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梅小燕
云和森林旅游迎来“四季之春”
◆撰文/梅小燕
洞宫福地,秀水仙山。独具特色的山水资源和高达80.8%的森林覆盖率,使得云和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第十位,也为云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了“天作良机”。通过实施“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云和县形成了“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旅游空间布局,“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初步建成,以童趣亲情、生态度假、垂钓休闲、摄影采风、自驾车游、农业观光等六大产品为主打的童话休闲旅游体系初现雏形。“小县大城”云和,正成为浙西南首选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在云和森林旅游发展史上,2011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正是在这一年,云和实现了国家AAAA级景区“零”的突破,成功拉动“双响炮”,一年之内创建了云和梯田景区与云和湖仙宫景区2个国家AAAA级景区,令业界叹为观止。由此,云和县正式开启了森林旅游的历史新时期。
通过几年的发展,云和森林旅游正迎来“四季之春”。2013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76.43万人次,同比增长45.75%;旅游总收入11.78亿元,同比增长46.98%。云和梯田景区、云和湖仙宫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20.14万人次,同比增长0.6%;营业总收入399.4万元,同比增长71.78%。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两大AAAA级景区接待游客7.69万人次,同比增长26.9%;实现营业收入126.1万元,同比增长93.35%。
出台扶持政策。2010年4月30日,云和县召开全县旅游大会,县委、县政府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县域国民经济主导产业来培育,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旅游发展扶持政策,规定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800万元。同时,出台了《云和县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设定了云和梯田及云和湖仙宫景区2011年度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的目标。
加大政府投入。云和县委、县政府自2009年起确立了“旅游资源政府掌控,旅游开发政府主导”的发展理念,及时启动云和梯田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各项工作。2010年,云和县在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近三分之一的财政资金共计3700多万元用于景区项目建设,2011年又增加2800万元建设专项资金。到2013年,景区建设投入资金超1.46亿元。
整合社会资源。为培育旅游新业态,促进全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云和县积极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景区开发。如丽水静远电力实业总公司投资3500万元,开展了仙宫度假村改造工程;该县多家企业共同出资2050万元,成立了慧云寺管理委员会,实施了慧云寺修建改造工程;老艄公游船有限公司投资270万元建造“瓯江帆影”游船项目。
造林复绿,突出“三沿”区域。以“三沿”(沿城、沿湖、沿路)地带为实施重点,整合景观林、森林抚育、造林补贴试点等项目资金,实行公开招投标、专业队施工、资金专账管理等措施,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屏障,截至2013年底,云和县共新增“三沿”生态景观林近3万亩、幼林抚育2.3万亩,投入建设资金2160万元。
山上优绿,保护利用并举。全面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十二五”以来,云和县共完成森林抚育12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79.9万亩,累计建成公益林优质林分56.5万亩,生态公益林护林员GPS定位巡查考勤系统投入运行。同时,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林业,推动林业经济“绿色增长”,“十二五”以来,全县新建油茶良种基地0.7万亩、改造油茶低效林1.1万亩,建成高效笋竹林基地1.5万亩,建有县级保障性林木良种基地1个,年产林木良种260万株。
山下添绿,稳步扎实推进。云和县以全民义务植树、“珍贵树种进百村”、“浙江生态日”等活动为媒介,以“1818”平原绿化和村庄绿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森林系列创建。截至2013年,云和县共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6个、省级“森林村庄”8个,市级绿化示范村40个,完成平原绿化1854亩,建成局龙线林相改造、凤凰山公园景观林改造两个“六边三化三美”林业样板,并且在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之后,新增1个省级“森林城镇”。
生态文明,不断深入人心。以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建设和保护为载体,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县建有省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1个、县级森林公园2个。完成县级湿地保护名录确认及省级重要湿地名录上报,开展重点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建设,设立“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和“中国最具特色旅游湿地”标志,编制完成《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并成功通过专家评审,积极备战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
围绕打造“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和建设“美丽乡村”的总目标,云和县抢抓机遇,强化措施,着力推进“一城一湖一梯田”复合型森林旅游体系的品牌景点培育和建设。
提升核心景区景观质量。云和梯田以一幅“日出云海”照片横空出世,为加深游客对景区规模体量的印象,云和县对核心区800余亩梯田进行复垦,并按照四季景观进行耕作;精选本地乡土树种和苗木对游步道沿线、重要节点进行林相改造;全面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景观效果。同时,将云和湖仙宫景区的主体形象定位为“垂钓休闲和分时度假区”,景观吸引物为“十里云河奇雾”,对沿湖两岸的生态公益林进行抚育提质,并围绕景观主题形象和景观吸引物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增强景区吸引力。
注重本土文化氛围营造。景区在开发过程中,秉承历史,尊重环境。尤其是在规划布局上,充分考虑与环境的共融共生、相互渗透,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改造和修饰。借助“山水童话乡村”建设这个载体,建设具有原始的自然气息、浓郁的人文底蕴、闲致的村居生活、和谐的人地关系的现代化新型村落。同时,开展“五色云和”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绿色云和”;做足青山文章,打造“青色云和”;挖掘本土文化,打造“黄色云和”;开发红色旅游,打造“红色云和”;弘扬畲族文化,打造“蓝色云和”;形成坑根石寨、梓坊渔村、红色梅湾、石浦船帮古镇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山水童话乡村”,拓展云和生态休闲旅游的新视点。
强化旅游综合服务管理。搭建“品牌宣传、业务运营、后勤组织、安全保障”四大组织构架,建立较为系统的规章制度,努力实现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高效运行。不断提升员工队伍素质,通过专业授课、现场模拟、内部交流等多种形式,不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营销管理、电脑技能、行政执法、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统计等各项业务培训。设立旅游投诉办公室,安装游客意见征询箱,并且在导游全景图、游客服务中心和景区门票上公布景区投诉电话,接受游客和社会监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检验景区在服务管理、环境保持、配套设施、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主流媒体宣传。一方面,通过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内主流媒体宣传云和的风光景色。另一方面,浙江卫视亲子成长教育类大型季播栏目《人生第一次》在云和梯田景区的拍摄工作更带热了景区的旅游。
办展宣传推介。在引入媒体宣传之余,更要通过展会,积极“走出去”。云和县积极参加浙江省(湖南长沙)旅游交易会、“看晚报、游浙江”鲁豫促销活动、义乌旅游商品博览会、丽水旅游产品展卖会、丽水旅游推介会(温州、金华、上海),并主办云和旅游(上海)宣传推介等营销活动,为旅游品牌造势。
探索合作模式。云和县积极探索多样的合作模式,宣传旅游资源。不仅在杭州萧山机场登机牌上刊登云和梯田广告,发放数量达500万张,还通过中国移动发送云和旅游欢迎信息,并在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的公交车车体以及地铁站投放云和梯田广告。同时,设立了云和旅游温州办事处和上海、杭州、宁波代理处,还邀请杭州西子画院和南京摄影家协会设立云和创作基地。
借助节庆造势。云和县成功举办了七届云和梯田开犁节及两届云和湖垂钓节,承办了丽水生态旅游文化节分会场和“县长带你游丽水”活动并启动云和旅游大篷车宣传暨“浙江首届大学生旅游节”云和旅游嘉年华高校巡回活动。通过多样的特色节庆宣传,云和的旅游品牌广为人知。
2014年是云和县深入实施“旅游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的承前启后之年,全县森林生态旅游将通过不断提升两大AAAA级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养生文化村和赤石景区项目建设,做优规划、做深内涵、做精项目、做强营销、做活机制、做细管理。同时,加大旅游投资招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涉旅项目建设,继续营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格局,促进森林旅游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