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结构正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现代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段落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意。
[链接高考]
(2014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浣花草堂
黄 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发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藻,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太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
19.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
[解析]
(1)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2)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觉,以此统领全文。(3)引出浣花草堂。(重点考查语句的作用,间接考查表现手法。这种题目可以按照一般的答题思路,就是从“内容与作用”两个方面回答问题,一定要凸显写法上的作用。从内容看,两点:一是杜甫的诗人身份;二是结合原文看,诗人的山川风物的诗给作者新鲜的感觉。第一段的写法,从总体看是确立主旨,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具体到本文写法有两点:一是用新鲜的感觉,统领全文;二是领起下文的浣花草堂。注意:现代文阅读的一个绝妙办法,就是“抄”——抄原文中的重点语句,并且加以勾连与整合。)
20.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2分)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2分)
[解析]
(1)①雕塑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仙化;②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2)①作者将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现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杜诗的新感觉。(重点考查分析语句的含意的能力。句子分析题答题方法有两点:一是表层意思,二是深层意蕴。前者侧重句子的字面意思,后者侧重语句要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这里有两个难点:一是抓住重点词语,如句中的“仙化”与“梦游”;二是主旨与态度,需注意“清疏”“走入”等词语。)
21.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4分)
[解析]
(1)杜甫有惊人的才华与严肃的创作态度;(2)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3)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4)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和平的生活;(5)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答对4点即可。重点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能力。本题概括全文内容要围绕一个角度,那就是“新认识”。应选取理性句子、主旨句子、观点句子等作答,学会抽取核心词语加以概括。)
22.要全面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分)
[解析]
(1)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2)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3)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4)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舍。(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本题是典型的探究题,重点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作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三点:一是文中角度。就是要从文本中抽取语句,提炼认识与启示。如反复研读研究对象的作品,深入实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等。二是个人角度。就是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分析,如不盲从,不片面理解作品。三是分条作答,并且作简要解析。因为本题6分,回答要全面与具体,可以按“观点+分析”的思路组织答案。)
[规律总结]
一、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基本方法
(一)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解答阅读题必经的第一步。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而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在答题时就应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弄清文章的段意、层意,这样方能理清思路。
(二)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感情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等等。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应首先把握全文的结构体式。议论文常见的结构体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则应抓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等要点。
(三)注意找出中心句。一个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大致可以弄清本段的主要意思;一篇文章,找到了中心句,也就大体上把握了文章主旨。
(四)注意语言标志。有些文章有明显的语言标志,比如“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文章的段内层次,往往有不少衔接上下文的词语,比如“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另外,还可看标点(比如冒号领起的内容、分号与逗号的差别,等等)。
二、分析结构,把握思路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明确结构分析的目的。分析结构、把握思路,都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的效率。事实上,高考直接考查结构分析的不是特别多,而需要凭借结构分析来正确回答试题的频率,却是极高的——每年高考、每份考卷,一般都会涉及。比如2014年四川卷考查散文《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该文各段大意是:
1.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2.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
3.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喜新厌旧”的感觉。
4.有些人没有真正去欣赏自然景物。
5.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6.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7.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8.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9.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文后第16题为“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解答时先应明确:文本第2~9段,是围绕着“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来展开的;这里主要有三个要点,分别见于第2、3段,第4~8段,以及第9段。在此基础上提取关键语句,并作出归纳、概括,那就不难得出答案: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0分)
黄土招魂
王灏然
①大抵每一个人都会对故乡怀有亲附依傍之情。这也许是人们情感的一种皈依。故乡的存在就像是母亲的爱一样,总在我们干旱的心田里及时洒下雨露。它让我们骄傲地意识到,家园还在,我还在,一切似乎都有着落。
②生长在黄土高原这神圣的土地上,我发觉自己总对她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我们的血脉已无意识地渗透、交融于这一片承载我们整个躯体与灵魂的土地。当故乡以一种原生的姿态屹立在眼前时,我发觉,在这片天空下绵亘着的生灵、黄土,竟是如此的富于灵气而又值得敬重。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养育出了最让人向往的秦汉与隋唐,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却成了整个西北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或者说它更是撑起了一个民族的魂骨。
③黄土无言,从那起伏的峰峦、寂寥的旷野中我们读出了她的深沉与豁达。置身于旷荡无垠的三秦大地,除了有时西北风的呼呼声外,你似乎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你只会感觉到黄土那沉默诱人的品质是如何潮水般地把你淹没。黄土的沉默是一种智慧的显现,它就像是深沉的黑夜一般具有非凡的渗透力;源生于黄土中的那些威武壮观且精神饱满的秦兵马俑更像是一群厚重的思想载体。而秦兵马俑乃是人类史上真正的文明。
④黄土是原始而单纯的生存,而它似乎总在深思,但深思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神圣的孤独。也许正是因为黄土的朴实与单纯,才让她隐秘得更加深不可测;也许正因为黄土的沉默,才告诉我们更多。
⑤黄土大多时刻是静默的,而在她静默的背景之下,上演着的更是一种刚劲与烈性。一种风卷黄沙的浩荡气势,在那宽阔纵深的黄土地上豪情恣肆,血性喷薄。黄土里生长的人们一片欢腾,吼着秦腔,唱着信天游,还有那“替古人卖劲儿”的说书人民谈笑风生。另外,腰鼓、唢呐、大秧歌,整个世界与那溅起的尘埃共同欢笑成了一片沸腾的海……
⑥我想这便是黄土真正灵魂之所在,它以那兼容的性情凌驾于一切而又战胜着一切。沉默与刚烈的互相映衬使它成了一幅色泽鲜明的巨画,或者说是一部音域起伏的神曲。
⑦再次游走于故乡的领地,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和沉重的思考,我想起一些黄土地上的歌子,那歌声随即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突然觉得那些曲调怎么变得那么生疏而又平淡老土。而这本应该是一些淋漓而又契合本土的歌子。我开始疯狂地寻觅,古老的黄土高原里散发着的沧桑,是那些老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耸的烟囱。此时我觉得脚下踩着的土地像是一块易碎的玻璃,整个黄土领域成了一副失去了灵与肉的枯瘦的骨架。
⑧我们仿佛正在经历着人类精神家园史上的一场浩劫。技术时代的到来给了我们完美的物质文明的良好机遇,然而,正是人们对于物质方面的过分掠夺,导致了对精神方面的摒弃和敷衍。我们似乎已在流浪,可笑的是,我们流浪的脚步竟然没有踏出家园或者是故乡的领地。我们是另类流浪者。
⑨我突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属于这片黄土地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觑田亩,背灼天光,甚至在夜里,也没有搁下手中的活。尽管他们没能在天空中放飞太多的梦想与愿望,但那播种在土地里的品质与精神却足以养育起一方众生;尽管没有在这方土地里洒下无数辉煌,但他们栽起的那成片的树木还是如此葱郁地撑起了一片蓝天。
⑩这时候,我更感觉到我们原来是那么肤浅,当不得不追随着时代的步伐时,本质上我们已成了一群失去航向的无助者。也许,我们会去凭吊一个远去的王朝,但是,我们是否更应该去挽留自己丧失着的精神家园呢?我们还将遭遇到什么,秉持什么,还要经历怎样的浩劫与缅怀呢?从迷惘走向清醒吗?无疑,我们应该固守我们的文明,固守我们的精神家园,固守我们祖先的每一处经典传承!
(选自《中国散文家》2010第4期,有删改)
1.文章题目为“黄土招魂”,请结合全文,概括“黄土魂”所包含的具体内涵。(5分)
答:
2.文章第⑦段写到了“老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耸的烟囱”,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3.第⑤段画线文字叙写了黄土地上人们欢腾的景象,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5分)
答:
4.第⑦段开头说“再次游走于故乡的领地,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和沉重的思考”,请联系全文,探究作者怀着怎样的复杂心情。(6分)
答:
[参考答案]
1.富有灵气,是民族的魂骨;深沉豁达,沉默中显示了智慧;包孕了厚重的思想,是人类史上真正的文明;朴实单纯;刚劲烈性。(答对1点给1分。)
2.用简笔勾勒出失去了灵与肉的黄土领域的凋敝景象;与上文内容形成鲜明对照;为下文写自己的复杂情感和沉重思考作出了有力的铺垫。(内容表达,1分;鲜明对照,1分;有力铺垫,2分。)
3.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选取典型画面;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描写与抒情相结合;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气势。(修辞手法,1分;典型画面,1分;表现手法,1分,“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写出一种即可;表达方式,1分;语言特点,1分。)
4.①对故乡亲附依傍和难以割舍的思念之情;②对黄土孕育了灿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敬重、赞美和自豪之情;③对黄土领域失去了灵与肉的失落和悲叹之情;④对“我们”“肤浅”的自责之情;⑤对黄土精神回归和重建精神家园的期盼之情。(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3点给4分,答对4点给6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8题(20分)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乾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一小片。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
全是不景气?
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选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5.文章先写了“我”两次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1)“我”为什么“笑了起来”?(2)“我”为什么感到“满足”?(6分)
答:
6.第六、七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7.第九、十自然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答:
8.阅读结尾部分,结合全文思考:(1)文中谈及哪些“人的道理”?请分点叙述。(2)又为什么说不懂“草木的道理”?(6分)
答:
[参考答案]
5.(1)“我”为花朵的美(或:生机)所感动。(2)荒草对生机的积攒一如“我”目中的饥渴,“我”喜爱它并能与它相伴,因而感到满足。
6.过渡,由上文的回忆过渡到下文的感怀;设问,启发读者,引发思索。
7.不同。前者是指:无法体验大自然的情感,不能相融为一。后者是指:人为自己的事劳忙而又不受其所囿,关注更为广大的空间。
8.(1)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合能使人愉悦;大自然的美好能让人产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人应当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关注更为广泛的自然空间;然而人无法完全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悲哀地相隔着。(2)①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对生存已经麻木。②人对大自然的探索无法深入。(意思对即可。)
(作者:唐惠忠,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