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芳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企业也在逐渐利用商业信誉、通过赊销的手段进行市场营销,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但此举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攀升,能否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此,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3-0136-02
引言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销售材料、商品、产品以及提供劳务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资金。相较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拥有成本高、风险大和流动性差的特点。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减少库存的要求等等,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占比不断上升,不少企业已被拖垮。因此,如何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成为当务之急,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以及形成原因
市场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对总流动资产的比例高达50%以上,相对于发达国家20%的平均水平实在是过高,更严重的是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逐年呈线性上升趋势。赊销作为企业提高销售额的方式固然可取,但随着应收账款的增多,企业的营运资金减少,资金的周转速度也随之下降,并且相应地增加了管理成本,直至企业的财务状况严重恶化,所以说应收账款是把双刃剑,具体从四个方面阐述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现状的原因:
(一)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出口型企业,金融危机导致这些企业出口订单锐减,产品、原料积压,在无法接到新订单生产的情况下,未结清的货款也存在坏账的风险。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企业定会运用赊销等手段吸引新客户,但这就会导致企业在未结清过去未收账款的前提下产生新的应收账款。
(二)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方向有误
大多数企业形成坏账的根本原因在于起点方向错误,即企业的发展战略有缺陷。这类企业不仅仅在营销战略上存在失误,也在市场定位、细化市场、战略合作伙伴等等方面出现了偏差。一旦初始定位错误,企业的发展道路就不可能一帆风顺。但看应收账款一项,战略的失策既影响质量又影响企业的规模。这里就举长虹为例,自2002年,长虹的应收账款由2001年的28.8亿直升至40多亿,并一直维持在高位。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会发现长虹在美国有一大合作伙伴——APEX公司,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款率很低,在2004年计提坏账准备的过程中,发现长虹出现巨额亏损,金额高达36.81亿元。从这一例可看出若企业经营不善,在初始合作伙伴都未选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经营障碍。
(三)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导致内控制度不健全、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
在社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为了增加市场占有率,企业不仅要在成本、价格上压制对手,也要进行一定的商业信用促销。但往往有些企业盲目运用这些手段而不考虑后果,例如不签订合同就赊销、不制订分期付款的协议,这样不计后果地抢占客户、重视账面的高利润,会加大收回应收账款的风险、增加呆账坏账。此外不少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内审部门,即使设置了的企业也多是形式大于实质,无法公正地进行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企业也并未对客户的资信等级等做出严格的考核,内控制度严重不健全。最后,企业在应收账款的处理上有缺失,大部分企业只顾着盲目扩张,堆积了大量应收账款,却没有重视其回收,也没有对应收账款的收现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导致企业的现金链断裂。
二、企业改善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建立应收账款的事前防范机制
企业需要对客户采取正确的信用政策,也就是哪位客户可以赊销、赊销的情况是什么,允许的赊销时限是多长等等。信用政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数量和质量,企业一定要重视。对此,企业对不同的客户可以采用不同的信用期间,规定好归还应收账款的最终时间。在选择信用标准时,企业可以运用“加权平均法”,通过“5C”系统,也就是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s)来最终判断能否给予合作伙伴赊销的权利。同时,企业在现金折扣、担保制度方面也要明确规定,合理的现金销货折扣制度能够督促合作公司尽快归还应收账款。
(二)加强已有应收账款的日常催收管理
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分析和账龄分析,并通过与同行业的对比,核定客户的信用标准并修订信用条件。同时,企业也需要了解应收账款成为坏账的比例,调整原有的企业信用政策。应收账款的催收应采取清收责任制,最好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催收的成效影响到员工的绩效考核,这个措施一定会有成效。最后,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实施积极的催款政策,在未到付款日的时候就对客户进行催款,若不能及时付款,就付诸法律手段,这能够使客户感受到压力,往往可以按时收到款项。
(三)进行应收账款的事后考核,企业应健全应收账款的监控体制
事后分析与控制往往被企业所忽视,但这其实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企业不应该只看重应收账款的收回率。初次合作的公司的各种信用额度、企业形象都是表象,其资信度等需要通过一两次甚至多次的交易中显现出来,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与合作伙伴的具体交易事项,对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库。一些恶意拖欠的客户可以直接拉入黑名单,不再与其交易,相对比较可靠但有些许欠款的需要降低其在公司信用等级。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企业应收账款比率过高,造成企业的资金短缺、经营不善,这绝不是偶然产生的,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才能够提高企业的融资经营能力,促使企业具备防范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能力,从而使企业在逐渐成熟的市场经济下提高其经济效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 黄艳秋.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4).
[2] 周瑞卿.中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2).[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