,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中,实现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将物流人才纳入舟山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业人才参与港口和物流园区的发展建设。投入资金和教育资源,探索校企结合的物流培养模式,组织在职培训,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出实际作业和管理中需要的人才,对物流从业人员开展职业资格认证,以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强化职业技能。
随着对外贸易和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舟山港规模会继续壮大,货物吞吐能力在五年内将达到4.5亿吨,10万吨以上的深水泊位则多达24个。舟山港区将逐渐形成煤炭产业园区、石油产业园区、化工产业园区、铁矿石产业园区、粮油产业园区和集装箱产业园区等六大临港物流产业园区,产业定位明确且协调一致,逐步扩大以港口物流为依托的临港工业产业链,将来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服务,打造出专业化、国际化、规模化和系统化的物流产业园区。在十二五期间,依据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舟山港口和园区的发展实际,发展高端的“大物流”和“增值物流”,提升舟山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
[1] 张丽君,等.现代港口物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3-15.
[2] 娄万里,王琪.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1):14-15.
[3] 彭守明,孙文.大连港口物流园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规划[J].物流技术,2011,30(6):92-94.
[4] 陈邦杆.舟山金塘岛构建临港物流园区SWOT分析[J].水运管理,2010,32(2):32-34.
[5] 涂强,刘继波,姜华帅.舟山港口物流现状及改善对策[J].物流经济,2012(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