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洁
认识HIV,告别“恐艾”
金洁
1985年,我国确诊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当时对艾滋病的无知、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人们对艾滋病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1990年,医护人员在参与救治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艾滋病病人时,都要穿五六层隔离衣裤,戴四五双手套,头上捂得只露出两只眼睛,还要带上护目镜。病人听到病房里住进艾滋病病人的消息,更是纷纷要求出院,生怕被传染……
如今,随着对艾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上“鸡尾酒疗法”的问世,这一“世纪瘟疫”终于由致死性疾病慢慢向可治疗、可控制的慢性疾病转变。然而,尽管社会向公众开展了大量与艾滋病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但由于对艾滋病缺乏了解,加上艾滋病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的事实,仍有一部分人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一些人不敢使用公共厕所,不敢接触血液制品等;一些人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四处求医,反复检查;甚至有一些人出现感冒发烧、咽痛或皮疹等症状,就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
要克服“恐艾”心理,就必须对艾滋病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首先,HIV非常脆弱。虽然HIV在体内无法清除,但是一旦离开了人体的庇护,就会变得弱不禁风。目前医学界一致认为,HIV对外界的抵抗力较乙型肝炎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低很多,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对热敏感,在56℃条件下30分钟即失去活性;对消毒剂和去污剂敏感,用浓度为0.2%的次氯酸钠、0.1%的漂白粉、70%的乙醇、35%的异丙醇、50%的乙醚、0.3%的H2O2、0.5%的来苏尔处理,5分钟就能杀灭活病毒。
再次,人体感染上HIV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此,从自我感觉和外表上无法确定是否受到感染。到艾滋病检测机构(疾控中心或医院)进行HIV抗体检测,是确定自己是否感染HIV的唯一途径。人体感染HIV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外周血液中检测出HIV抗体,这段时间叫“窗口期”,一般为2~12周。在最后一次进行高危行为3个月后,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即可排除感染HIV的可能。
其次,HIV只有三种传播途径:性传播(包括异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及血液制品等)和母婴传播(通过胎盘、分娩、哺乳等)。因此,一般情况下,日常接触如共用学习用具、办公用品、农具不会被传染;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亲吻、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褥等不会被传染;其他如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也不会传播。
最后,目前尚无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在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有效疫苗被成功研发之前,预防是防止患艾滋病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在广大青少年人群中,要积极开展树立健康性观念,提倡安全性行为的教育,共同抵御艾滋病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