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辉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进步,教育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实行,彻底贯彻了我国教育的方针。语文这门科目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个学生自开始一年级的学习起,语文就是其学习科目中的一门必修课,且踏入初中后,语文知识点由于内容多且复杂这个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效率低下,让教师的教学质量处于一个非常恶劣的状态,本文将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难点,谈谈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减负与提质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09-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教育方面已经开始实行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可以让学生从书海、题海中得到解放的同时,又要保证教学任务按时按质的完成。对于语文这门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的科目来说,实现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语文知识点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死记硬背式的,所以对于活跃的初中生来说,这类知识点是十分枯燥的,为了让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应该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语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利用一定的辅助手段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实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减负与提质”。
一、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现“减负”
语文这门科目要真正的学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效果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努力,效果往往是不明显的,所以对于很多学生来讲,花时间学习总提不高成绩的语文,还不如去学习成绩提高见效快的数理化,再加上语文知识点的繁杂、学习任务的繁重,会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排斥,所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技巧,在語文的学习上适当的为学生减轻一定的负担。
当然,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减负”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也要正确认识“减负”的实际意义,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首先,任课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备课工作,要十分熟悉课堂上讲的内容,在课前为学生设立好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然后可以利用上课前五分钟为学生做一个上节课内容的小测试,并且设置一定的奖励,出错的地方及时为学生进行纠正,这样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明确好学习目标,学生可以不用盲目的去找重点,去看一些不怎么重要的资料或者其它的参考书,这样不仅节约了学生的时间,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保证了教学质量。
课后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初中学习的科目比较多,每个科目都会有很多作业,学生的负担是十分沉重的,面对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就九门功课,虽然并不是每天都有九门功课的课后作业,但是语数英几乎是每天必上的课程,语文要在课后跟数学、英语抢学生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是抢不赢的,所以这就要求语文任课教师合理有技巧的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首先最大的前提就是控制作业的量,要在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布置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目,将作业进行压缩,只留下一些典型的例题,还可以设置一些趣味题或者实际考查题,初中生的好奇心都是比较重的,这些类型的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完成语文课后题的兴趣。
但是减负并不意味着教师要降低教学标准,相反,减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提质,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的树立教学目标,提高自身的素质,面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积极的与其它教师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以保证在课堂上用更少的时间去换取更高的教学效益,这样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语文教学中的“减负”作用。
二、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现“提质”
当代学生在教育上更多的是追求“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不在限制于书本上的知识,家长为了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会在周末的时候为学生报各种兴趣班,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但是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学生多方面发展也必然的,所以为了能够让孩子在参加兴趣班的同时,保证学习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尽量提升上课的质量,对于语文的学习更是如此。
新课改的实行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教师也要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代已经不在适用,但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一些好的方面继续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现代课堂的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围绕这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实数学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语文是锻炼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最好工具,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会出现很多人物,例如《故乡》中的少年闰土,这些人物都有一定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间对学生进行提问“假如闰土是你的朋友,他会对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对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的来说,大大的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总结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能会制定出一系列的方法,但是在制定这些方法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负荷的支配学生,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而且在这个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是并列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要以“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实现语文课堂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能够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季超;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J];神州;2013年12期
[2]单华然;语文教学的减负与提质小议[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1期
[3]钱蓉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J];语文建设;2014年08期
[4]黄强;初中语文“减负增效”的策略初探[J];中学语文;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