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海内外学界尚未对案例教学法做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明确定义,但学界大都公认: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以案例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他“是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前沿性的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优势
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首创了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 Teaching),他编著的《合同法案例》是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法教材。该教材精心挑选汇编了真实案例,主要是训练学生运用法律推理的能力,其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判例,而是去分析他们”。20世纪20年代,哈佛商学院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法,哈佛商学院院长华莱士·多纳姆(Wallace B. Donham)于1921年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标志着案例教学法在哈佛商学院教学体系中的广泛运用和不断推广。目前,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早已从美国波及全球。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医学、法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军事等学科领域引进案例教学法,并取得了积极效果。如今,我国几乎所有的工商管理、法学、医学院系都声称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并已有大量案例教程出版。
相比传统的理论讲授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和优势:
学生与老师一起成为课堂主体,师生高度互动,有利于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法中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这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的单一主体地位,基本是单向交流有很大不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则是较为消极的接受者;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长”,教师的作用是提出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也成为课堂上与老师平等的主体之一,在教师指导和集体讨论中学习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实例,并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结构、责任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也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也要求教师关照社会现实,对现实问题保持高度敏感,完善案例库。
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案例教学法重在讨论过程,寓理论于讨论之中,不简单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案例教学法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案例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分析、解释和讨论。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从实践的角度思考问题,参与案例讨论,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有利于学以致用,培养出开放型、实用型人才。
灵活选择案例,体现因材施教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案例,运用不同方法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优势,以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
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新闻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所说,新闻传播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要为新闻与传播业培养决策型与应用型人才,要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与工作环境,在面临复杂的问题时果断而正确地决策,那么,运用案例教学加强对他们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就尤其必要。因此,案例库建设是在新闻传播学科推行案例教学的基础性工作。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明新副教授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重视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在媒介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是可行且必须的。目前,案例教学在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价值还远未引起传媒教育者和相关决策者的重视。近年来,案例教学在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运用与发展的实践表明,其作为一种有助于革新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尝试,已有可圈可点之处。展望媒介教育的未来,案例教学可望在新闻传播教育的各分支领域全面落地开花。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蔡骐教授也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学科,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不啻是开辟了一条媒介教育的新路径。“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使媒介教育走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单一模式,还能克服媒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
不难看出,在新闻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的主流认识。有的学者预言“案例教学法是新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也被越来越多的新闻院校老师所认可。
近年来,一些新闻院校的教师也在各自主讲的课程中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积极探索,或编选了案例教材,如《新闻编辑》蔡雯,《新闻评论》马少华、唐远清、管文娟,《新闻写作》魏明革,《新闻伦理与法规》张蓓,《编辑出版学》陶安涛,并进行了学术思考,发表了相关论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领衔的团队自2005年开始便创建的我国第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为保证质量、形成品牌,该院还研究制定了案例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目前开发成功的案例已超过600个,有多门课程被评为全国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以案例库为基础编写的“新闻传播学经典案例”教材系列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6部。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教学成果在2013年初获得了北京市教育成果一等奖。endprint
个人的教学探索及启示
自2006年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任教后,笔者承担了《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理论》等课程的授课任务,在这些课程中均进行了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探索。现以中国传媒大学本科课程《新闻评论》为例,介绍笔者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一些探索和心得,以期与各位同仁交流求教。《新闻理论》为3学分,48学时,每周3学时,共16周。
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案例教学法的观念和做法,贯穿在整学期的课程教学中。在第一周的课程介绍时,便给学生介绍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对学生的要求等,要求学生常态化地养成三个习惯:一是随时关注新闻热点事件及相关评论,及时收集下载新闻报道及评论作品,并分类保存建立自己的“新闻评论资料库”;二是评议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评论作品;三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感兴趣的评论选题领域,确定几个重点关注的现实案例。
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作业训练密切结合 通过课后作业及作业讨论讲评的方式,推进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根据评论写作的环节设定5次作业,5次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90%(另10%为考勤及课堂表现)。一是新闻热点事件相关评论评析(占总成绩的20%)。就近期新闻热点事件的相关评论,评价各篇评论的优劣之处;并确定学生就该事件撰写评论的立论角度,基本观点是什么,要简要说明理由。此次作业第2周至第16周每周有一组同学上讲台演示介绍,并集体讨论。热点事件案例由老师指定或建议,均为授课期间即时发生的现实事件。学生为完成此次作业大多需要广泛阅读数十篇甚至上百篇评论,并下载所有评论作品建立该事件的“新闻评论资料库”。二是新闻热点事件立论分析及短评写作(占总成绩的20%)。就近期新闻热点事件案例,先全面分析该事件可能有的立论角度,对各立论的价值进行分析,学生最后选定认为最有价值的立论角度,并完成一篇短评写作。热点事件案例由老师指定,均为授课期间即时发生的现实事件。学生全面分析立论时,大多有数十个立论角度,在此基础上再斟酌权衡各立论的价值大小,最终确定最有价值的立论角度。三是标题制作(占总成绩的10%)。给四篇评论作品加标题。四是新闻评论写作(占总成绩的30%)。就教师指定的几个新闻热点事件案例,撰写一篇新闻评论。五是课程总结(占总成绩的10%)。课程结束后学生的自我总结,主要谈学习后对新闻评论的认识,收获或心得,经验或教训,对自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评论工作者的规划;也可谈对老师授课的感想、建议、意见。
作业共享及集体讨论点评 所有课程作业均在全班同学中共享,以方便同学间相互参照和交流提高。同时,课堂上均会对作业进行集体讨论和老师点评,以帮助学生明白作业的优劣,知道如何完善提高。
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上述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关注新闻热点事件的兴趣浓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新闻理想;二是学生形成了以同行的视角阅评新闻评论的习惯,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有较好的批判精神;三是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交流较多,教学效果较好,课堂讨论的氛围很好;四是除完成作业外,勤动笔写评论的学生较多,不少学生表示在学习后对新闻评论的兴趣增加了。值得补充的是,从几年来的探索看,小班授课(不超过40人)的效果比大班授课好,因为小班授课有利于更深入、更频繁的讨论。
参考文献
[1](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王军等译.美国法律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王平.案例教学法在新闻教学中的运用[J].今传媒,2006(1)
[3]蔡雯.新闻传播教育的十年探索——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总结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4(4)
[4]张明新.新闻传播学专业案例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东南传播,2009(8)
[5]蔡骐.案例教学与新时期传媒人才的培养[J].东南传播,2009(7)
[6]冯钢,朱光宝.案例教学法——新闻学教育的当代发展趋向[J].新闻界,2004(3)
[7]魏明革.新闻写作案例教学对学生缄默知识的作用[J].新闻世界,2013(10)
【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新闻学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之一】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媒介评议与舆论引导研究中心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