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模块化与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升级研究

2014-12-23 01:16郭向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172
物流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产性物流业模块化

郭向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1 物流业模块化

1.1 模块化

模块化起源于计算机等加工制造业,大大提升了加工制造企业各模块间的有机协作关系。近期在服务业中也开始出现,尤其是服务型的跨国公司全球扩张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业态,模块化不仅是企业适应市场多变的生产方式,也是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及世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创新组织模式,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1997年,鲍德温和克拉克首次提出了模块化的概念,他们对模块化在产业结构变革的划时代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全球产业已进入了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消费的产业模块化大发展时代[1]。

随着敏捷制造和个性化需求对规模生产的冲击,从福特制到丰田制再到温特制生产方式的演进,产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模块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程序化和具体化。产业模块化促使产业价值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对产业实现创新的路径实现了技术标准到功能标准的转变,改善了产业内部的不均衡分配格局,有力促进了国际制造业的协同优化与升级,极大地提升了加工制造的效率与效益,并对物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物流业模块化

面对产业模块化在制造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产业模块化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开始了积极的实践。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服务的个性化、服务产品种类的多样化,服务产品生命周期的不缩短和竞争的日益加剧,迫切要求形成标准服务业模块来实现个性化、多样化及效率和成本之间的平衡,在服务型跨国公司全球扩张,既满足本土化的服务需求,又保持全球市场上的服务竞争优势中形成产业模块。服务模块不仅能推动跨国公司的全球业务扩张和产业梯度转移,又能顺利实现服务模块在全球范围内的拆分与整合,为发展中的经济体迅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促进服务外包、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服务功能集聚区的建立与形成。

物流业作为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面对产业模块化在制造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产业模块化对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开始了积极的模块化实践。针对物流产业,模块化可从产业内部与外部进行两种模块化路径[2]。物流产业内部模块化主要植根于产业内部,从物流产业的活动环节进行模块化,即对物流产业内部的运输、储存等基本活动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物流产业外部模块化从供应链向上下游延伸进行,把物流活动中涉及到的各产业部门都纳入到模块体系,既包括物流产业活动上游供应产业部门、物流生产部门及下游的消费需求产业部门。物流产业模块化有效解决了产业的条块分割及小而全大而全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又加强了物流业与其他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

何俊对物流业模块化进行了扩展,延伸至现代服务业,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有生产性服务业模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模块和外资拉动模块等三种产业模块[3]。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日趋紧密,是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性产业。物流业及生产性服业模块化对提升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实现产业合理化都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2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经济建设凭借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和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充分发挥与港澳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广东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严重挑战,外向型经济与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需要适应新的产业格局,谋求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物流业模块化意味着物流产业内部各模块的重构和与上下游产业关系规则的重新制定。在物流业内部,逐渐形成“以模块集成的主导企业为核心,以模块生产为追随企业配套”的产业生产格局[4]。原有产业内大企业或龙头企业通过价值链分解,扩展成许多零星的模块生产企业,而本身只保留价值链高端部分。与上下游产业的关系则向供应链管理的网链模式演进,导致供应链体甚至产业价值链的优化与重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产业模块化,巩固广东现有主导企业的市场地位,促使主导企业向研发经济、品牌经济和总部经济转型。同时,主导企业具有制定产业规则的权利,通过规则制定,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保障自身的价值高端地位。模块生产企业在遵守主导企业制定的规则前提下,进行自主生产,同时与产业内其他模块生产商展开竞争,在利润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很多模块生产商会因为不能承受珠三角高昂的土地和人力成本而逐渐向广东其他地区转移,而珠三角仍然保留产业内的主导企业和产业规则制定权,广东产业模式开始从一体化模式向产业高端集聚的模式转化。

物流业模块化是在经济系统主导要素的演进更替下对传统产业组织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是信息时代新的组织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本质[5]。广东物流业模块化能够推动市场结构演进:使市场集中度降低,改变少数核心企业主导产业发展的格局,降低进入和退出壁垒,促进产业的竞争与重组,增加产品多样化程度。物流业模块化改变广东物流企业与其他关联企业行为,在模块化价值网络框架下进行企业边界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 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3.1 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动因

随着产业模块化在产业组织业态的全面深入,对物流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广东区域经济结构中,制造业是产业结构的主体;而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物流金融等服务业逐步成为主导甚至支柱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制造业规模较小的时候,服务业内化于制造业,普遍以“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组织模式,即制造企业自身承担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商品销售以及物流等几乎所有的服务活动。但由于产业模块化组织的深化,企业规模的扩大、竞争和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企业因为资源约束不得不将物流等业务外包,由此产生了制造、物流等生产性服务活动的相对独立。到了生产相对比较发达的今天,制造与物流的独立掩盖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降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交易成本、增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协同的呼声日渐高涨。广东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推进阶段,在承接国际先进产业转移的同时,依据产业模块化规律,逐步将制造业内迁,向粤北及东西两翼转移,以实现全省物流业乃至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升级。

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而物流业又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两者在物流业模块化甚至区域产业模块化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融合互动关系[6]。当前,广东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地位日趋显著,然而制造业物流等生产性服务功能没有真正转化为社会需求,导致物流服务成本高、效率低,降低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制造业服务化与转型升级极为不利。因此只有加速物流产业模块化,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广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现产业协同发展与优化升级。

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说明,广东未来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就是要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实现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而通过供应链管理和对制造业的流程再造,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在产业模块化基础上的融合互动发展,正好体现这一发展趋势,成为有效抵御金融危机,产业全球化转移风险的有力利器。

3.2 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主要问题

广东区域经济结构仍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区域产业结构中发展最快和比重最大的产业,因而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广东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等服务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

物流产业模块化要求物流等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分离的基础上实现融合互动发展。然而广东造业对现代物流等服务业的分离与融合程度均存在不足。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仍存在“小而全、大而全”的产业模糊状态,物流理念认识的落后,制造物流与专业第三方物流仍处于分业状态,制造物流基本以粗放式经营为主,第三方物流对外开放度不高,经营困难重重。

物流等生产性服务外包已成为国际趋势,国际发达经济体的产业发展已成为行业的典范。广东社会物流成本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仍比国际发达经济体高出一倍左右,在粤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0%左右的外资企业选择了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务外包,生产性服务外包是国际跨国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而国内的物流外包比例只有16%左右,其他生产性服务外包也很低,严重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失去了产业优化升级的大好时机。

供应链是物流业模块化的基础,供应链是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及其相互之间的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有机协同组成,供应链首要是各产业模块的协同。而目前在多数情况下,国内供应链由制造业主宰,大型制造商长期霸占链主地位,制造商在制造业的视角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认为服务业处于从属地位,在这种产业模块化基础上供应链难以协同。各产业模块之间不是合作关系,而是竞争关系,这不利于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供应链等新兴业态还基本处于概念阶段,没有实质性的发展,更没有形成产业优化升级的生力军。

物流业模块化程度不够,产业标准化滞后。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制造业的支持。与国际发达经济体相比,广东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设施设备自动化程度有待提升,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衔接困难,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多式联运迟迟得不到大的发展;国际贸易中货运标准与规范不协调,金融供应链有待完善等问题严重妨碍了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提升,社会和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

3.3 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实现产业协同升级

制造业服务化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以物流业模块化为抓手,实现供应链资源整合,有效分离、外包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务,提升竞争力。鼓励大型制造业主辅分离、流程再造,外包物流、会计、人力资源等非核心业务,支持生产性服务部门向专业领域渗透,特别是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加速融合、互动发展。大型物流企业应该做强做大,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同时,现代物流业应该充分发挥已有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网络布局,减少物流响应时间,以更安全、及时、完好、优质的服务尽可能为制造业提供物流技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制造业产业链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有能力、利润逐步增加的物流企业还应不失时机地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研究力度,为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或其它行业,提升现代物流水平。

协调产业供应链,融合互动发展。对于广东制造业来说,制造业应立足于核心业务,与物流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企业合作,以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提升供应链管理和企业运作效率。率先实现制造业升级。对于广东物流企业,应发展针对制造业的物流服务。将发展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作为利润增长点,加深双方的合作共赢关系,使得物流服务商在整个生产中参与水平型分工,从而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区域协作,将模块化引向纵深发展。粤港澳区域合作已全面展开,CEPA协议为广东物流业乃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珠三角拥有发展物流业的独特区域优势,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入,广东将全面承接港澳产业转移,并向内陆辐射。物流业在此过程中必将大有可为,以物流业为首的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新一轮的优化与升级。

4 结束语

产业模块化是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重要途径,物流产业模块化能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分离与融合互动发展,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化升级。广东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不但能有效衔接制造业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链状产业组织结构,同时还能对港澳形成产业梯度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升级。

[1]Baldwin C.Y.,Clark K.B..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75(5):101-106.

[2]沙磊,钟晓明.基于模块化思想的我国物流业发展路径分析[J].市场周刊,2006(12):194-195.

[3]何俊,韦志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模块论及对我国的启示[J].软科学,2008,22(8):67-70.

[4]胡晓鹏.模块化整合标准化:产业模块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9):67-74.

[5]徐雯静,郝斌.产业链形态演进、产业模块化与上海产业升级[J].生产力研究,2009(14):121-131.

[6]郭怀英.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与升级[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139-157.

猜你喜欢
生产性物流业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物 流 业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