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人文印象(三)

2014-12-23 06:47周尚俊
群文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彩陶

周尚俊

第三章远古时代的文物遗存

柳湾彩陶

一个惊奇的发现

柳湾村位于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湟水河畔,中国西部青海乐都县高庙镇的中部,坐落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这里土地开阔,青山绿水,距西宁市不到100公里。柳湾墓地的发现充满着传奇色彩,据说考古队发现以前,这里家家都有彩陶罐,村民们把它叫作“斑不喽”,用于盛粮食、种子等。“斑不喽”据说是来自于蒙古族语言语音,意思是很早以前的红泥罐子,村民们说以前在村北部黄土坡上发现有尸骨、陶器和腐朽棺木,而且下雨的时候就出现。面对农家存放的众多陶罐,专家们惊呆了,于是动员农户把陶罐上缴,或低价收购,据说当时收上来的很多彩陶罐满满安装了一手扶拖拉机。那些农户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家里使用的陶罐是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文物。

1974年秋,柳湾村农民是在平田造地、挖渠引水建设中发现柳湾墓地遗址的。据当地农民反映,他们在挖渠时发现了一处古文化遗址,恰好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巡回医疗队正在那里给农民兄弟治病,出自于对古文物的关心与爱护,他们立即将得到的消息报告给青海省文物考古队,文物考古队派人前往调查出土情况,经过详细的调查,其中收集到的裸体人体彩陶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文物考古部门的高度重视,于是青海省文化局提出书面报告建议对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批准同意。同时省文物管理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考古队联合组成发掘队伍,进驻柳湾进行发掘考察。

从1974年至1981年就在这片黄土坡上,近2000座墓葬的千万件文物惊现于世,其中彩陶2万余件,最多的一个墓地出土陶器90余件,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原始社会墓地遗址。这个发现震惊了世界,有专家说柳湾墓地可以与埃及金字塔媲美,是世界的绝版。

柳湾墓地的全面发掘,使人们认识到青海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劳作、生息繁衍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彩陶工艺源远流长。

史前文化的艺术殿堂

青海被誉为“彩陶王国”,而柳湾则被称作是“彩陶的故乡”,这里是世界上彩陶出土非常集中的地方,也是迄今我国发现和发掘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和墓葬群。

柳湾墓地在乐都县高庙镇东面两公里处的柳湾村。村北有一处东西走向的旱台,氏族墓地就在这里。“柳湾”一词的含义,从古文献上无考,但据当地老农讲,柳湾原意为盛产柳树之地。这里本是一个平静的小山村,只因出土大量的彩陶而引起世人的关注。

柳湾墓地东西500米,南北350米,总面积为11.2万平方米,共发掘墓地1730多座,出土文物近4万件,其中彩陶文物有2万件。这些墓葬包容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3600-4000年之间,这4种文化类型延续长达1500多年之久。

该墓地的绝大多数墓葬在柳湾村北部的第二台地上。墓地北高南低,东西两面台地环抱,总面积11.25万平方米。大部分墓葬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其次为带有墓道的土洞墓,平面呈“凸”字形。墓室口插有木棍和木板,借以封门。这种墓葬是我国迄今已知的最早土洞墓。墓内多有木棺,形状有两种,一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梯形木棺,一是长方形呈木盒式木棺,即用一根圆木,中间凿成船舱状,形似独木船。其葬法有单身葬,又有两人以上的合葬,最多的达7人之多。

该墓地的合葬墓葬法特殊。其中半山类型的多人合葬墓,多是上下叠压在一起,人与人之间不放置任何隔离,被埋葬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年龄悬殊较大,似是两代人埋在一起的。马厂类型的合葬墓,多是并排埋葬,有成年男女合葬,也有成年人与小孩合葬。齐家文化的合葬墓,也多是并排埋葬,但男女葬式与上述的不同:男的多仰面直肢,女的多为侧身或仰身屈肢,似为夫妻合葬墓。

该墓地的墓葬一般都有随葬品,且多寡不一。早期的只有二三件,晚期的多达近百件,反映出原始社会末期已有贫富之分。其随葬品既有石制的斧、锛、凿、刀等生产工具,又有陶制的各种生活用具。其中有半山型的彩陶瓮,齐家文化的陶碗、陶盆、陶壶、双耳罐、单耳罐等。这里出土的人面形与裸人形浮塑彩陶壶和葫芦形彩陶罐,造型独特,史为少见。

马厂类型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而得名,广泛分布在甘肃西部和青海河湟地区,距今约4000年。柳湾出土的彩陶器中,以马厂类型最丰富、珍贵,其数量之众、造型之美和花纹之繁缛,为其他古文化之冠。出土的陶罐彩绘花纹形式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平行条纹、波折纹、旋涡纹、葫芦形纹、四圆圈纹、六圆圈纹等。一些彩陶符号也别具一格。陶器是先民们的日常生活用具,彩陶得体地把器形和优美的花纹融为一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不但是制陶工艺发达的标志,更是古代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彩陶表面为桔红色或紫红色,配上黑色线条的几何形花纹或动物形花纹,更加光亮艳丽。彩陶的器形主要有盆、壶、罐、瓮、豆、碗,显得新颖多样。

柳湾墓地发掘马厂类型墓1000余座,占总墓葬60%,由于墓主人生前身份和拥有财产不同,墓室规模和随葬之彩陶数量也各异,一般可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小型墓随葬陶器10多件,最多也只30多件,中型墓随葬器则达五六十件左右,70余件以上的可谓大型墓。发掘出的第564号墓,墓室全长约5米,宽和深各3米左右,墓主人为40多岁之男性,这个墓随葬文物颇多,除了石刀、石斧、石凿和一件绿松石装饰品外,仅陶器就有91件之多,这些陶器中,彩陶又占绝对优势。

值得重视的是,柳湾墓地马厂彩陶不但以数量和花纹著称,而且一部分彩陶壶的腹下部,绘有各种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是陶器制造者的记号,或代表氏族的徽号,还是我国最原始的古文字?这至今还是一个谜,那些特别的符号使几千年后的我们感到历史的久远和岁月的凝重。

2002年5月28日,“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顺利落成,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外形酷似在青海出土的舞蹈彩陶盆。博物馆占地面积5845平方米,建筑面积2222平方米,可供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450万元。

柳湾墓地是我国黄河流域迄今已知的规模最大且保存完好的一处原始氏族社会公共墓地。彩陶地因此成为青海省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标志。新近建成的彩陶博物馆将展示大量不同文化类型、图案、造型和纹饰的有代表性的彩陶,其中不乏我国远古彩陶艺术中的珍品。走进乐都彩陶博物馆,每一件彩陶似乎都在向我们讲述着河湟谷地经历过的灿烂和辉煌,都向我们展示着河湟先民们曾经经历过的苦难和沧桑。

柳湾彩陶首先得之于河湟谷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乐都地处中国青海省东部,湟水河穿县而过,河水两岸沉积的细泥是不可多得的品质良好的陶土。千百年前,河湟地区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生活,垦荒耕作,为了农耕生活的需要,先民们发明制作了陶器,为了美观,又把氏族共同体崇尚的图案纹样彩绘和烧制在陶器上,成为多姿多彩的彩陶,给柳湾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迹,珍贵的文化遗产给柳湾带来了无尚荣光和骄傲。

珍品“人像彩陶壶”

1974年夏,在柳湾村“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氏族公共墓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罕见的“人像彩陶壶”。

柳湾是乐都一个偏远的小村,这里依山傍水,柳树成荫,仿佛是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世外仙境。然而,就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却成为“彩陶的故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人像彩陶壶便是出土于柳湾地区的稀世奇珍。

人像彩陶壶,亦称“裸体双性浮雕彩陶”。这种彩壶是迄今为止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原始彩陶中最早的浮雕人物彩陶壶,其造型特点是:口小颈短,腹部圆鼓,底小而平。中腰附有对称的环形身,从口至腹施有一层紫红色的陶衣,绘有黑色的圆圈纹和蛙纹。全器呈椭圆形,造型稳重,色彩斑斓。

这件彩陶壶泥质红陶,高33.4厘米,口径19厘米。在壶腹的一面,以浮雕加彩绘的手法堆塑了一个正面全裸站立人像,头位于壶的颈部,身躯和四肢位于壶的腹部。人像面部粗犷,五官俱备,眉作八字,小眼高鼻,硕耳,口微张,胸前乳房丰满,乳头用黑彩点绘,双手捧腹,身体魁梧,在小肢肘关节部位还以墨加以渲染,表示强健有力。两腿外侧,分别绘带爪指的折肢纹。人像两侧绘圆圈纹,背面绘蹲踞式蛙形人纹。尤为特别的是,彩陶壶上裸体人像的生殖器官既有男阳的特点,又有女阴的特征。也正是这个原因,学术界对该裸体人像的性别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是生殖崇拜,即女性;有学者认为是父权制确立的象征,即男性;还有学者认为是两性同体崇拜,即男女复合体,是母系同父系斗争的产物,象征着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期间,男性神和女性神同时被人们所崇拜。

那裸人塑造得型态可鞠,脸部弯弯的两道细眉,显露出一点俊秀之气,憨呆与俊秀共处一体,显得滑稽而风趣,意味深长,这表现了那些原始陶工们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充实的精神世界,无不凝聚着彩陶艺术的无穷魅力。

这件彩陶精品将浮雕、绘画及工艺结合起来,成为集多种艺术手法于一身的综合艺术珍品,柳湾也因此而显得神秘莫测。

奇妙多姿的彩陶

奔腾不息的大河滋养了河湟地区的农业文明。在五千多年前,河湟地区的先民在这里定居生活,垦荒耕作。河水两岸沉积的细泥是不可多得的良好的陶土,滨河而居的农人为了农耕生活的需要,发明制作了陶器,又把氏族共同崇尚的图案纹样彩绘和烧制在陶器上,成为多姿多彩的彩陶。

柳湾彩陶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以展示彩陶系列文物为主题的省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近4万件,彩陶就占一半之多,这些彩陶以其造型之多样、制作之精美、数量之众多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彩陶王国”、“彩陶流成的河”。这里不仅是研究人类史前文明的重要场所,更是展示先民智慧与创造艺术的殿堂。

走进彩陶博物馆,融入现代艺术射灯的照耀,陶件上朴素的符号元素表达出的美态与智慧,以及这种远古文明让人的思绪萦绕在久远历史中。

柳湾彩陶是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史前先民繁衍生息的历史见证,仅柳湾出土的4万件文物中彩陶文物有2万多件,包含了四种文化类型。每件彩陶,述说的是江河源头的史前文化。青海作为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而彩陶是把土的凝重和火的热情凝为一体,成为史前先民们展现艺术才华的舞台。

“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是对柳湾彩陶数量之多的描述。

柳湾先民将精美图案巧妙地绘画于陶壶、陶罐、陶盆之上,在汲水、炊煮、储藏的同时,尽享彩陶艺术的娱悦,使彩陶艺术成为一种独特社会风尚,从而推动部分氏族成员从其他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业化的彩陶生产。

柳湾彩陶艺术集制陶、雕塑、绘画于一体,彩陶纹样有锯齿纹、菱形纹、葫芦形纹、蛙纹、网纹、三角纹等。同一种纹样不断演变的过程则是史前先民思维与认知成长与成熟的反映,其中变形蛙纹一度成为马厂彩陶的主题纹样,这可能是原始图腾崇拜的表现。300多种彩陶符号令许多学者魂牵梦绕,或许中国古老的文字就从这里起源。

柳湾的彩陶不仅数量多,品质优越,文化含量也非常之高。它对于文明起源研究、图腾文化研究、原始艺术研究,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专家认为,柳湾彩陶显现的信息表明,柳湾的蛙鸟神话与日月神话相关,可能与伏羲女娲两部的联盟有关。假如真的如此,柳湾就是曾经主导过中国文化一个时期的重要文化圣地。柳湾的彩陶记录着在文字未产生之前,中国神话与族群关系的一段序曲。

蛙纹彩陶是十分规整的抽象图式,在抽象的蛙腿之间,再嵌入一个小的抽象图案,使研究者倍感困惑。联系到蛙崇拜的生殖意蕴,这件小的图案很可能是一个两性交媾的抽象图案,因为这种图案和岩画中的某些具象的图案十分近似。作为马厂型的彩陶,长颈的式样显得十分优雅。

另一件彩陶是典型的马厂型器,小口鼓腹,丰满圆润。其图案则与那件长颈彩陶明显不同。双层圆圈纹,内绘十字变体符号,人称万字纹。与佛教之符号相似,但时间早1000余年。此类符号在柳湾彩陶中大量涌现。对于此类纹饰,学者一般解释为日纹,由于日神话与鸟神话相关,圆圈的纹饰被视为鸟的抽象图式。

蛙纹与鸟纹是柳湾彩陶的核心样式。W形的蛙纹演变为装饰图案,线条或粗壮,或娟秀,或为主图,或为辅线,体现出爽朗的风格特征。而圆形由于其流动的视觉效应,外带丰富的十字变体,形成热烈绚烂的风格。

制陶、雕塑、绘画,是构成彩陶艺术的三个要素,而绘画则是柳湾彩陶艺术的灵魂。柳湾彩陶,色彩搭配合理,图案组合相宜,线条粗细得体,画面等分均匀,画工技艺娴熟,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此,它们应是训练有素的工匠的得意之作,不大可能出自普通人之手。换句话说,它们是氏族社会高度发展、专业分工不断强化的产物。柳湾彩陶,呈现在现代人面前的是一个多彩的世界。锯齿纹、涡纹、菱形方格纹、葫芦形纹、圆圈纹、圆点纹、变形蛙纹、垂障连弧纹、网纹、平行线纹、折线纹、三角纹……各类组合符号有300种之多。有的像张开的渔网,有的像游动的青蛙,有的像奔流的水波,有的像播撒的种子……这些图案,无不寄托着当时人类的希望和追求,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和美妙的猜测。专业人员推测,有的图案可能是原始图腾,有的图案则可能与文字起源有关。

柳湾墓地的全面发掘,使人们认识到青海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彩陶工艺源远流长。

彩陶的故事

每件彩陶都有一个故事,这不仅仅因为经历岁月的沧桑,而是由于浓缩着历史文明的痕迹。我们共同品味几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的文明印痕。

蛙纹彩陶壶:(约公元前2300原公元前2000年)通高47厘米,口径16厘米。蛙纹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形纹,是马家窑文化中最发达和最富特征的纹饰,是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有相同文化隐喻的象征,这种形象都与生殖崇拜有关,是有关生命、生殖、交媾等的文化现象,它最早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出现,稍后出现在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上。青铜时代只有在辛店文化中偶有发现,而更多的则见于黄河、长江流域的青铜器上,有学者认为是和萨满教中的祖先崇拜、地神、生殖神等合为一体的,也有学者将此与女娲传说联系在一起。1985年国家邮政局发行过此彩陶的邮票。

人头像彩陶壶:(约公元前2300原公元前2000年)通高22.5厘米,腹径19.5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8厘米。斜口,歪径,鼓腹,腹部有对称的双耳,平底,颈塑人头像,面部特征清晰,耳后划纹两道,施黑彩,器身为五个圆圈纹。江苏常州市公安局刘持平《指纹的奥秘》一书中认为人类五指上的指纹最早出现在彩陶上。另外,有人认为这是制陶者本人的塑像,是自身崇拜的象征;也有人认为是整个氏族成员所崇拜的偶像。

葫芦形彩陶壶:(约公元前2300年原公元前2000年)远古传说人间发洪水,女娲和伏羲骑在葫芦上逃生,其余的人全部遇难。人类要繁衍,女娲和伏羲必须要结为夫妻,可是兄妹结婚天地不容。正在他们为难之时听见一声音对他们说:两边的山头各有一石磨,你们把石磨推下来,如上苍允许你们结为夫妻,石磨就会合在一起,如不能则上苍不允许。女娲和伏羲就跑上两边的山头,把石磨推下山,两扇石磨滚下山之后自动合在了一起。后来女娲和伏羲就结为夫妻,人类也就繁衍下来。因为他们是骑在葫芦上逃生,所以葫芦代表了多子多孙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彩陶造型最早起源于葫芦。

带“卐”符号的彩陶:(约公元前2300年原公元前2000年)“卐”符号是远古人类普遍使用的神秘符号。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马家窑文化中均有出现。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等国历史上也有出现。最初人们将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一种吉祥的标志。唐代时武则天将它定为“万”字。佛教中右旋为吉祥如意,坚不可摧等。希特勒所用的“卐”符号,白底黑字,这与佛教毫无关系。“卐”符号是传统吉祥观念的艺术体现,是对幸福安宁的美好憧憬,千百年来,是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追求。

上万件彩陶的聚集与出土,可以想象当年远古部落制陶工们集体劳作的壮伟场景。先民们对色彩与线条的追求,定格住华夏民族“美”的永恒,尽管我们可触摸到的彩陶已光鲜不在。

品味彩陶文化,在绚烂色彩中,思想的翅膀,似乎与高原先民的创造共同飞扬。相隔5000年的时空长距,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对话,始终带着彼此无法沟通的神秘。

瞿昙古刹

深山里的“小故宫”

乐都河湟谷地海拔1900米,从县城碾伯走向南山海拔渐高,而山谷渐渐变窄,泥泞的盘山小道穿越盛家峡。到一个名叫“转嘴子”的地方,往东面的一条狭窄沟岔就是属于原亲仁乡,这里可以通往大石滩水库、中坝央宗林场。往西边直进,有一块山峡谷地豁然开朗,山谷尽头,雪山脚下,巍然屹立着一群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一条规矩的中轴线,一片对称的大屋檐,一座汉式的藏传佛教寺院,俨然如北京故宫,远远望去,层层磊磊,红墙青瓦,浑然一体,这就是名寺古刹瞿昙寺。

瞿昙寺,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寺院坐落在土筑坛城中,背靠罗汉山,面临瞿昙河,前有凤凰山,北傍松花顶,南望照碑山。瞿昙寺山环水抱,随势而起。有好风水者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靠山罗汉山,山势浑圆端正,犹如一座坚挺的屏风,挡寒风、纳阳光,是寺院天然的背景,又似一顶硕大无比的军帐,寺院建筑呈“将军坐帐”之形。主山东侧有庙顶子山,两侧有卧虎山,“左右砂山环抱”。山门临着一条清澈的河水,从药草台里边的南山里缓缓流出,潺潺流水,环绕而过。隔河遥对的是凤凰山,层层山峦,草木茂盛。这是一个内聚封闭的佳境,既藏风又得水,形成地理上群山环抱,空间合围,主山屏挡寒风,背山面水,河流环绕,得天独厚,人间少有。

瞿昙寺确系风水宝地,因为在寺院中遗存的明代皇帝朱高炽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撰写的御制瞿昙寺碑碑文上交代了明初瞿昙寺造址、规划、营建、赐名的过程,“命官相土,审位面势,简材饬工,肇作兰若,高闳壮丽,赐名瞿昙……”。“命官相土”就是钦命官员赴实地考察造址,“审位”即是审定方位,确定朝向。

其实,瞿昙寺现址早先是一座小佛堂,由一位从西藏游历到青海的噶玛噶举派的僧人桑儿加查实(俗称三罗喇嘛)修建的。关于三罗喇嘛修建佛堂,民间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三罗喇嘛来到此地时,身后的罗汉山松柏参天,门前的瞿昙河畔杨柳荫浓。三罗喇嘛感动于荒野之中竟有如此灵地,遂高诵佛号,停杖憩息。临行时忘携禅杖,待回身去取,却见禅杖已在泉边扎根,长成寺前高大的珍珠树……

明初,政权根基未稳,于是朱元璋一方面对西北蒙古贵族及各族官吏进行招抚,另一方面派兵进军陕、甘、青地区。1370年,明军进入青海东部地区追剿元兵残部,当地一些藏族高层人士也跟着闹事,局面混乱。在罕东各藏族部族中享有很高声望的三罗喇嘛,遂劝说罕东各藏族部落归顺朝廷,为明朝立足西陲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由此意识到作为宗教势力代表的三罗喇嘛的作用和地位。后来三罗喇嘛去南京进贡,请求朱元璋对他的寺院给予护持和赐名,朱元璋见他“藏扬佛法,忠顺朝廷”,遂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御赐寺额“瞿昙寺”,并拨款建寺。瞿昙两个字来源于梵文“乔达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姓氏,600多年前的金字大匾至今仍悬挂在瞿昙寺殿前廊内,熠熠生辉。

瞿昙寺得到了明朝历代朝廷的扶持,1393年,明政府首先在乐都瞿昙寺设西宁僧纲司,三罗喇嘛被授为都纲,掌管青海宗教事务。这是在青海设的第一个僧司衙门。此后明朝13帝中有7位先后下过敕谕,赐匾额、修佛堂、立碑记、赐印诰。永乐年间还派遣御用太监孟继等4人奉旨修寺,调集宫廷匠师专司建造。从洪武二十五年建瞿昙寺殿至宣德二年隆国殿落成(1392年—1427年),历时36年的营建,使瞿昙寺终成气势恢宏、声望远播的青海名刹。寺内现存的五通皇帝御碑就详尽地诉说着这段辉煌往事。宣德二年,明宣宗朱瞻基又将乐都南山七条沟(包括原下营、峰堆、城台、瞿昙、亲仁、岗沟、中坝、桃红营八乡)封为寺院领地,数千户农牧民世代为寺院纳粮服役,还从西宁卫调拨52名士兵守护洒扫寺宇。直到清初,当地还有“七分佛差,三分县差”之说,即农民纳差十分,寺院拿七分,县府拿三分。

瞿昙寺飞来的鸿运,其实是明廷安定塞外的战略措施。从瞿昙寺外残留的城垣可以看出,明朝初年的瞿昙寺绝不仅仅是一座佛教寺院,而是明朝的前沿阵地,是河西边陲重要的战略要地。

瞿昙寺坐落在略成正方形的城堡内,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从山门起的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宫殿式建筑,两侧建有御碑亭、护法亭、壁画廊、左右小经堂、四座镇煞佛塔、大小钟鼓楼,这些形制各异的殿堂,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其建筑风格和布局酷似北京故宫,素有青藏高原“小故宫”之称。

一座汉式建筑的藏传佛教寺院

走进瞿昙寺,犹如走进了中国明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瞿昙寺有着汉式建筑的风格,其中不少还是仿照明故宫的建筑形式。全寺共有前、中、后三进院落,寺院5座主要殿宇在中轴线上一一纵列,两侧则游廊配殿对称环立,整座寺院端正、大气、素雅。

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却有着明代汉式建筑风格,实属罕见。

佛教寺院最早出现于印度,印度佛寺建筑的布局多为在中央设方形佛殿,殿外有僧房围绕。同一建筑主阵中,往往按上中下大小不一、形状一致的规律分布。而中国传统建筑和空间布局强调轴线对称。受传统建筑模式的影响,汉传佛教寺庙一般也都由一组又一组的庭院式建筑组成,讲究中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而藏传佛教寺院则不讲究中轴线对称,往往以一个主要建筑为中心,其他建筑围绕着中心散落分布,由此使得寺院内的道路纵横交错。然而瞿昙寺却是汉传佛教寺院的布局,这个例外与瞿昙寺得到了明朝的恩宠有关,在庞大的建筑组合中,处处可见熟悉的建筑形制:中轴线、四合院、左钟右鼓、琉璃瓦房顶、飞檐吻兽等等。这些基本完好的建筑遗存,风水格局、廊院、抄手斜廊、建筑彩画、壁画、御碑等等,更使瞿昙寺的建筑风格十分典型,在类型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实际上也成为清代北京和承德等地大量兴建的汉式藏传佛教寺院的先声。

寺院从山门起的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各殿依山就势逐层升高,两侧对称地陪衬着御碑亭、小钟鼓楼、壁画回廊、宝塔、配殿、经堂、大钟鼓楼。形式各异的殿堂、石绿色装饰彩画,古朴的斗拱,为典型明代宫式建筑群,其中隆国殿是全寺最高大壮观的建筑物,建在2米多高的花岗岩台基上,整个大殿飞檐翘角,雕塑画栋,高大雄伟,富丽堂皇。寺院坐落在略呈正方形的城堡内,坐西向东,周围有黄土夯建的城墙。寺院地势高低错落,殿宇雄伟壮观,是典型的明代早朝的宫式建筑群。整体布局线条分明,精到细致,错落有致,落落大方,犹如一幅优美的建筑画图。

山门,也是寺院的大门,宽三间、深两架,为单檐歇山式,面积为240平方米,门外设八字形砖墙,内有永乐敕谕碑和御制金佛像碑。由山门进入前院,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两座御碑亭。碑亭呈正方形,高14米,四面砌厚墙,辟有欢门,上履重檐十字脊。碑亭内竖有明代洪武、宣德御碑各一通。

金刚殿是前院通向中院的必经之道。大殿宽三间、深两架,面积为160平方米,为五檀小式大木结构,单檐悬山顶,前后开有欢门、欢窗,内塑四大金刚佛像。

瞿昙寺殿居中院正中,宽五间、深四间,面积30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平面布局独特,前檐设很深的抱厦三间,左、右、后三面砌厚墙,外墙里面又砌夹墙一周,构成一圈暗廊,是藏传佛寺中常见的格局。殿内和抱厦墙面,绘有大量明、清时代的佛像。朱元璋敕赐的“瞿昙寺”匾,悬挂在正间门顶,虽历经岁月的磨砺,但仍没有任何苍白的表现,与整个寺院一样,雄宏大气,刚劲有力。

宝光殿,坐落在中院后方,宽五间、深五架,平面近似正方形,面积约500平方米,重檐歇山式,高12米,左、右、后三面砌有砖墙,四面设明廊,柱间置护栏,前檐设月台一方,两侧建八字砖墙,殿为小式大木结构,前檐明次间装有五抹隔扇。殿内墙面遍绘大幅佛像图,画面构图新颖,色泽艳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宝光殿和隆国殿两侧的回廊,主要为壁画廊,共计78间,环绕大鼓楼、小鼓楼、金刚殿、小钟楼、大钟楼等,构成廊屋周围的总体布局。回廊檐柱比较低矮,瓦顶坡度平缓,装饰形制古朴文雅。画廊的大部分墙面绘满以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本生的故事。壁画用天然矿石颜料绘制而成,历经500余年,仍鲜艳夺目。画面的景物,不论日月、人物、禽兽、山川、树木、楼台、亭阁,应有尽有。其场面之大,技艺之高,为青海所罕见,为世人所称颂。

隆国殿,居于寺院最后,是全寺最大、最为辉煌的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为重檐庑殿顶,高16米,宽7间,深5架。大殿雄峙于3.2米的花岗岩台基上,前面是束腰式月台,左右设踏垛九级,四周为玉石栏杆。大殿四面设明廊,两山和后檐砌砖墙,前檐的明间和两次装四抹隔扇,形制与北京十三陵长陵棱恩殿外檐装修同出一辙,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瞿昙寺也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中院的建筑宝光殿、瞿昙寺殿、金刚殿、小钟楼、小鼓楼及配殿大小结构和木装修就是甘青地方手法。院内的四座如意佛塔,也与西藏的第一座寺院桑卯寺相同,是藏式传统形制。因此,既有当时主流建筑艺术的表现,也有青海地方特色的运用。600多年来始终屹立在西北偏僻一隅的瞿昙寺,不仅建筑年代久远而且包罗万象,宫式建筑与地方手法交相辉映,它们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被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国宝中之国宝”。

瞿昙寺,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佛教寺庙,一个能充分展现明代辉煌建筑艺术的博览大院。

璀璨珍奇的文物

瞿昙寺因金碧辉煌、举世闻名的明代建筑而著称,也因其璀璨珍奇、饱经沧桑的文物而出名。

寺院除了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建筑文物,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的佛像文物,还留存有许多珍贵的移动文物。

御制《永乐六年敕谕》碑。在金刚殿右侧回廊,画高2.8米,汉、藏文合璧,记述瞿昙寺的历史沿革。

《御制金佛像》碑。画高3.62米,碑额正中篆书“御制金佛像碑”六字,汉藏文合璧,内容记载皇帝铸金佛像,布施于灌顶净觉宏济大国师班丹藏布的过程,文后有赞诗,末行“永乐十六年三月初一日”。

永乐十六年《皇帝敕谕》碑。形制大小同金佛像碑,记述班丹藏布在西宁迦伴虎蓝满都儿都起盖佛殿,赐名“宝光”。

《御制瞿昙寺碑》。在右碑亭,通高5.25米,碑额饰二龙戏珠,碑座为莲花瓣须弥座,束腰卷草花纹,雕镌的非常精致,碑阳汉文,碑阴藏文,字体秀丽,刻工亦精。碑文追溯朱元璋、朱棣崇奖佛教,颁布教条,创建佛殿事。末题“宣德二年二月初九日”。

洪熙元年和宣德二年御制碑。是青海境内最大的石碑,不仅是珍贵的艺术品,也是研究瞿昙寺的主要文化史料。

《皇帝敕谕》木匾。在山门外檐,高1.56米,宽3.9米,汉藏文合璧,内容与永乐年颁布的敕谕大同小异,主要记载瞿昙寺的四界和敕命灌顶净觉宏济大国师三丹藏卜主持佛寺事。末行“宣德二年二月初六日”。

《皇帝万万岁》木匾。在隆国殿内,红木制,高2.4米,正中榜书“皇帝万万岁”五个金字,两旁为梵文和藏文对照。碑阴上款“大明宣德二年二月初九日御用监太监孟继尚义陈亨袁琦建立”,下为藏文对照。

隆国殿前廊,护法殿檐下,还有明、清代的匾额多方,如金刚殿内万历年间督理西宁屯兵解梁李本盛立的“独尊”二字陡匾,书法苍劲,是明代的艺术品。

象牙印,高6.6厘米,篆字汉文“真修无碍”四字,宣德二年皇帝赐给喇嘛绰失吉领占者。

石雕文物主要是佛座和瓷物座,分别为永乐和宣德年布施。

皮鼓卧象座,又叫象背云鼓,在隆国殿内,红砂石质,高2米,长1.3米,莲花座上俯卧一象,鞍镫笼缰俱全,身饰璎珞,负一香炉,缭绕烟云之中托一皮鼓,大象鼻衔一枝莲花,做回视状,栩栩如生。那神态似乎告诉人们:云中的鼓声如雷,大雨将至了。

瞿昙寺还有佛像、陈设品、乐器、兵械和马具等文物。

寺院的后钟楼悬挂着一口宣德青铜钟,高约1.8米,口宽约1.5米,重达1吨有余的巨钟,钟声悠扬,传说可飘响到三十里外的化隆巴燕镇,因此藏族群众有条谚语:“角仓(指瞿昙寺)的钟声,巴燕的马惊!”

瞿昙寺依山傍水,殿堂、碑亭、鼓楼使得这座明代建筑艺术宝库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高原“莫高窟”

瞿昙寺素有高原“莫高窟”之称,寺内壁画精美可谓稀世珍品。

瞿昙寺内主殿两侧设有壁画走廊,廊墙上巨幅彩色壁画气势恢宏,高2米有余,两厢廊随地势而建,从中殿两侧拾级而上,总长度达400多米。

瞿昙寺壁画全部采用石料着色,虽然历经漫长岁月,一些画面仍然色彩鲜艳、光彩夺目。画中亭台楼阁、山水云石、奇花异草、人物服饰等,仍旧栩栩如生,一些佛教故事、世俗生活场景等,在技巧、线条、色彩等方面充分展示出明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

瞿昙寺色彩艳丽的壁画更是珍贵的艺术品。

欣赏瞿昙寺的壁画,宛如在历史的长河中游走,每一处都是文明的碎片。

壁画总面积约900平方米,是瞿昙寺的艺术瑰宝,无论规模、年代还是艺术价值都堪称西北之最。

瞿昙寺壁画也被称作画廊,又因其下面布设有排水暗道而被称为“七十二间走水厅”。壁画内容多为佛教传说故事,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有“叨利天众迎佛升天宫图”、“善明菩萨在无忧无虑树下降生图”、“龙王迎佛入龙宫图”、“六宫娱女雾太子归宫图”等等,壁画构思奇巧,层次分明,形象生动。

除了西厢的壁画外,瞿昙寺大殿的墙面上布满了壁画,与西厢壁画不同的是,大殿里的壁画全部是藏传佛教内容,非常高大,有的用布幔遮盖。

隆国殿内,出自明代佛传绘画高手之笔高5米、宽6.6米的沥粉贴金壁画,绘制精美,一面墙壁就是一副巨型壁画,历经六百多年的烟熏火燎依然色彩艳丽。

另外,壁画上的亭台楼阁、山水云石、奇花异草、人物服饰等,极具美学美术价值。特别是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画,有山水、花鸟、人物,不仅内容有佛教故事、世俗生活场景等,而且壁画的技巧、线条、色彩富有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壁画全部是汉式国画的工笔画。壁画上的动物、植物栩栩如生,荟萃南北,应有尽有。“画中有画,画中有书法”的特点说明,当时书画作品民间广受欢迎,已经登上大雅之堂。

壁画是瞿昙寺的主要珍品,时代之早、数量之多、艺术之精,驰名中外。从金刚殿起,经大小钟鼓楼、隆国殿两旁共有51间壁画廊,布满彩色壁画。这些壁画以丰富的色彩,以连环画的方式,画出了释迦牟尼一生的故事。构思巧妙,驰骋想象,贯通三界,纵横太空,画面上的山石林木、文臣武将、神佛菩萨、六王之士、龙凤神像,个个活灵活现,形神兼备,用笔细腻流畅,色彩淡雅清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技法之纯熟,形象之生动,达到高超的境界。

偏居青海一隅的瞿昙寺,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名声。明朝13帝,多少宠爱在其身。在这样一个藏传佛教寺院里,有着仿明故宫的汉式建筑、壮丽的明清壁画以及精美、尊贵的稀世珍品。经过600多年的风云变动,曾经红极一时、盛极一方的瞿昙寺虽已荣耀不再,但是因它而产生的建筑、壁画、石雕艺术,却仍是一份丰富而厚重的民族文化遗产。

五花八门古寺庙

推开乐都这个具有厚重历史积淀城堡的大门,那些闪耀着历史光芒的文明迹痕遍地皆是,那些留存着古代匠人们聪慧果敢的奇妙工艺隐约尚存,连同着那些久远的传说、神话、宗教,以及人文精神在乐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佐证着历史,启迪着后世。

乐都历史上佛寺众多,明清时期有记载的40多座,民国时期有藏传佛教寺院29座,汉传佛教寺院2座。位于南山的有瞿昙的瞿昙寺、药草台寺、天官寺(红教寺院),下营的上营尕寺,桃红营的西沟洞寺,中坝的官沟坪寺、山城坪寺、交头洞寺、央宗寺;位于北山的有寿乐的羊官寺、王佛寺,引胜的龙沟寺、鹿角哇寺、长嘴沟寺、赵家寺,达拉的札子寺、静觉寺、甘沟寺、钱嘛隆寺、山城沟寺、李家昂寺,李家的章嘉寺,马营的马营寺、白化寺、阿家寺、金刚寺、甘沟寺,芦花的芦花寺、红卡寺;位于川水地区的有高庙的金山寺、延福寺,碾伯的西来寺、关帝庙等。声望较高与名声较大的有瞿昙寺、药草台寺、羊官寺、章嘉寺、马营寺、芦花寺等等。

悠悠历史,隐隐佛寺,传承着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这些大大小小的古佛寺庙或存或毁、或胜或衰,但都陪伴着乐都从过去走向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送走的是时光河,留下的是古文化。

西来寺

在碾伯镇东关街,有一座创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的古老寺院。曾以古朴的建筑、秀丽的浮雕和彩画著称于世,这座具有400年悠久历史的古寺,就是西来寺。

据史书记载,西来寺是明代万历年间,由碾伯东关僧人杨蕃、杨士恩等人捐资,众人布施而建成。西来寺设计宏大,建筑精灵,耗资巨大,历时9年。

有关西来寺的修建,有这样一则传说:据说,西来寺修建工程进行到一半时,由于资材缺乏,眼看就要停工了,几个当事人为此愁眉不展。后来,他们决定派人出去化布施。一日早晨,首事人早早出发,准备去四方募捐,不料一出门,便发现门口有两峰骆驼,身载重囊,头朝东而卧,却不见主人。首事人便派人四处寻找驼主,可是过了半日,几乎找遍了碾伯城,也没找到。大家感到奇怪之际,解下骆驼身上的囊物,全是白花花的银子,一称有9000两。大家方才明白,白银是四方神仙赐来修寺的。因为有了这笔款,寺庙很快完工,为了表示对四方神仙的崇仰,便取名为“西来寺”。

西来寺原先建筑规模宏大,整个寺院由山门、金刚殿、关圣殿、东廊房、土地殿、观音殿、正中大殿等建筑组成。寺内环境清静幽雅,布局严谨,气势雄伟,颇为壮观。然而历史风云的沧桑变迁,使这座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艺术的古建筑群已风光不再。现存的西来寺大殿,是寺中唯一建筑,也是寺中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系明代五跳四真昂九级歇山式建筑。整个大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描金抹彩,绚丽夺目。特别是大殿古佛莲台后的壁塑背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殿内原来有塑雕极为精湛的三大古佛和绚丽多彩的壁板绘画,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现存的文物中有以建寺时绘制的二十四幅画绢最为珍贵,反映了明代高超的绘画艺术。

二十四轴水陆画的人物有460多个,内容十分丰富,属于佛教系统的有:诸佛菩萨、明王尊者、诸天梵王、护法韦驮等人物,属于神道者有:日月星辰、五方五狱、三官大地、四圣神众、五湖百川、风雨雷电、天曹地府等。属于各色人等者有:帝王太子、后妃宫嫔、官僚宰辅、将帅士兵、比丘道士、孝子顺孙、三贞九烈等。属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有:饥荒饿殍、投河落水、客死他乡、兽咬虫伤、马踏车碾、逼债索命等。这些水陆画描绘细腻,人物生动,神态逼真,丰富多彩。其人物体态、服装衣纹线条流利婉转,着色鲜明调和,在一幅画上表现各种不同的情调和生活,是一件艺术瑰宝。

西来寺古朴清香,悠然雅静,坐落在城市的空间,表现着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古老与时尚的统一。

药草台寺

隐隐南山脚下,涛涛林场身旁,青青药草中间,瞿昙古刹之上,悠然屹立着一座红墙青瓦的寺院。这就是药草台寺。

药草台寺藏族称“卓仓大寺,扎西当噶”。位于乐都县城南30公里处,在瞿昙寺西南9公里的石坡沟。《西宁府新志》载其为瞿昙寺下院,“依山临流,多产药草,因为寺名云”。这里以风景秀丽著称,周边有为古乐都十二景的“药草清泉”和“南山积雪”。

明万历9年(公元1581年),三世达赖喇嘛与蒙古王爷俺达汗在青海湖仰华寺相会后不久,到瞿昙寺释法布经,他看到寺与村相邻,不利僧习法,建议另辟习法之所,经过30多年筹备,终于在此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建成习修法之地———扎西当噶。从此,扎西当噶成为瞿昙寺的习经学院,全寺僧人均在扎西当噶修习法典。

扎西当噶在鼎盛年代,僧侣有500余名。寺内建有主体工程四柱大殿、弥勒殿、祈愿殿、吉洼殿、印经院等建筑,还建有佛塔5座,铸有各种青铜和红铜佛像,有唐卡、堆绣等艺术品。继三世达赖之后,五世达赖亦亲莅扎寺讲话,扎西当噶的寺规,就是由五世达赖亲手撰写的,由于历代达赖和班禅的扶持使扎西当噶佛光四射。

每年农历六月初八是寺院的沐佛节,初九是跳神节,盛况空前。

历尽岁月的风尘洗礼,寺院虽不再有昨日辉煌,但它钟声悠长,声名远扬。

石沟寺

距乐都县10公里的洪水镇姜湾村南峡谷东侧的悬崖峭壁间有一座古寺,因谷名石沟,故称石沟寺。石沟寺创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年历史。

石沟寺以奇险而著称。从姜湾村上南山坡,从山腰至寺,要经一条仅容一人行走的羊肠小道。头顶山石突兀,给人以倾压之势,路旁岩山深谷,形势危峻,花草衬古寺,百鸟陪名刹。每到春夏,群山吐翠,石缝间小草茂盛,山间杂草葱茏,争奇斗艳,蝶飞蜂舞。

在山崖峭壁间的寺院,映入眼帘的是韦陀殿,然后是山门,穿过山门依次是歇马殿、菩萨殿、百子宫、药王宫等建筑。殿殿相通,阶石相连,整个建筑浑然一体。身临其境如履绝壁,仰望天空天如一线,俯视崖底石悬百丈。给人以幽雅静谧、雄伟壮观之感。高台楼阁,层次错落,飞檐斗拱,勾心斗角。寺后悬崖嵯峨、树木成荫,映照着殿阁楼台。仰望晴空,一线连天;俯视谷底,百丈深壑。奇山、峭壁、古刹、楼宇、花草、树木,巧妙地组合成古色古香的建筑群。

关于石沟寺的修建有“露一手”的传说。明万历年间初建时,据说有一牧羊人每天闻石壁中有人大呼“我要出来!我要出来!”牧羊人很是惊奇,回家告诉主人,主人说“可答应”。次日到深山峡谷又听到这种声音,牧羊人答应说:“你出来”。于是山崩地裂,飞沙走石,尘土蔽空。牧羊人大恐,急呼:“不要出来!不要出来!”霎时崩停声静,烟消云散,再看削壁,一石手腾空伸出。自此,附近村民每遇水灾天旱、吉凶福祸都到此处求卜。后来人们布施化缘,劈径叠级,于岩崖下修建庙宇。至今在菩萨殿佛的背后,有一手赫然而伸,这在其他的寺庙是没有的,真是独一无二,独具特色,这也便就是“露一手”。

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石沟寺,就有这样的奇瑰与险远,因而有着那样的神秘与莫测。

羊官寺

羊官寺是乐都县的名寺之一。坐落在距县城近20多公里的羊官沟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明世宗嘉靖年间进入全盛时期,200多年香火不断,僧人达300多人。

寺院坐北朝南,坐落在当地人称为“凤凰三点头”的一块平坦的山洼处。三面环山,山势险峻,有如三座宝塔巍然屹立,十分壮观。寺前是一座阴坡山嘴,这里生长着茂密的松柏和桦树,丛林中各种灌木和野草盘根错节,使整个山坡披上了一层密密的绿色丝网。寺后陡坡挺立,不见树木,一块块峭岩怪石巍然屹立,山顶却挺立着一排郁郁葱葱的青松,像是给整个山峰戴上了一顶碧色的绿冠。

灰色的背山,绿色的前山,以及潺潺流水、声声鸟鸣中羊官古寺屹然而立。佛寺在50毅陡的山腰上层层下设四大院三大殿,布局巧妙,错落有致。主要的佛殿有金刚殿、护法殿,塑像四大金刚和神塑像雄壮威武,面目狰狞。三殿之中的大经堂金碧辉煌,雄伟壮丽,堂内24个通天柱,裹以绣龙彩色毛毡,耀眼夺目;三大古佛、宗喀巴、十八罗汉、释迦牟尼塑像庄严肃穆、炯炯有神;经堂壁画为佛教故事,色彩绚丽,形象逼真。大金堂后面的大佛殿,建筑规模宏大,做工精巧。

据《乐都县志》载,清鼎盛时期,该寺有僧侣330多人。清末民初,官府横征暴敛,寺院逐渐衰落。到1921年时,该寺僧人减少到121人。今天寺院不断修建,规模渐渐扩大。

羊官寺的恰到好处就是山势、地形与古寺新殿惟妙惟肖的一统,这里古寺旧屋因山而建,高低错落,层层叠叠;新殿古塔乘山势而造,一处一样,在博大的一块地方相互对应,别具一格。还有寺庙建筑与山峦树丛色彩搭配的一统,墨绿的松柏映衬着红黄相间的佛殿,青青的草丛衬托着洁白的经幡和哈达,三面环山,四面佛殿,五颜六色,巧夺天工。

一处美丽的风景,一座古老的建筑。

关帝牌坊

位于县城碾伯镇东关街,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原是旧碾伯城东街关帝庙牌坊。关帝庙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初建成时,规模壮观,有门前牌坊、山门、戏楼、庙门、大殿、后进宫。大殿塑有关羽金像,威严庄重,正气凛然,左有关平佩剑而立、右有周仓持刀相侍。两廊墙壁上有彩色壁画,反映关羽一生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如出五关、桃园结义、单刀赴会、三英战吕布、水淹七军等。后进宫塑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金像,门口左右塑有黄骡、赤兔二马和御者,姿态雄壮,造型精美,御者手持辔头,虎目扬眉,名冠全城。但可惜此庙已毁,只留有关帝牌坊。

牌坊为单檐过楼式牌坊,八卦攒顶,工巧玲珑,造型奇特,别具风格。牌坊高15米,是用6根柱子支起来的7个角楼,柱根围雕有各种花纹的方石,中间立有二扶柱,上以铁勒缚,二柱中间悬匾,7个角楼相互连锁,拱成三层金楼,也就是巨柱上方按八卦方位建造的七个八卦角楼,互相连锁,八卦攒顶,造型奇特,结构玲珑,工艺精巧,气势宏伟,建筑独特。牌楼门顶南有一竖书大匾为“关帝庙”,门柱两边有对联:“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

关羽牌坊又称为“八卦绰楔”,“绰楔”,是古时用旌表忠义有功者。因为古代把关羽看作忠义的化身,关帝庙前树绰楔,就有旌表关公忠义的意思。我国封建社会建造牌坊就是为了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的。

猜你喜欢
彩陶
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
彩陶·远古
面目一新的秦代绘画探微
大地湾彩陶纹饰赏析
红山文化彩陶研究初探
浅谈中国彩陶艺术
马家窑类型彩陶制作工艺初探
浅析彩陶文化与彩陶纹样的发展
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