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姗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省高校开设空竹选修课的可行性探讨
肖姗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本文对河南省普通高等院校开展空竹选项课的现状和影响等因素作了较细的调查研究。在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开展空竹选项课开展现状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影响高校空竹运动教学和普及的影响因素,为河南省高校广泛开展空竹运动项目及高校空竹教学提供参考。
河南省普通高校空竹选项课可行性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是我国固有的民俗技艺。空竹是现代社会里较新兴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极具趣味性、观赏性和健身性,同时又具有比赛性,参与人可以按照规定的套路,进行各种表演和比赛,是一种可多人参与的体育项目。在高校中开展这项运动可以丰富学生们课余时间锻炼的内容。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要教会拓展课程内容多样化,在改革教育中,应当不断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教学内容改革应由传统单一的运动技术学习转向多元化学习是必然的。空竹正是适应这种教学改革模式的一种体育活动。
3.1 空竹运动是一种简单方便的体育活动
空竹运动显示出的优势是它所需的运动场地不大,因其主要以自娱自乐为主,只要能保证人身和器械的安全即可。其中正式比赛一般所需场地(全国尚未通一标准),个人赛:长、宽各8米,高度至少8米;双人赛:长、宽各12米,高度至少8米;团体赛:长、宽各20米,高度至少8米;隔网对抗长12米、宽6米、网高2.4米。运动时器材准备简单,所需场地不大,成本费用不高,运动对象不受任何限制,运动不受场地局限的制约,对于各个扩招学生人数曾多的高校,开展这项运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锻炼项目,丰富课外生活的娱乐性,又可以不投入巨资购买器材,既方便体育工作的开展又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需求,两者都受益。
3.2 增加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娱乐性
现在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体育的爱好越来越淡漠。对于一部分不喜欢剧烈运动的学生来说,面对学校体育课可选择的项目相对较少,空竹运动的运动量不大,又具备了很强的表演性和娱乐性,是大学体育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在练习和比赛中,学生在抛和接的动作上,可以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就像自己在玩杂技一样,感受空竹带来的运动魅力,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丰富体育课堂内容
4.1 教师和学生对空竹运动了解不够
教师和学生对空竹运动了解不够是影响空竹开展的重要因素,各普通高校中的教师对空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还不怎么了解,然而这门课能否开展起来在最终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大家是否喜欢这项运动,尤其是学生对它的欢迎程度最能说明问题。只有体育工作者把这项运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所了解,这项运动才会被大家接受和认可,才能普及和开展。
4.2 缺少师资
影响空竹在高校开展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师资力量”,怎样才解决师资的问题呢?一是由河南省体卫处牵头,聘请民间抖空竹高手来对各高校选派教师进行培训。二是由学校直接聘请民间空竹高手来校任课和指导。三是学院派协调性较好、动作接收快的老师到当地空竹协会进行学习。四是由经过培训的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练习。由于抖空竹简单易学,场地要求不高,各位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练习。再加上现在互联网上各个技术动作都有视频,也可作为自学的参考。
4.3 缺少空竹学习的相关资料和教材
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空竹这个课程。所以从教材上说是缺乏的,目前全国仅有三所高校正在开设本项课程,可以综合这几所学校的空竹教材,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和规范空竹教材,解决缺乏教材的问题,促进空竹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5.1 社会环境为河南省普通高校开展空竹选项课提供的发展机会
目前我国学校空竹运动发展缓慢,全国仅有5所高校开设空竹选项课程。但学校体育课中空竹项目的列入,对我国空竹运动快速发展都将起到促进作用。学生参与空竹选项课除了可以完成体育学习任务,享受空竹带来的乐趣之外,还可以在基本技术和技巧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并参与空竹表演和空竹比赛等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也将带动学校空竹的开展。
5.2 课程的改革为空竹在大学的开展提供了平台
课程改革就要积极开发利用资源来提高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大学要开展空竹这一运动就应该根据学生对新兴事物的需求,结合体育教学的模式现状,适时的对空竹有所加工,改造,便于教学的开展:一是科学的确定空竹的全国统一规格、场地要求。二是科学确定空竹的全国统一等级套路动作,包括单人双人和多人。三是科学制定和统一空竹隔网对抗的比赛规则。
空竹进入高校体育课,这让郑州市中原区空竹协会会长王文明非常兴奋,高校将空竹作为选修课来开展和实施是可行的,但是为了能达到理想的健身效果,建议各位老师在每次课堂练习中稍微加入一些无氧的肌肉力量训练,这样每节课都会使学生的身体收益,有氧和无氧运动的结合,是最佳健身方式。空竹打破了传统枯燥的运动项目,可以抽取几个班作为实验班,取得效果后,在普遍推广。
G633.98
A
1671-0037(2014)04-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