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鹰啸——霍克战机中国缘

2014-12-23 19:06爱夏
航空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霍克中国空军南京

爱夏

霍克战机如何进入中国,此中经历何等波折?深入历史的隐秘之处,将它们一一发现。

前几期写海上繁华一梦,千言万语,细说从头(详见《航空世界》2014年第2、3、5期)。我第二日的行程——遍访上海学校的旧址,从沪江大学、圣玛丽亚女中、到震旦大学,再从复旦大学到同济大学,一路步履不停,气喘吁吁。溽暑的尾巴,悬铃木长势依旧很好,掩映结构宏伟华丽的晚清民国建筑。实在想象不到,1932年1月29日,开战不足24小时,这些学校就迎来了被轰炸的命运。

这也是霍克战机结缘中国的重要原因。

就算南京发出急电,与广东空军本“一致精神,共赴国难”,广东空军丁纪徐率领7架飞机参与1932年2月的杭州空战,但是中日空军间的差距依旧较大。一场大战,让国民政府彻底开始了发展空军之路。

而1932年大战之后的中国,首先由宋子文,向美国武官建议,以中美合作的方式,发展中国航空。那时“一·二八”的炮声依稀可闻,宋子文提出的建议极富前瞻性,也与中美双方长期的合作有关。

这样的提议,无意间掀起了列国于中国兜售航空军备的热潮。

仅1933年中8个月,外国飞机输入中国已逾800万银(元)。根据上海江海关的统计,各国对华输入飞机及附属品总额为8102000元。其中,美国独占鳌头,输入5634000元,英德次之,分别为353000元与364090元,法国72000余元,其他国家1679000余元。英美之间激烈的竞争,让英国按捺不住,派出航空武官常驻上海,以资宣传。

如此激烈的宣传竞争,为选择霍克II战机铺就了道路。国民政府选择与美方合作,并非偶然为之。双方甚至拟定了航空学校建设、航空人才培养、航空工厂建设等一系列方案,并实际展开,这样看来,引入霍克II,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已。

关于霍克II初临中国的时间,据《浴血长空》的记载,应为1933年3月。“首批18架,后至9月,共运到50架”。

50架的数量,容易让人想到1932年2月美洲华侨捐出50架飞机的往事。当时新闻言道,此系列飞机为练习机。1932年3月,此50架练习机运抵香港,服务于广东空军的张惠长将军赴港接收。

到1933年,霍克II在铺天盖地的捐献运动中频频出现于中国人面前。

当时,北京、天津、绥远,洛阳、上海、南京、杭州、安徽、武汉、湖南、江西等地,都捐献了不少飞机。现在可以确认的是,上海市捐了18架霍克II,随后,京沪杭甬铁路员工、平汉铁路员工也捐出霍克II战机,档案资料中未提到飞机型号的“浙江”号、中央军校的“黄埔”号、“湖北”号等飞机,也应是霍克II战机。

因有霍克III的光临,霍克II后来只能退居其后,改为战时昆明巫家坝航校练习机,或称“老霍克”。但战云密布的中国,中国空军的飞机数量窘迫,已显老态的霍克II也常出现于战场之上。

击落三轮宽

陈其光就曾驾驶霍克II战机,击落日本的“驱逐之王”三轮宽,一时名扬。1937年9月21日,三轮宽率领“川崎95式战斗机15架,掩护9架93式轰炸机”来到太原上空。

当年,曾于昆明做过留停的梁思成夫妇,与中国空军学校年轻的飞行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故事详见《航空世界》2013年第3期文章“相遇战火纷飞时”)。在空军将士飞赴战场之时,他们看见年轻的朋友,驾着“古董飞机”出征,心里怀着怎样苦涩的感情?那时候,霍克II已是昆明航校的教练机,而真实的情况就发生在几年前的太原上空。

陈其光的好友驾驶着不太“完美”的霍克II战机,被几架日本战机包围,机毁人亡——“他驾驶的老霍克,机身老是摇摆不定,尾部还不时冒出漫长的黑烟来”。

他阵亡之后,陈其光继续与敌机缠斗,升至高处,却发现三轮宽的飞机——他也许不知道这是三轮宽。新闻写道,“三轮宽对准陈其光的飞机便是一阵机枪打下来,陈氏未及提防,立时受伤”,可是,陈其光的“战术灵活多变,喜缠斗,强行攻击,往往让对手望而生畏”,凭着这股韧劲儿,虽然身体负伤,依旧缠绕三轮宽的飞机,“盲目射击中,敌机油箱被击中”,三轮宽是迫降过程中,被“附近群众包围击毙”。

那么已经负伤的陈其光呢?刚才几架围攻战友的日机转身对他齐齐射击,他此时只能做“秋风落叶,机头一沉,从五千尺的高度直降到一千尺,才迫降于田野”,后因治疗不如意,“终落残废”。

一段霍克II的往事,多少唏嘘。

霍克III风光出场

霍克III来到中国的时间是1936年。

前后连续两年的政策调整,让中国在日本侵略步步进逼的情形下,转而进行积极防守。

1936年,航空委员会召开几次重要的会议,按照档案资料的记载,分别是:

1936年2月24日,订购意机须速决;派员赴美购机80架;

1936年3月29日,中央航校/洛阳分校、空军机校编制案;

1936年3月18日,中央航校/洛阳分校、空军机校组织系统表;

1936年3月30日,捐款献机空军官士兵生分配扣缴方案

1936年4月6日,拟设空军攻击队,与嘉罗尼总顾问研究;

1936年6月22日,研究建烈士墓碑案;

1936年6月29日,空军官佐考试科目建议增军事科技项。

先不论其他,仅第一条议案,就让我们看到中国购买美国飞机的动向,而时间是2月24日。在其他的资料中记载,霍克III初初来华,是1936年3月。

这条线索,显示中国一直密切关注欧美列国的飞机制造,同时,列国对中国的推销也一直没有停止——虽然表面看来,意大利垄断了中国的航空生意,但只要翻阅1933~1937年的资料,就会发现,中国不只在1935年与意大利的航空公司合办南昌飞机制造厂,还在1934年与美国寇蒂斯公司合办杭州中央飞行制造厂,1936年与德国合办中国航空器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杭州中央飞行制造厂生产过(组装)霍克II与III战斗机,当然它就是后来迁到云南边境雷允的飞机厂。endprint

霍克III的公开表演,是1936年10月中下旬的上海与南京等地的捐机仪式上。这次捐机,乃“以领袖崇拜之名义,实航空建设之实”。1936年10月24日,由李桂丹为队长的中国空军10名飞行员,作为上海市民新购的10架霍克III飞机的驾驶员,在上海龙华机场,以“中正队”进行了捐机的特技飞行表演。

当时,10架新购的霍克飞机,“排成一字,正对主席台,一律涂为棕黄色,机尾系以国徽,机身加白漆,字号命名为2101~2110,各机头覆以国旗,驾驶员分列两旁。”

祝词演说完毕,当天来场的诸位嘉宾,如上海市长吴铁城、经济界名流王晓籁,沪上闻人杜月笙等,纷纷来到各飞机前摄影留念,并行升空礼,全场15万观众翘首以盼的特技飞行即开始。

“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们登机即盘旋上空,此时军乐大作,颇为热闹,各机升空,有九机成队表演,刘志汉所架第十号机单独表演”。当时的特技飞行作了“连续跟斗(筋斗)、角力、连续慢滚快滚、殷麦曼机动、倒飞、上升慢滚、侧飞、俯冲等”,“ 其技术之高,尤为观众惊服,至下午五时许,各机成队飞返杭,定驶(南)京,参加庆典”。

新闻中所言飞赴南京的表演,是1936年10月30日,在南京明故宫机场,举行的盛大庆典。24日大会的飞行表演,上海龙华机场涌入15万余观众,中国的航空热潮让世人惊讶。而这天的南京明故宫机场,涌入20余万观众,打破龙华的纪录,皆因为这天的庆典,30架飞机表演,轰动整个南京城。

“上午十时半,30架飞机,开始特技表演”。这些飞机,首先排成“中正”二字,排列于会场上空,“二十万观众,一时欢呼雷动”,情势好不动人。而30架飞机,更在林森颂贺文时,一架架鱼贯低飞至主席台,约达20分钟,观众所看,更加真切;随后,飞机又分列“五”字翱翔于会场上空,为蒋介石五十岁生日祝贺,其中有“三机,作技术表演,奇技美妙,深博赞仰”。

中国空军第4大队基本由霍克III战机构成,大队长高志航,第21中队队长李桂丹所辖10架霍克III正是上海市民所捐10机。其他如第五大队也有数架霍克III和霍克II战机。

威风凛凜的霍克III战机在中国的公开露面不久,中日大战爆发,霍克进入战场。

南京上空之战

中国战场上,霍克III参与了“八·一四”杭州之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太原战役等战斗,最后转入昆明航校作为高级教练机。

淞沪战役,让日本陷入苦战,日本方面认为“要摆脱上海陆上战斗的苦境,必须火速强袭中国空军根据地,歼灭其航空兵力”,于此定下急袭“南京、广德、苏州、南昌、杭州、(上海)虹桥”等地的战斗命令。

96式陆攻于此出场。这种轰炸机的研发目的,并非是对中国作战,而是遥指日本太平洋的假想敌——美国。从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之后,日本国内愈加重视航空工业的发展,而一切则以英美为假想敌。这种飞机的研发,以远距离离岸轰炸为主,在开战后,可以直接深入敌方重地,进行轰击。从这一点看,也是日本国内常期宣传的“轰炸制胜论”的一种实践化。

袭击中国的首都南京,日本方面派出了木更津航空队。此前一日,鹿屋航空队的96式陆攻在杭州上空与前文提到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的霍克III机队相遇,遭到痛击;翌日,与鹿屋比肩的木更津航空队出发,霍克III因此“转为对南京要地防御的专用截击机”。

木更津航空队与鹿屋一样,是日本“为迎接对美作战而秘密进行准备和训练的虎之子队”,其装备的96陆攻,更是对英美作战的秘密武器。王牌部队出征中国战场,叫嚣“48小时解决中国空军”,结果,却在中国东部战线上遭遇不小的打击。

1937年8月15日,日本空军首次对南京展开轰炸。

根据当时日本航空兵的回忆,这次跨海作战,木更津航空队于大村基地出发,到达苏(州)无(锡)之间时,中国空军已收到预警,升空作战。霍克III亦排列其中。

日本人回忆“我们飞越山头几小时,不久发现太湖,中国战斗机出现”,不过,这几架中国战机“很快告别”。这些中国战机,即第4大队与杭州笕桥暂编大队的霍克机队,周庭芳与王志凯首先向敌方攻击,当“判断敌机向南京飞去”,不再追击而是直接抄直线飞往南京迎战。

此刻,保卫南京的是第3、第5大队,分别有波音281、霍克III、霍克II、菲亚特CR.32等机型。

日机在“恶劣天气,南京对空炮火和中国空军的交战”中,轰炸了南京大校场与明故宫两处机场,炸毁飞机库及库外飞机。其时,日机刚入南京领空,南京防空的高射炮便开始防卫工作,特别是“紫金山上的炮声,尤其响得厉害”。从紫金山到南京古老的城墙,再到南京城内,所有的高射炮齐鸣,子弹像繁星一样在城市上空爆破,“红蓝橘色的火焰不停爆炸,布满南京的夜空”。这就是战后让日本吃惊的南京防空,严密、“出乎预料的完备”,让日本改变了低空轰炸的战术。而木更津队的20架96战机,则在与中国空军作战时,显出劣势。

此前一日,上海市民所捐霍克III战机,继“八·一四”后,“八·一五”取得更大胜利。杭州初战,共击落击伤日机18架。

这日前来南京应战的霍克III战机约17架,霍克II战机7架,联同僚机,击落96陆攻4架,击伤6架。一位日本兵飞返回基地时,发现自己机身有48个弹孔。正是这些弹伤让日本人发现96陆攻作战时的致命弱点:飞机油箱经不住弹击,中国空军用大口径枪弹击,只需一发子弹,即爆破起火。日本人自己也承认,“与现有中国战斗机相比,其性能极为低劣”。如此这般,还称为虎之子队吗?endprint

当然,南京上空的胶着,随着中国军机数量的消减、飞行人员的牺牲,渐渐不支,这也是霍克战机最终退出战斗,变为昆明航校教练机的原因。至1937年 9月21日,南京留给第5大队担当防务。飞行员龚业悌离开时,他正好看到4大队所余8架霍克III战机,其中的2109号飞机,正是自己在去年10月24日,于上海龙华机场进行飞行表演的战机.他“此时已战绩满身,我抚摸着它,依依难舍,祝它好运,再立新功”。

惆怅的告别,还有南京阴郁的上空,中国如何度过这难挨的冬天?但我们依旧在这段光荣与痛苦交织的历史之后,发现霍克战机在中国的点滴。

还是那句老话,它虽然不是名机,可是与中国的缘分却是颇深的。中国人难以忘记的几场战争初期的空战,霍克战机参与其中,更是许多战斗英雄的座机。又将是一年八月到来,翻查这段往事的资料,眼中常常看到老照片里,沸腾的中国民间,因为中国的胜利,而绽放的笑脸,有没有一张是因为霍克的战绩而忘我的笑容呢?一定有。

编辑:石坚

编者注:《浴血长空——中国空军抗日战史》(作者陈应明、廖新华)一书由中航出版传媒旗下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详实地记述了历时14年(自1931年“9·18”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的整个抗战期间,中国空军以血肉之躯和劣势装备抗击日寇空中侵略的英勇事迹。书中附有著名航空史专家、该书作者陈应明先生的多幅抗日空战画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与收藏价值。

链接:霍克II与霍克III

霍克,英文为Hawk,即“鹰”的意思。时人评论称“机翼仿鹰翅,外缘略带后掠角,尾部几何外形设计”。

20世纪30年代,寇蒂斯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发了一型双翼战斗机F11C。因该机不太成功,寇蒂斯公司又对其稍作修改,型号也变成为F11C-2(后改称BFC-2),抗战时中国空军的霍克II正是该机之外销型号。霍克II之机载武装为两挺7.62毫米机枪,机腹下挂架尚可挂载一枚215千克航弹。

霍克III(又称新霍克)则为F11C的改进型号BF2C-1之外销型。与霍克II相比,前者采用金属机翼,配手摇式收放起落架(半埋入前机身),机腹挂架前增加航弹/副油箱整流环。霍克III比霍克II最大速度略有增加,机载火力也有所增强(1挺12.7毫米机枪与1挺7.62毫米机枪)。endprint

猜你喜欢
霍克中国空军南京
滑板的乐趣
中国空军发展史
南京大闯关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霍比特人退下,霍克斯湾上场
双重欺骗
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涂装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