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机器人都只出现在科幻电影里。其实,机器人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从纳米机器人到鞋盒般大小的小型机器人都将在人类的生活中大展所长。
你可能想象不到,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纳米机器人可以注射到我们的体内,从脏器的细微处监测人类免疫系统的疾病或不稳定因素。这些纳米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具有自动治疗不同疾病或修复不同损伤的功能。多样或多个纳米机器人可以同时在人体内执行不同的监测或治疗任务,保障人类身体健康。
而据新华社消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6月9日举办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表示,“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这样的新技术新领域还很多,我们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
一时之间,机器人热潮迅速涌现,不仅相关概念股价格攀升,各地政府也纷纷计划建立机器人产业园区。
实际上,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应用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来自国际机器人技术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共采购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是领先的4家本土工业机器人制造商的产品,仅占国内市场的5%,而6家日本公司的产品,却占据了中国市场近一半的份额。
而这种差距的产生,最大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在享受了一段时期的人口红利后,很多国内企业还停留在劳动成本低廉的喜悦里。用人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许多年来,中国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发展起大量制造企业。如今,人口红利消失,用工成本提高、制造业逐渐向智造转型,在制造业领域,机器人逐步成为炙手可热的概念。
所以,国内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认识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得注意的是,起步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热潮之下的种种隐忧。云计算、智慧城市,近年来信息化领域的建设热潮一波接着一波,但有些城市盲目跟风,重复建设,硬件平台搭建好了没有人用等现象比比皆是。拿云计算为例,有些城市在没有准确调研需求的情况下盲目搭建云数据中心或者产业园区,缺乏相关产业经济规划,或者过于乐观地估计了用户对云计算的热情,企业需求没有解决,云计算中心也利用不起来,造成大量云计算平台或者产业园区的闲置。智慧城市建设也是如此,缺乏顶层设计,盲目跟风等现象在很多城市中屡见不鲜。
面对即将到来的机器人建设热潮,有关部门需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才能够避免走入之前的信息化建设误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以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