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步深入,用户体验正在发生全方位的巨大变化。因其易于使用的用户界面,移动设备如今已经无处不在。社交、生产、经营……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业已形成的种种行为规则在移动技术的驱使下,正在发生改变。
据统计,目前Facebook每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10亿,其中有8.19亿(超过80%)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访问;新浪微博,作为中国迄今影响力最大的微博平台,至2013年第一季度的总注册用户已达到5.36亿,其中有超过75%用户通过移动端进行访问;同时,以手机为依托的微信用户数也已突破6亿。可见,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日常沟通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通过技术传递信息,表达喜怒哀乐,交流情感。
而在更加体现社会发展价值的商业层面,移动技术的作为更加令人惊艳。
根据尼尔森“2013智能手机深入研究”显示,随着移动技术在这些成熟市场的流行,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成为大型移动商务市场的前景也十分被看好。这样的趋势在移动技术发展迅速的中国,影响更为明显。IDC报告显示, 2013年的“双十一”期间成交的350亿元交易当中,有四分之一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完成的,相比年初10%左右的移动端交易量占比,用户对移动电商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IDC预测2014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1552.2亿元,比2013年增长67.9%,远高于同期网络零售市场28%的市场平均增速。
正如在恰克·马丁在自己的《决战第三屏》一书中指出:世界变得趋向移动化并非只是说技术方面的变革,而是说消费者行为方面的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永久性地改变了营销的规则,营销者也应该与时俱进,对营销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可见,移动商务对零售市场的整体影响已经不言而喻。人们不再遵循传统购买方式的流程和规则,取而代之和增添的是来自销售平台、银行、第三方支付、物流等中间环节的多重规则。在人与人信任的基础上,技术提供的不只是便利,也提供了更多思考方式,获得了更多认可。
同样,即便在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中,移动技术也发挥着难以想象的作用。发动机制造商能够利用移动终端排产、监控生产线,甚至管理库存,工作人员必须遵照实时数据安排生产进度。产品出库之后通过车载移动设备能够获得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状态,运输人员无法在过程中随意更改线路。移动技术改变了流程,创造了新的规范。人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接触新规范带来的考验,这为全球企业带来更为公平的起跑线。
对中国的广大企业来说,必须尽快学会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竞争。消费移动化、营销移动化……更多的移动化成就了规则的更迭、更新。“以不变应万变”只是人们迁移本身逻辑思维的一种思想。今天,只有变化和适应变化是永恒不变的,时间陀螺没有反转的可能,我国企业需要在新的规则中找到立足点,尽快冲出重围,成为移动前进大军中的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