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苏教版数学教材将“商不变的规律”正式编在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单元,以期在提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较大数的乘除法技能的基础上,探索发现乘、除运算中所包含的“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初步应用所学规律解决一些计算问题,感受及体验规律学习的实际价值。但谈到用计算器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教学素材时(如图1),
不难发现,例题编排意图是凭借8400÷40=210,提出“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的探究要求,从而使学生通过列举试算,初步发现“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的现象并以此作为猜想,进而鼓励学生继续举例进行计算验证,最后归纳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主要过程性目标是使学生经历规律探索的一般过程,积累学科探究活动经验。可是,站在学生的视角,探究需求在哪里?为什么要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而不是同时加或减去一个数?为什么要强调“同时”?这里“同时”又作何理解?为什么必须是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不同的数行不行?为什么要把0除外?等等。其实,对这些问题的质疑和探索,正是学生经历“商不变的规律”萌发、生长与形成的过程所必须思考及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学习商不变的规律的“重头戏”不是发现商不变的现象,而是引导学生执“果”索“因”地探究思考“商不变现象客观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么,是组织学生按照教材规定的路径来学习,还是遵循学生的认知活动线索重新设计课堂教学进程?这体现了教师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
教学片段1:在观察和比较等活动中,引发猜想。
1.出示: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 40÷10= (2) 60÷20=
8÷2= 120÷40=
(3) 9÷3= (4) 150÷30=
90÷30= 5÷1=
要求学生分组口算出结果之后,教师引导观察与比较:
师:观察这四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组算式中商都相等。
四组算式集中呈现“商相等”的共同特点。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强刺激。它既是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商不变的规律的思维“导火索”,又是引发学生继续思考兴趣的“引擎”。
师:我们知道任何事情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有没有人想过:每组算式的商为什么都相等?
全班学生随即沉默下来,陷入了思考之中。
显然,由于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局限,从四组算式中,他们仅仅捕捉到“商相等”的表面现象。换句话说,学生的思维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表层上,需要教师“站出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我们知道任何事情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有没有人想过:每组算式的商为什么都相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水区”,从而透过“现象”探求隐藏其背后的本质。
师: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道算式的“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变化?
假如将这四组算式按照一定标准分类,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怎样分?
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生:分成两类:(1)(4)两组为一类;(2)(3)两组为一类。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我发现(1)(4)两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小了;而(2)(3)两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大了。
师:继续观察思考,说说(1)(4)两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因为什么同时变小?而(2)(3)两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又因为什么同时变大呢?
生:(1)(4)两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数,所以变小;(2)(3)两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一个数,所以变大。
师:能举出实例说一说吗?
(学生回答略)
师:通过这段时间的讨论和交流,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同一个数,商不变;或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商不变。
师:为什么强调同一个数?举例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对于学生而言,从感知到发现每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是商不变现象客观存在的根本原因,属于认知上的难点。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这里分两个层次来教学:第一层次,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每组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活动,促使学生初步感知每组算式的基本特征。当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分类和交流等活动时,初步发现“(1)(4)两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小了;而(2)(3)两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大了”,也就迈出了突破教学“瓶颈”的第一步。第二层次,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延伸,从而建立被除数和除数共同变化的表象。“说说(1)(4)两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因为什么同时变小?而(2)(3)两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又因为什么同时变大呢?”这一问,又一次激荡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他们沿着原有的思维路径继续探索前行,利用加、减、乘、除一一试算和思考,进而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与“商不变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并初步抽象和概括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片段2:在具体实例计算中,验证猜想。
1.引导验证:
师:我们从四组除法算式中发现的除法中蕴含的“商不变的规律”是否可信?这里需要——
生:验证!
出示:已知8400÷40=21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商有什么变化?endprint
学生自主列举试算(用计算器),之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8400和40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师:请你具体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师:自己再找一些例子用计算器计算,而且这些例子要有代表性。比如不仅要包含一、两位数,而且要包含三、四位数等等。看看是否都有这样的规律?能否找出反例?然后,小组交流。
“我们从四组除法算式中发现的除法中蕴含的商不变的规律,是否可信?这里需要——”此时,继续举例计算验证,就成为全体学生共同的心里需求。尤其是在初步验证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选择面要广”“寻找反例”的要求,更能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从而引发他们深入思考、踊跃地投入到计算验证活动之中。
2.归纳概括:
师:通过举例验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师:有没有找到反例?
生:没有!
师:想一想: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呢?
生:因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相同的变化!
通过亲身经历商不变的规律的“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有数学知识,更有丰富的感知及深切的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抛出“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呢?”一问,从而引领学生适度“触摸”和追寻商不变规律的深层内涵,已然成为可能。当然,受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利用分数和除法之间关系等知识推演),这里的引申“点到为止”,主要是适当提升学生思维概括水平。
3.思辨结论:
师:打开课本读一读“商不变的规律”,和我们概括的有什么不同?
生:有0除外。
师:为什么要0除外呢?
生:0不能作除数。
生:0作除数没有意义。
教学片段3:在实际应用中,巩固延伸。(略)
一般来说,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能否把作为思维结果的数学加工成“活动的”、学生自己重新建构的数学,实现知识“再创造”,这既反映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又反映了教师不同的教学价值观。
一、 突出探索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比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单从知识教学的目标来看,按照教材例题提供的学习线索,也许能够多快好省地探索发现商不变的规律。但是,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看,它却完全屏蔽了从感知到领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与“商不变”之间因果关系的思考过程。如此教学,不仅不利于数学知识的建构,更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商不变规律”教学的“育人”功能。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适度拉长教材空间,增强教学的探索性。尤其在学生“首次”感知实例,作出商不变规律的猜测环节,让他们的思维“多飞一会儿”,从而充分领受发现之旅的“沿途风景”。
二、 突显过程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比如“圆的周长”教学。一般教材侧重点都是引导学生经历圆周率的“猜测——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这其中“猜测”环节是探究学习的关键一步。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提供的教学路径是:首先,让学生观察比较三个不同规格的自行车轮滚动一圈的路线长短,在此基础上,引出圆的周长含义;接着,提出“比较三个车轮的直径和周长,你有什么发现?”由此可见,学生仅仅从直观比较中,感性地认识到圆的周长与其直径大小有关。然而,这对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倍比关系,以及引发他们实验探究活动来说,并没有多少指向性意义。更重要的是,学生失去了一次锻炼思维能力和创新活动的机会。为此,一位教师“匠心独运”凭借图形直观,引导学生多次观察思考,逐层感知和推测圆的周长及其直径之间关系。既收获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大胆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经验,初步作出合理判断:圆的周长>2直径。
2.用心推测,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1)
学生根据正六边形的边长=圆的半径,以及直径=2半径等知识经验,由正六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推导出:圆的周长>3直径。
(2)
学生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圆的直径,由正方形的周长(4d)>圆的周长,推导出:圆的周长<4直径。
(3)归纳:3直径<圆的周长<4直径。
案例中,每位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参与观察、比较、推理和归纳等活动,亲身经历“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关系”的猜想、推测等探究思考过程,不仅初步认识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比关系,为后续实验探究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倾听了知识的“萌发”“生长”和“拔节”的声音,提高了数学素养,发展了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