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安全

2014-12-23 18:05王艳格周鹏翔
中国经贸 2014年19期
关键词:中亚地区丝路经济带

王艳格+周鹏翔

【摘 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西部区域经济安全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不利冲击。西部地区既要利用好新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机遇,增强经济建设能力,更好维护经济安全;也要警惕和预防由国外因素引起的项目投资中断、经济效益低下、外资利用不当的风险,以及由国内因素引起的区域功能被替代、投资泡沫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受损的风险。

【关键字】经济安全;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

一、西部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区域经济安全的不容忽视

2013年9月,习近平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断推进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与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一战略构想,获得广泛支持和配合,激发了人们对复兴丝路繁荣美好想象和参与热情。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西部大开发与向西开放集为一体,给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稳定,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一个地区经济安全程度取决于两种能力,即区域自身的经济建设能力和区域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当地区经济自身安全防范能力薄弱,或受到国外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外部冲击影响而面临经济风险,并能够威胁到国家整体经济安全时,就存在地区经济安全问题。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把“双刃剑”。西部可借此发展机遇,增强经济建设能力,完善区域产业体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但中亚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民族与宗教矛盾,开放合作中的外资涌入等问题,将给西部经济安全带来外部冲击。

二、建设新丝路经济带对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安全的有利影响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战略性资源的接替基地,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能源、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是两地共同的主导产业,结合各自的特色工业和优势产业,双方能在多个领域实现资源互补和产业协同。这有利益于我国西部地区更好吸引、承接和利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完善区域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高级化。交通与通信的便捷畅通是发展丝路经济的前提,西部是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有助于西部地区升级区域功能,提高国际影响力,吸收外资和技术。西部地区通过完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建设能力,增强经济安全防范能力。

三、建设新丝路经济带对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安全的不利影响

1.源于国外的不安全因素

(1)中亚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民族与宗教矛盾以及猖獗的恐怖活动,威胁丝路的畅通和安全,存在项目中断、投资泡汤的风险。大国因素和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动,决定丝路经济带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俄与美、欧之间冲突不断,相互间的制裁与反制裁、封锁与反封锁,给丝路经济带的前景蒙上阴影,也激化了该地区民族与宗教矛盾,滋生恐怖活动,危害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2)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存在同构现象,双方将在原料、市场、招商引资等方面展开竞争,限制了产业协同能力和效果。理论上,中亚地区相对落后的工业化水平和单一的经济结构,适合承接我国西部富余产能转移,但中亚地区缺乏相应的投资待遇、投资保护等软环境,以及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硬环境,项目的根植能力差,容易形成产业孤岛,存在经济效益低下、前期投资难以收回的风险。

(3)丝路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大开发蕴含的投资机会,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作为丝路畅通的先行条件的交通和通信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也需要外资的广泛参与。西部地区的很过产业项目涉及到基础领域、国民经济命脉和国防科技等,如果对外资规模、流向、进入方式的控制不当,可能引发投资结构失衡、外资流向失控、局部资本积累过大、控制权流失等问题,威胁区域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2.源于国内的不安全因素

(1)丝路经济带是一种“大框架、大格局”的战略,需要国内各大经济圈的广泛参与。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经济圈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强化了自身的优势。环渤海经济圈,可与蒙古、俄罗斯的铁路联通,直接经由第一亚欧大陆桥通往欧洲。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颇有起色,川渝经济区将铁路直接连到兰新线上。西部地区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与欧洲的经济互补性差,削弱了其作为陆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特殊地位和吸引力,面临被其他经济区域“空间替代”的风险。

(2)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尚无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容易被误读和炒作,蕴含巨大投资泡沫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前景盲目乐观,判断失误,造成投资超前、投资超额。二是部分地区出于招商引资、提高城市竞争力、升级区域功能、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的目的,大量上马同类项目,同质化竞争,引发的重复投资。

(3)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凭借资源条件,建立起以能源、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为支柱产业的重工业体系,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增长方式粗放,效益低下,生态破坏严重。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项目也多集中在资源型、污染大的化工类、矿产类、机械类工业部门。但该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系统脆弱,环境承载能力弱。若不重视生态保护,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危害本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海兵,张安军.我国区域经济安全动态监测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7):95-103

[2]王宝忠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及实施对策[J].经济纵横,2013(11):60-65

猜你喜欢
中亚地区丝路经济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丝路梦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浅谈中亚地区EPC项目当地雇员HSE管理
当前中亚地区安全局势的特点及走势分析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中国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与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