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渔趣

2014-12-23 01:25孙培用
中国铁路文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摸鱼三哥鲶鱼

孙培用

摸鱼

七月到九月,是摸鱼的好时节。

西沙河每周一次潮,落潮了,我们摸鱼的好机会到来了。摸鱼去!

潮水退了,会在河道的沟沟汊汊里的一个个小水洼留下没有随大部队前进而“掉队”的鱼儿。由于水浅,它们在水洼里不停的扑腾着,时不时地搅得水洼里发出哗啦啦的水响声。伙伴们四散跑开,光着脚丫子,奔向那些即将干涸的水洼,直接用手捉,还要大声地炫耀一下:“哈哈,我捉到了!”那是摸鱼的前奏,一小段欢乐的插曲。

没有任何渔具,摸鱼仅凭双手。河道有十几米宽,摸鱼的姿势很固定,并排,都跪在水里,向前爬行。河里少有其他杂物,我们不用担心膝盖划伤了!嘴里叨着编织袋,双手在水里四处“划拉”。河里最多的还是“海鲶鱼”,这种鱼在水里比较“傻”,在水底喜欢钻洞,洞并不深,两侧都有出口,只要我们的手在水底碰到小洞口,我们的精神就立刻为之一振。有时洞稍微大一点,还会有两只、三只。如果一不小心,碰到海鲶鱼,一下子跑了。不过一般的海鲶鱼,直到我们的双手狠狠地捉住它,它还是没啥反应。

两三个小时,我们的编织袋就装得有三四斤!带着这样的丰收的“果实”,我们一路还比较着谁摸到的最多、最大。

入秋,我们摸来的海鲶鱼吃不完,母亲把海鲶鱼用盐腌渍一宿,第二天拿到太阳底下晾晒。或者用锅煲熟后晾成鱼干,家乡人们叫它锅煲鱼,容易储藏。冬天的火炉升起来了,餐前取出几只晾干的海鲶鱼放在炉火上烤黄,听到鱼的腹部发出嗤嗤的油响,便知是熟了,用以佐餐,别有滋味。

摸鱼中,鲶鱼、黑鱼不好摸到,嘎鱼最难,因为它身上有刺,被刺哲了,很疼的,但嘎鱼味道最好。那时候野生鲶鱼是很多的!这些鲶鱼有一个特点:就是大热天,它们都喜欢躲到洞里去“避暑”,手慢慢地伸进树的根须下面、石头下面,就会感觉好象接触到了清凉凉,滑溜溜的鲶鱼的皮肤。这时候,手要牢牢地抓住鲶鱼的头部,慢慢将它挪出洞外,千万不能抓它身体的中间部位,否则就前功尽弃了——鲶鱼在洞里面的时候它是很“老实”的,手摸到它的时候它是一动也不动!可是,你一旦把它捉出洞外,它就拚命地挣扎。如果你没有捉牢它的头部,再加上它的身体又黏又滑,拿出洞外,它扭动几下,就会挣脱你的手逃跑了!让你懊恼不已!时光悄然流逝,可是并没有带走我童年时摸鱼的许多往事,在异乡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在故乡的河里摸鱼的许多趣事,想起在宁静的夜晚,伴着馋人的鱼香飘着的炊烟。现在,我眼前就是那条西沙河,在月光皎皎的夜色里悄然向南,流向远方。

挂鱼

撒网捕鱼比较专业,一般人干不来。渔网的质量很重要,“挂子”要经久耐用,一般都是白色细细的尼龙绳,抓底沉上距离均匀的锡块。落底越快越好,避免鱼儿瞬间跑掉。提起网绳,抓住“挂子”,向水中用力一甩,等网脚全部落底后,再轻轻稳稳地拉网收拢。拉起网绳,一个个网眼就张开了。这就是“纲举目张”。

过去的鱼虾不值钱,也少有人拿到农贸市场上去卖,夏天捕来当天就得吃食,不像现在,放到冰箱里去冰冻留存。那时候,那些鱼虾倒是为清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内容,自家打打牙祭,或是赠与邻家左右,即使是三四斤重的大草鱼,一两斤重的鲤鱼也没有人会心疼过,因为想吃的话,明天还可以再捕。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鱼虾价格上涨,值起钱来,再拿网到河里去捕,多数是寸把长的小鱼,少见斤两以上的了。这可能就是物以稀为贵吧。即使捕到超过两三斤的鱼,人们也舍不得独自享用了,而是拿到市场上换钱了。

去年我又回到老家小村,如今的西沙河只能称为一条小河沟了,高速公路从河道经过,河中也再没有人那些欢蹦乱跳的鱼虾了。村里那个“专业户”再想捕鱼也只能到离村里十几里以外的地方去了。

二十多年了。撒网捕鱼,就是我不愿消逝情愫中的一缕。在梦里,我又回到小村,回到童年,回到小河旁,看鱼儿欢蹦乱跳,看欢乐四处飞扬……

排钩钓鱼

赶上汛期时,西沙河平时十几米的河面一下子肿胀了几十米。

这种钓鱼不是现在流行的单杆钓鱼,是排钩钓鲶鱼。排钩钓鲶鱼有七下八上之说,也就是七月下旬八月上旬是钓鲶鱼的好时候。下排钩是个费力的活。排钩的工具很简单但有点费事,寻找两根2米左右长的钓杆,要结实。在两个杆子之间要系粗一点的尼龙绳,结实耐用,至少也得几十米。在这条尼龙绳上,每隔半米系上细一点结实的尼龙线,下面系鱼钩。鱼钩都是回头钩,不然鲶鱼很容易跑掉。鱼饵都用小泥鳅,着急是从市场上买,那时很便宜。不着急就用网捕。但鱼饵都是要活的。

在西沙河水最旷时,找河道的弯处,即是陡峭处,有倒木,树根,回水处,这些是鲶鱼经常出没的地方,所说的鱼道。两根钓杆牢固插在水的深处,钓杆中间的线绳要抻直,水深一般都是一米以上,鱼钩入水二十公分左右。

下午五点多钟,开始下鱼饵。水位到大哥的胸口,他把泥鳅鱼放进塑料盆里,塑料盆较轻,漂浮在水面上。大哥把小泥鳅穿在每把鱼钩上,泥鳅鱼的生存能力非常顽强,即使回钩的鱼钩穿鳃而过,一条条泥鳅鱼依然疼痛着、痛苦地活蹦乱跳地挣扎着,挣扎的结果是溅起一圈圈涟漪,溅起一朵朵小水花。这样的结果,就是吸引那些鲶鱼前来。

经过一宿的等待,第二天早上收鱼是个非常高兴的过程。望一眼不远处的排钩,鲶鱼被钓住后,不停的挣扎,溅起水花,一圈圈涟漪扩散,水流的作用使得那些被钓住的鲶鱼更加挣扎。大哥只须走到附近,就可以知道哪个排钩钓到鲶鱼了。鲶鱼在水中是凶猛的,对于远处一只带着血腥味道的活蹦乱跳的小泥鳅,这样的美味鲶鱼不会放弃。鲶鱼会一直把小泥鳅吞下去,那一只回头钩就成了它避不开的结语。回头钩一般都会钩住鲶鱼的内脏,偶尔也会有一两只鲶鱼侥幸逃脱。从钩子上摘下来鲶鱼是个技巧的过程,掐住鲶鱼的鳃,防止它逃跑,先顺着把鱼钩退一下,再把鱼钩摘下来。一条斤八两的野生大鲶鱼放进口袋后,大哥马上向下一个目标“下手”。

东方第一抹朝阳初露,回来的路上,大哥和同伴们互相比较一下,看看谁钓的更多。钓三五十斤鲶鱼也不算多。一斤鲶鱼几毛钱,哥哥早晨把钓到的鲶鱼拿到镇里卖上几块钱。半个月下来,不仅可以解决开学后的学费、住宿费了,还可以留一部分给母亲换回油盐酱醋。endprint

抬鱼

天气不错。下午的阳光晒得我直打蔫儿。三哥和大姑家的老哥在房后喊:“快点,抬鱼去!”

抬鱼的工具很简单,在一张网片的两端分别绑上约一米多高的木棒,在网的底部拴上锡块作为网坠,就可以抬鱼了。抬鱼是有分工的,有两个人手持抬网在河里抬鱼,还有一个人一手拎着塑料桶,一手拿着笊篱舀鱼,我担当的角色通常是后者。

抬鱼,只能找水沟河汊一类的小水域,水面最好不太宽,两个人抬着它向前走,如果是活水,那就得逆流而上。尽量的靠边儿,让渔网铺到底。

这可是力气活儿。我们都选择水不太深的地方,抬鱼的河沟没有太多水草,水有半米深就够了。前行的速度很快,鱼的速度更快。鲶鱼,嘎鱼,黑鱼,即使进了网,也是悄悄“眯”着。鲤鱼可不一样,它会跳出水面儿,赚足了哥和我的眼神儿。我在网后面也跟着向前跑,那是在水中,溅起的水花弄湿了汗衫。短裤、衣襟湿透,衣服的脏与洁,身上的泥与水,我们全然不顾,还不时兴奋的大叫,“我看见一条大鲤鱼,”三哥笑,“网里肯定有鲶鱼……”

那时候,水草丰美,芦苇飘飘,芦棒吐絮,水鸟唧唧。可这样的景色随处可见,没有谁会在意,最少我们不会在意,也没有心情在意。那时候,原始的味道在大地上弥漫。自然,还没有被人改变,河边的草,水中的鱼,还属于原生态。不过,那时候,没人想到这些。想到这些,大概是三十几年后的今天。

抬鱼的网网眼大概有小手指那么大,前进的速度使网兜住了水。一般两个人互相商量,感到力气小了就可以起网了。两人合作,急抬网,忙靠岸。我手中的塑料桶和笊篱发挥作用的时候到了。我急忙拿起笊篱,顺着网兜舀鱼,一下、两下、三下……我的动作十分麻利。

抬鱼的是两个人,因为是合作,我们要分配一下这些鱼虾。我因为“贡献”相对较小,三哥说我就算“义务帮忙”了,老哥不干,最后我算“半份”,这次分了有七八斤,我和三哥加起来二十多斤。

我们要赶紧回家,夏天,有些小鱼小虾离开水放不住!

淘鱼

午饭前,我就磨着哥哥去淘鱼。中午时,我们每人又多吃了一碗饭,撑得够呛。母亲说,“吃这些,也不早说一声,你大哥还没吃饭呢!”我理直气壮:“等会淘鱼去。”

村里有一句俗语:“捕鱼捞虾,失误庄稼!”我想这只是针对大人们而言的:因为那时候的农村还是大集体,工分制,农民们天天在田地里辛勤地劳作,哪有时间去“捕鱼捞虾”呢?孩童哪里能体会到这个中的艰辛呢,我们是只管去享受“捕鱼捞虾,嘻嘻哈哈”的快乐呢!

淘鱼的工具简单:铁锹一把、桶或盆一个、小渔网一个、力气若干。淘鱼不需要太多技术,但一定要有力气。先选取地点,力气小的就窄一点的小河,浅一点;力气大的就宽一点的小河,深一点。一定要没有水流。把裤腿卷至膝盖以上,干活!我和三哥一般选择河边有一些水草、水质比较浑浊、半米深左右、四五米宽的上水干渠,还根据去年在这一地段淘鱼的情况决定今天就在这了。相隔十几米处用泥巴、草皮各筑两道小坝,这基本是三哥的活。坝一定要筑高一点、结实。它肩负着堵住河水的重任呢!两道坝筑好之后,就由我和三哥轮换着拿着盆或水桶向坝外舀水。因为上坝堵塞了河道,有水不断排出,水位是不断上涨的,万一被高水位冲垮了上坝,就前功尽弃了。

随着两道坝之间水位下降至一半左右,再在坝内叠一处小一点的坝,这次就省力多了。放上小渔网下,可以防止鱼虾顺水流被舀出去。水位慢慢下降,就可以看到一些稍大的鱼搅起的的水花,水更浑浊了。我这时也舀不动水了,就在岸上来回走着,不时兴奋大叫一声:“三哥,已经看到大鱼了!”,舀水的三哥听到这样的信息,会直起腰来擦一下脸上不断的汗珠,再精神百倍地舀水!

“捡鱼了!”那个小渔网里已经有一二斤小鱼小虾了,我拿着小渔网,跟在三哥身后,把这些没有水掩护、活蹦乱跳的鱼捉到网里!这是个很兴奋的过程,看到一条二斤多的大鲫鱼,我连忙说:“哥,这条我捡!”三哥直起腰,再擦一把汗,“你捡吧!”我弯腰用一只手去抓那条大鲫鱼,刚抓住它的身子,鲫鱼一挣扎,掉到泥里,弄了我一脸泥水。我得用两只手用力才把它捉到。

常见的大鱼有鲫鱼、鲶鱼、鲤鱼,小鱼是麦穗、泥鳅。淘到的鱼拿回家通常已经是三四点钟了!因为想吃鱼,我就蹲在母亲身边,看着母亲冲洗、分出大小、打鳞、去胆,母亲忙碌一番后,鱼虾打整干净了。葱蒜自家产,盐和酱油也不珍贵,倒是这油金贵!一两勺豆油,还要放一勺猪油!看着灶坑里火苗乱窜,母亲把鲫鱼铺在油锅底,锅里油烟四溢,火和油慢慢把鱼煎至两面金黄,然后放些自家酿制的豆瓣酱,一会,味道就出来了。

凿鱼

“快戴上帽子,戴上手套,要不又要挨冻了!”不等母亲说完,我已三步并作两步,跑出去了,我不忘告诉母亲一声:“我去和二哥凿鱼了。”

凿开一二尺的冰,是很费力地。

想着再过一会,想着活蹦乱跳的各种鱼就会出现,几个小时后就在母亲的手中变成了充满香味的下饭菜,时间就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等待。我的小脸冻得通红,在冰面上来回跺着脚。二哥拿起冰钎子用力地破冰。

我拿着铁锹,帮二哥把碎冰撮走。一个半米左右见方的冰窟窿凿完后,二哥的头上冒着热气。冰下的水有多深,二哥要用铁锹试一下,水太深就得放弃。

二哥决定在一个大坑塘试试运气。大坑塘很深,已经被人家把其中的水淘干,冰层因为没有水的浮力,整个下陷到一米多深的坑底。二哥仔细观察,发现未破冰的一部分有一处冰层稍低,这处是这个坑塘里的最深处。

二哥拿起冰钎子用力地破冰,发现凿开的冰层下红通通的一片,竟然是虾,因为没有水,虾有些变色。冬天,虾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放到凉水里,一会就会苏醒,活蹦乱跳。二哥和我都挺高兴,我们中午出来的,如果再没有收获,我们就准备回家了。

二哥用锹把那些虾小心的撮出来,怕撮的浅弄坏了就撮得深带了些泥,我小心地把虾拣出来装进筐里。这虾还挺多的,有几米见方我们就捡了有十多斤。二哥说,你看,这冰下的泥越来越软了,好像前面有水呢!继续向前破冰,我们看见了鲫鱼,都是二三寸长一二两的。二哥破冰就有劲了。我从家里拿来的筐很大,等装了半筐的时候,鲫鱼没有了。再破冰,二哥高兴地喊:“有鲶鱼!”鲶鱼在最深的地方,其它鱼虾在周边,虾和鲫鱼身子下面没有水了,这些鲶鱼还有寸八的水可以晃动一下尾巴。我趴在冰上,向冰层下望,密密麻麻的鲶鱼!

我们弄到天已擦黑,后来大哥、三哥来寻找我们,三哥回家又拿来了水桶,大家一起把那些鲶鱼“收获”!足足有一百多斤!回家后我们分几个水桶养着这些鱼。一直吃到过年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摸鱼三哥鲶鱼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
摸鱼
稻田摸鱼记
Shirking 9 to 5
拯救
让鲶鱼慌起来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陷 阱
三哥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