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阻剂乳液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2014-12-23 01:04王娟娟刘通义赵众从孙昆任顺顺彭明明
应用化工 2014年2期
关键词:减阻剂粘弹性共聚物

王娟娟,刘通义,赵众从,孙昆,任顺顺,彭明明

(1.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62;2.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500;3.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特种作业公司,河南 濮阳 457001)

缝网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在储层中形成压裂缝网,页岩气开发必须进行大排量、大液量压裂施工。在设备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压裂用滑溜水在井筒中摩阻高,用于造缝的有效功率就小,将会限制裂缝的形成和延伸,影响压裂施工效果[1],高效减阻剂的使用也就成为提高施工效果的关键。

减阻剂是一种用于降低流体管道湍流阻力的水溶性或油溶性试剂,国内常用的减阻剂有羟丙基胍胶、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等[2]。羟丙基胍胶减阻剂是一种半乳甘露聚糖,容易被微生物降解,降阻效果也一般。常规的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又存在溶解速度慢、对水质要求高等问题。

本文根据高分子聚合物减阻原理,研发了一种不含有机溶剂、速溶、降阻率高的水溶性减阻剂乳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SB)、硫酸铵(AS)、氢氧化钠、乙醇均为分析纯;稳定剂BC20、单体B-10 为自制;高纯氮气(99.999%)。

WQF-52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RS6000 高级流变仪;流动回路摩阻测试系统,自制。

1.2 减阻剂的合成

去离子水中溶解3 g 稳定剂BC20、15 g 硫酸铵、0.05 g EDTA-2Na、15.8 g AM、4.5 g AA 和2.3 g单体B-10,倒入四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恒温水浴中,装上冷凝管、温度计、搅拌器、氮气导管,通氮气除氧30 min 后加入引发剂,恒温40 ℃反应8 h,得到白色胶乳状产品。

1.3 测试评价

1.3.1 FTIR 将降阻剂乳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出高分子聚合物,并反复洗涤,真空干燥至恒重。采用KBr 压片法制样,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1.3. 2 特性粘数测定 将烘干的试样用1.00 mol/L 的氯化钠溶液配制0.1 g/L 的聚合物溶液,在(30 ±0.01)℃的恒温水浴中,用乌式粘度计测定特性粘数。

1.3.3 溶解性 将1 000 mL 自来水(自来水总矿化度≤500 mg/L)倒入Warring 混调器样品杯中,调整混调器转速至旋涡见底,快速滴加5. 00 mL(0.5%)减阻剂乳液,旋涡闭合时间即为溶解时间。

1.3.4 粘弹性 使用流变仪测定,采用C60/1°Ti锥平板测试系统,锥板直径60 mm,锥角1°,两板间隙0.104 mm,在30 ℃、2 Hz、0.1 Pa 下测定。

1.3.5 耐温耐剪切性能 使用流变仪测定,采用高温密闭测试系统,测量转子为PZ38,转子直径38 mm,在65 ℃、170 s-1下测试。

1.3.6 降阻性能测试 采用流动回路摩阻测试系统对减阻剂进行降阻测试,与清水作对比,向清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减阻剂。选用8 mm 的管路进行测试,记录流体通过管路后的摩阻压降,计算减阻率[3]。

式中 η——降阻率,%;

ΔP水——清水通过测试管路时的压降,MPa;

ΔP——同一流量下减阻剂水溶液通过测试管路时的压降,MPa。

2 结果与讨论

2.1 FTIR 分析

减阻剂乳液中聚合物的FTIR 光谱见图1。

由图1 可知,3 426 cm-1处为—CONH2的N—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 933 cm-1处为C—H 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 681 cm-1处为—CONH2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567 cm-1和1 407 cm-1处分别为—COO—的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 178 cm-1和1 039 cm-1为—SO3-的 吸收 峰。由以上分析可知,3 种单体发生了共聚合反应,生成了目标产物。

图1 减阻剂FTIR 光谱图Fig.1 FTIR spectrum of DRA

2.2 稳定剂浓度对乳液特性粘数和稳定性影响

稳定剂BC20 是一种阴离子型聚合物,在共聚物的生成过程中,共聚物微颗粒被吸附分散在稳定剂表面,提供空间障碍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使得减阻剂乳液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能[4]。表1 对比了不同稳定剂加量对减阻剂特性粘数和稳定性的影响。

表1 稳定剂浓度对减阻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Table 1 Influence of stabilizer concentration on DRA emulsion stability

由表1 可知,稳定剂用量在6% ~9%,能制备出流动性、稳定性都很好的减阻剂乳液,稳定剂用量为8%时,共聚物的特性粘数最高,稳定剂用量超过10%后,产品的流动性、稳定性都降低。

2.3 分相剂浓度对乳液性能影响

用硫酸铵为分相剂,硫酸铵浓度对减阻剂乳液的影响见表2。

表2 分散剂浓度对乳液的影响Table 2 Influence of dispersant concentration on emulsion

由表2 可知,硫酸铵浓度为22% ~24%时,可以使产物从溶液中相分离出来,硫酸铵浓度低于18%时,共聚物没有发生分相析出,导致了溶液聚合;硫酸铵浓度高于25%时,由于硫酸根的反电解质作用,形成凝胶,造成共聚物分层。适宜的硫酸铵浓度为22% ~24%。

2.4 粘弹性[5-6]

动态流变测试将粘弹性分解为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两个参数。储能模量G'表示在应力作用下变形过程中能量的储存,反映了弹性的大小,损耗模量G''表示在应力作用下变形过程中能量的消耗,反映了粘性的大小[7]。使用流变仪在30 ℃、2 Hz、0.1 Pa 下测定0.2%的减阻剂溶液的粘弹性,结果见图2。

图2 0.2%的减阻剂水溶液粘弹性曲线Fig.2 Viscoelastic curve of 0.2% aqueous solution of DRA

由图2 可知,在恒定频率和应力时,减阻剂溶液的模量随时间变化基本保持不变,储能模量G'略高于耗能模量G'',减阻剂溶液表现出了明显的粘弹性特征。

2.5 耐温耐剪切性能

使用高温流变仪选用高温密闭系统,在65 ℃、170 s-1下测定浓度为0.2%的减阻剂溶液在连续剪切90 min 后表观粘度随时间变化关系,见图3。

图3 0.2%的减阻剂水溶液粘温曲线Fig.3 Viscosity-temperature curve of 0.2%aqueous solution of DRA

由图3 可知,在65 ℃下,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样品的粘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温度达到设定值后表观粘度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共聚物中由于磺酸基团的存在,抑制了酰胺基团的水解,减阻剂溶液表现出了较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

2.6 减阻性能

使用自来水配制0.2%的减阻剂水溶液,将其加入摩阻测试系统中,测定减阻剂在不同流速下的降阻率,结果见图4。

图4 0.2%的减阻剂水溶液降阻率与流量的关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ctional pressure drop and flow 0.2% aqueous solution of DRA

由图4 可知,0.2%的减阻剂水溶液的最大降阻率超过70%,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阻特性。

3 结论

(1)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减阻剂乳液时,稳定剂BC20 的最优用量在6% ~9%。当稳定剂用量为8%时,制备的减阻剂乳液中共聚物的特性粘数最高。

(2)分相剂硫酸铵的浓度是制备减阻剂乳液的关键,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使生成的共聚物从溶液中均匀盐析分相出来,分散聚合就将变成溶液聚合,产品将结块,适宜的硫酸铵浓度为22% ~24%。

(3)减阻剂溶液具有明显的粘弹性特征,耐温耐剪切性能良好,0.2%的减阻剂水溶液的最大降阻率超过70%,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阻特性,能够作为滑溜水用减阻剂使用。

[1] 李勇明,李崇喜,郭建春,等.M 气藏压裂施工砂堵原因剖析[J].钻采工艺,2008,31(2):55-57.

[2] 邵立民,靳宝军,李爱山,等.非常规油气藏滑溜水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J].吐哈油气,2012,17(4):383-387.

[3] 刘通义,王季澄,赵众从,等.一种多功能流动回路摩阻测试装置:CN,201120391162.4[P].2012-05-30.

[4] 冯玉军,吕永利,张胜,等.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合成方法:CN,200710048390.X[P].2007-02-02.

[5] 李凤臣,宇波,魏进家,等.表面活性剂湍流减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8.

[6] DeGennes P G.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Dynamic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 施拉姆.实用流变测量学[M].2 版.朱怀江,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减阻剂粘弹性共聚物
基于SPS的长输管道减阻效果分析
二维粘弹性棒和板问题ADI有限差分法
具有不一定递减核的线性粘弹性波动方程振动传递问题的一般衰减估计
减阻剂在输油管道中的应用
时变时滞粘弹性板方程的整体吸引子
聚α烯烃型原油减阻剂在油田的应用
长输管道汽柴油工况下加注减阻剂减阻效果对比分析
嵌段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和硫化橡胶及其应用和制备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不同β晶型成核剂对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的改性
EPDM接枝共聚物对MXD6/PA6/EPD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