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小林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04-02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的生物学课程标准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標准》要求教师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进行教学。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让学生逐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传递性知识为主的价值取向,改变以现成结论和多次反复训练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要求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新课标理念中指出:生物学科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这给每一位生物教师应具有的学生观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要求一:教师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到熟知学生,胸怀学生。
尊重学生来源于了解学生。今年我接手了我校的理科补习班的教学工作,在开学的时候,我准备了一次摸底测试。在评阅完试卷后,我很生气,居然有一个学生考10分;一个学生考19分。在第二天早上,我刚到办公室,一个女生走进来小声地问我:“老师,昨天我考到10分没有?”我有点生气地反问她:“你认为你可以考多少分?”她说:“我估计是7分左右。”我很震惊。我问她:“你认为你尽力了吗?”她说:“我尽力了。”我知道我必须因为刚才的态度给她道歉了。
生物学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教师再也不能以师道尊严的旧观念看待学生,更不能从主观意愿或从表象上区分学生的优秀与落后。否则将对自己的学生形不成“了解”,甚至出现“误解”。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误解”的日益加深,师生之间就会慢慢出现隔阂,再也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更谈不上学生得到提高与获得发展了。
必须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学生接触面广,有较强的活动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客观形势也要求教师有全新的学生观。如果仅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教学,必然对学生的求知欲不了解或不甚了解,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不熟悉,就无法理解学生的言行,进而低估学生的水平。故必须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要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启发诱导,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让他们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要求二:教师在熟知学生的基础上,搭建适应不同的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需要的学习平台,为每一位同学提供发展空间。
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别,也要承认他们对学习问题有趋同性——学好生物课的愿望。我们应该利用他们学好生物课的愿望,设计出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教学前,要弄清楚哪些学生接受能力强,哪些学生接受能力弱,根据上、中、下三等学习水平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适合他们水平的教学过程,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科学面前是平等的。在教学中不要搞一言堂,只求同,不求异。而要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提出问题,说出不同的意见与看法。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形成和谐的学习气氛,避免出现“半边冷,半边热”的怪象。使整个教学活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来加强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生物问题。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同时也要求教师注意向自己的学生学习。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明确告诉每一位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与自身提高。这就不论学习对象,只要是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应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请教。
要求三:教师要及时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并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
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位学生应该是公平的,在精力的分配上应是有侧重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听见一些学生背地里议论:老师又将“XX宝典”“XX秘笈”给了哪些同学,而自己因为学业不好却从来得不到老师的青睐。教师借资料给学生无可非议,但每一位学生都应有这样的机会,对于基础差的同学还应给予详细的讲议与解评。我们应该为基础教差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与获得辅导的机会。教师的业余时间不是私有的,至少不全是私有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全体学生共有的。
正确评价每一位学生,适当表扬他们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利于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但过分的夸奖也会让学生变得骄傲,忽视自己的缺点,适得其反。所以表扬和批评要巧妙结合运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公正、及时,在评价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性格、气质等特点,要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只有注意学生个性特点,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更好地搞好生物教学,才能让每一位同学得到发展与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