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香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以看出,一堂课的开头,如同一台戏剧的序幕,一篇新闻的导语,一部乐章的序曲……一节课的导入环节对提高整节课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听过一节数学课公开课《平行与相交》,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让学生想象两支铅笔掉在地上可能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学生把它们的位置关系画下来,同时提醒学生,可以把这两支铅笔想象成两条直线。待学生思考画完汇报后,教师利用投影呈现出如下6种位置关系:
接着教师请学生把上述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多数学生认为②、⑥两组中的直线不相交。在教师的反复引导下,终于有学生指出②、⑤、⑥组的两条线相交,因为直线可以无限延伸。学生通过画图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整个新课导入大约花了10分钟。
另一位教师在执教《小数加减法》时,其开门见山的导入恰恰与上面那位教师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天我们学习小数加减法。大家觉得学习计算时,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学生有的说要看清运算符号,有的说要看清数字,有的说要勤写竖式,有的说要注意验算……大约2分钟的讨论后,学生很快便进入正题,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认知与情感的双重准备。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入方式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导入环节如果设计得好,就可以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学习。
《平行与相交》一课的导入属于典型的情境导入方式。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铅笔落地的场景导入,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到对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位置关系的探索中,在调用学生经验储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铅笔是有具体长度的,如果把它们看成线,看成线段或许更确切。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已明确提示学生,可以把两支铅笔想象成直线,但多数学生显然一时转不过弯来。而且,“无限”作为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毕竟学生对生活、周围世界的认识都是有限的。
《小数加减法》一课的导入则截然相反。教师把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讨论的主题直接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原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再加上教师简洁明快、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更是使得新课伊始,学生便产生了探索新知、研究问题的需要和紧迫感。说到计算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感觉很枯燥、很乏味,老师不断地强调算法、强调认真做题,可学生还是时不时地出错。其实计算教学可以“不教”,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合理地组织,适时地评价,巧妙地进行点拨,就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因为知识具有迁移现象,学生具有迁移能力,这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导入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多样。追求导入方式的别出心裁、新颖独到,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教师把自己的兴奋点全部集中于此,课堂上就会喧宾夺主。如果教师只是一成不变地模仿、追求固定的模式,课堂就会缺乏生命力,甚至“东施效颦”,适得其反。如果教师单单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忽略从学生实际及学习内容的角度选取恰当、有效的导入方式,就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回顾自己设计的一节数学优质课《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前以激趣引入:“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数学在哪里吗?其实,数学就在你们的手指间,不信?我们来试试。”接着拿出一张圆形纸:“怎样可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孩子们很快说:“折一下。”我边操作(任意折)边问:“是这样折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不,应该对折!对折以后才是平均分成两份。”这时我强调、板书了“平均分”,并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对折把圆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继续鼓励学生:“老师用对折的方法表示了一个圆的二分之一,你们能在其他图形上也表示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试试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出准备的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纸片进行操作……这样的导入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一步一步地引导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走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中,积极地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对这节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方法很多,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导入方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导入引人入胜、情趣盎然,就不能冀求轻而易举、信手拈来。教师要善于动脑,根据教学目的、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导入方法,让学生产生渴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唤起万人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