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状 马 凌
近年,大数据、大视频技术正在方兴未艾,三网融合、台网联动政策还在如火如荼,广告、新闻、综艺、展会、教育、商务等各行各业皆在纷纷启用屏幕话语并试水多屏传播,一场基于屏幕的媒介和传播变革正在进行。现代意义上的屏幕泛指电影、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视觉显示视框,而狭义的屏幕媒体则特指数字、网络、视觉技术下以屏幕为显示视窗的各种视觉终端平台。德里达说:“长久以来,学者只是聚焦文本艺术内外的意义,而忽视了文本内外的边框,这才是对文本起着决定意义的结构。”①这里笔者就基于作为一种视框的屏幕和屏幕媒体话语,立足视觉传播视域以及与非屏幕媒体的比较研究方法,既诉诸广义屏幕文化挖掘屏幕一直以来的演进路径,同时聚焦狭义屏幕内涵强调屏幕媒体于当下凸显的传播变革,进而对现实传播实践提出些许传播对策。
屏幕在中西都是自古有之的话语和文化。屏,屏蔽也;幕,本为黄昏、昏暗,转义为私密空间(《说文解字》)。中国古代屏幕文化的典型是屏风,由屏心、屏裱与屏框三部分构成,一方面屏心和屏框将外部世界隔离,将内部世界遮蔽,但同时屏裱即屏风上的装饰又让我们“看见”另一番世界图景。英文屏幕“screen”和法文屏幕“écran”都源于德语“scherm”,最早也有这种辩证的意味。首先是指“保护、掩饰、阻挡光线”,然后有“使看见”的意思。西方古代屏幕文化指示广泛,如窗、门上的遮挡物,居室、教堂等空间内的立式家具或石木隔离物,再及防护林、护屏等任何具有阻挡作用的物质(《牛津字典》)。
进入现代以来,屏幕有了崭新的文化指向。莱文森说:“20世纪称得上是真正的屏幕的世纪。这个世纪开始于无声银幕,直到19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屏幕达到了最高境界。19世纪50年代,电视已经把电影和广播结合到一种新型的屏幕上。……计算机屏幕也带来一种新的形象——图标,随之是另一种虚拟现实的漫画式图形。”②如其所言,当电影银幕取代了舞台戏剧的“第四道墙”,现代意义上的屏幕话语便正是产生。电影银幕遮蔽了幕后的舞台世界,但却同时让我们看到了幕前的光影世界。与传统屏幕不同:电影银幕倚赖的是人工光源的投映,且呈现的是二维平面的虚拟影像。继之而来的电视荧屏是这种虚拟影像银幕的又一演进,它取消了电影对于外部投射光源的依靠,而采用自带电子显像管的虚拟影像呈现,同时还实现了远程转播和直播,进而使观众的观看行为不再局限于公共空间,而将身体引向家庭空间,并从此划分出屏幕空间存在的两个类别:一是电影银幕所指代的大屏幕,一是电视荧屏所指代的小屏幕。③之后,电脑屏、手机屏是小屏幕发展的两个重要终端显示平台,无疑,较之电影电视屏幕,电脑手机屏实现了三个演进:一是不再依赖赛璐珞胶片,而开始显示兼容性编辑性更大更为灵活的像素影像;一是摄像头的内置实现了监视与显示功能的统一;再就是离身体更近并随身体移动,将屏幕延伸到真正的个体空间。
21世纪以来,屏幕继续奔赴其存在的使命并深化其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屏幕的多元化与屏幕的联通化。首先,屏幕多元化包括:尺寸上,小屏幕之无限小、大屏幕之无限大,小屏幕继平板、手机等便携个体屏幕后又开发出眼镜、手表等身体私密屏幕,大屏幕不再满足于影院的宽幕,更朝向户外巨型屏幕延伸;形状上,从矩形到弧形、圆形、异型百“屏”齐放;厚度上,从立方盒子到超薄平板再到薄如纸张;材质上,从CTR到LCD、PDP、LED、OLED,从白色金属幕到透明投射幕;硬度上,从坚硬直屏到柔软曲屏;功能上,从二维平面到三维、四维立体显示,从单纯投影或显示到集显示、监视、投影于一身,从键盘输入显示到单点多点触控再到行为意念感应。其次,屏幕联通化是指:屏幕内外视域联通,即屏幕内外世界可以互动;屏幕前后视域联通,即不同屏幕在不同时间连续使用;屏幕左右视域联通,即不同屏幕在同一时间可以同时使用。这样就应验了尼葛洛庞帝的预言:“媒介不再是讯息,它是信息的化身。一条讯息可能有多个化身,从相同的数据中自然生成。”④数字、网络、视觉技术支撑下,屏幕的多元化和联通化发展使得包括传统纸媒(报纸、杂志)、声媒(广播)在内的任何信息都转化为屏幕的再现和屏间的流转,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界限分明的媒介壁垒,使其统一到屏幕这个话语上,换言之,当今传播所关注的不再主要是哪个媒体,而是哪块屏幕:什么样的屏幕及其视觉特征与承载信息的显示方式?在哪里的屏幕及其视觉环境与受众身体的接触关系?多少块的屏幕及其视觉整合与成本效果的评估权衡?于是,屏幕这个原本只是微不足道的不同媒介的终端显示窗口就富有了举足轻重的聚合所有媒介的媒介话语意义,如近年频频出现的手机屏、Pad屏、电视屏、投影屏、PC屏、户外大屏;又如动态屏、固态屏,个体屏、公共屏,小屏、大屏;再如工作屏、娱乐屏、社交屏、支付屏;此外还有双屏、重屏、三屏、四屏、第一屏、第二屏、前景屏、背景屏、主屏、次屏、“一云多屏”、“跨屏互访”等等。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艺术学院教授安妮·弗莱伯格(Anne Friedberg)在《虚拟视窗》一书中专门探讨了屏幕的特性,认为从非屏幕到屏幕文化转变的本质在于观看方式的变化——一种现代性的虚拟移动视域,并由此带来认知方式与传播方式的变化。⑤在她看来,“虚拟”可早溯到19世纪末柏格森所赋予的形而上义涵,即虚拟是创造与进化的动力之源,是本体意义而非只是媒介意义上的。⑥而她所谓的“移动”,是与文艺复兴阿尔贝蒂所创立的矩形视框、单点透视、线性叙事与静止观者的绘画视觉机制相对的,是多元的、非线性的、流动的视域。她认为从十九世纪巴黎的拱廊街开始,橱窗的多重视域、“闲逛者”的“移动的凝视”便已喻示着现代消费主义社会及晚期资本主义的必然视觉认知模式,而数字技术下这种多重流动的视觉认知模式得到了全然的展露。这里,笔者依据弗莱伯格虚拟移动的屏幕理论,认为与报纸、杂志、广播等非屏媒介比较,当前数字网络技术下屏幕媒体具体展开着三个层面的视觉传播变革;同时,笔者参照传播学关于媒介丰富性和选择性的媒介特性、使用情境和主体偏好理论⑦,将具体分析每一种屏幕传播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传播框架。
霍尔在阐释本雅明拱廊街“闲逛者”的视觉消费时指出:“这一观看过程不光确立了一系列对商品陈列和商品室内布置和细节的观看,而且还邀请消费者在这一景观中间观看自己,往往是真地通过看见镜子或商店陈列窗中他们自己的身影,于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观看就默默地设定于这些观看方式中了。”⑧应该说,从传统到现代的不争事实是,屏幕的材质逐渐从石木、皮革的不透明走向绢布、玻璃的透明,且不止于此,当下屏幕旨在突破玻璃的物质阻隔,实现屏幕内外世界的全然畅通,这样主体就逐渐拥有了从最初单向的“我观屏”发展为“屏观我”的联结内外世界的双向视域,尤其后者的“被看”的视觉机制尤为凸显。而当下网络传播和视觉技术也不负所望,正不断的提高屏幕的视觉显示和展示功能,以最大程度的配合主体自由实时的在“看”与“被看”之间进行视域的互动转化,主体不仅可以更深入更全面的“看尽”世界,而且可以更机警更憧憬着“看穿”世界,并为这种“被看”的可能装饰、表演和展示自己。2012年谷歌展开的《崭新的多屏世界:跨屏幕数码设备使用行为》大型调查结论显示,90%媒体互动是以屏幕为基础完成的。⑨
屏幕联通内外世界的即时互现视域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真实的即时互现,电子摄像头与无线视频传输技术是实现这种真实实时互现的主要方式。今天从公共空间无孔不入的摄像监视,到电脑、电视、手机上随影随行的视频对话,再到户外大屏幕吸引过路人的实时参等等,不一而足。另一种是虚拟的实时互现,虚拟现实显示技术和人机智能化屏幕感应是实现这种联通的主要方式。虚拟现实影像致力于在形、声、色、体、气、味等方面逼真仿像,如本世纪以来的高清炫彩、3D、4D、多点触控、体感感应、红外追踪以及头盔显示、数据手套等等,以此实现与观者感官的全部关联,进而营造一种身体与符号融合互动的“沉浸式”体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各种UGC文化、仿真游戏、新媒体艺术等等都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屏幕即时互现传播。
影响屏幕即时互现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体的参与情境,由于这种内外视域的联通需要主体的即时参与,一般来说,主体在路上的无聊碎片时间和下班后的自由休闲时间是最适于屏幕互现的。特别是,屏幕的视觉效果和互动设计是影响屏幕互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屏幕视觉效果上,电视屏和户外大屏在高清、大画面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上占有绝对优势;在互动设计上,手机屏、Pad屏、PC屏更便于进行输入、插入、删除、复制、剪切、移动以至当下的图像视频裁剪、美化、修改、注释、续写、扩展、上传、分享等深层次操作,⑩且这些互动操作不断普及化、便捷化和创意化。那么,鉴于主体的参与情境和屏幕的视觉特性,我们可根据目标群体勾勒出屏幕即时互现的传播框架⑪(见图1)。
图1 屏幕即时互现传播框架
尼葛洛庞帝说:“不要只把多媒体视为个人世界的博览会,或是结合了影像、声音和数据的‘声光飨宴’。多媒体领域真正的前进方向,是能随心所欲地从一种媒介转换到另一种媒介。⑫无疑,这种随心所欲的从一种媒介到另一种媒介的转换正是当下屏幕传播的主要突破。不同于传统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的相对独立的传播视域,多元形态、大小、功能、动静的屏幕在满足我们不断进化的多元需求的同时,也使得我们每天从晨起到入睡的生活几乎全部被屏幕包围、在屏幕中流转。2012年谷歌调查报告提出两种多屏的关联存在方式:一是历时屏幕(Sequential Usage),一是共时屏幕(Simultaneous Usage)。⑬基于此,笔者提出屏幕的历时衔接传播和共时并置传播,其中历时衔接传播是指不同时间点上不同屏幕媒体在时间序列上持续使用的多屏传播方式,⑭它既指向一般意义上的出于不同目的的不同屏幕的历时交替,更特指围绕同一任务在多元屏幕上进行跨屏互访的任务迁移的历时接续。上述谷歌报告显示,98%的人在同一天至少使用两个屏幕,其中90%经常连续使用多屏幕设备来完成同一任务,这种历时多屏让人们经常产生“瞬间自发”的“发现时间”行为,而这些发现的“微观瞬间”碎片就可能成为传播的“黄金时间”。⑮
历时衔接屏幕传播特别是跨屏互访在目前主要是通过“云账号”、“外插设备”、视听重力感应识别等诸多传播技术实现的。“云账号”是基于云计算存储技术,通过输入个人、家庭或企业云账号,自动实现数据记录和无缝同步。2010年谷歌、亚马逊企业云开始投入运用,2011年苹果正式发布iCloud个体云服务,同年联想发布旨在全面构建家庭云生活生态圈的“乐云”跨屏技术。“外插设备”是指插入U盘大小的多屏互动智能设备,通过WiFi无线网络连接的方式,将手机、Pad中的多媒体内容传输到电视、投影仪等终端显示设备上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统一的遥控器来一键分享,如2012年“快播大屏幕”的多屏联通技术、2012年末WiPlug的互动投屏技术,还有2013年初迅速崛起小米盒子的高清视频跨屏体验。而视听重力感应识别是指通过图像扫描、图像感应、重力感应、声音感应自动实现视频影像的接续,如2013年优酷土豆推出观看视频的“扫一扫”、“摇一摇”、“听一听”跨屏互访功能。
屏幕历时衔接传播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主体的使用情境(时间、空间、状态)及其相应的屏幕空间特性。基于这种时空关系,可将屏幕分为个体屏(手机屏、Pad屏)、家庭屏(电视屏、投影屏、电脑屏)、社区屏(住宅楼宇屏、住宅园区屏)、交通屏(户外大屏、交通场所屏、交通工具屏等)、办公屏(商务楼宇屏、电脑屏、投影屏)、商圈屏(影院银幕、超市、娱乐场所终端屏)等等。由于每人每天相对固定的行为轨迹决定了他一般在特定时间会接触到特定空间中的屏幕,这样就可以针对某类群体或个体勾画更为精准的多屏历时传播框架(见图2)。
安妮·弗莱伯格指出:“多元复合屏幕与其说是分散我们的注意,不如说是重构我们同时观照多元屏幕的能力。”⑯从上述屏幕历时传播框架中,其实我们已发现,在同一时间地点我们经常处于“眼观六路”的多元屏幕共同接触与使用状态,这就是屏幕的共时传播问题。屏幕共时并置传播是指在同一时间地点同时使用不同屏幕来进行多元任务处理或相同任务转换的多屏传播形式。Google调查表明,当前人们日常生活已无法聚焦于一块屏幕,而是在很多时候处于第二、三屏幕的共用状态,且当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四类产品被联合在一起使用时,将发挥出真正的效力。⑰
屏幕共时并置传播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共时传播完成不同任务,这种类型屏幕之间相互没有技术上的关联,只是作为主屏幕和次屏幕、前景屏幕和背景屏幕的关系。如当主屏工作时,次屏可以进行视频娱乐和社交聊天的浅参与。第二种方式是共时传播完成相同的任务,这种类型还具体包括两种:一种不需要技术上支持,只是次屏协助主屏,如主屏工作、娱乐时配合次屏进行相关内容搜索、社交;另一种则需要技术上的联结,如多屏输出显示技术,通过像U盘一样的接入,多屏之间可以畅通无阻进行视窗复制扩展的移动操作和分解统一的显示控制,当下AMD的Eyefinity宽域多屏输出显示、NVIDIA的3D Vision Surround立体三屏环绕显示是这方面的代表,多屏输出在户外广告、影像监控、指挥调度、金融证劵、图像编辑、程序设计、会议办公、查询系统等方面运用相当广泛,在国外使用双屏幕办公和多屏会议已经非常普及。再如上述云账号、外插设备、APP、视听重力识别等跨屏互访技术也可以进行多屏同时显示、随意切换和任务互动,乐视精心打造的“互联网+高清大屏幕+沙发”的“客厅计划”就是通过云账号将视频内容在PC端、移动端和TV大屏上同时播放,方便用户在客厅休闲这一时空内进行多屏并置使用。
图2 屏幕历时衔接传播框架
屏幕共时并置传播主要受制于主体偏好与屏幕特性。首先看个体偏好与共时传播的关系。笔者认为,当下屏幕使用主体偏好可分为信息探索型、伦理社交型与影音娱乐型和在线消费类型。其次看屏幕特性,不同屏幕大小、形状、效果所带来的身体体验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种屏幕都有其相对不可取代的特质。PC机相对适合深度、持续信息与影像搜索处理,可谓“工作屏”;手机、平板便携互动,适合简单搜索和浏览,可谓“搜索屏”;电视、电影、户外大屏适合娱乐影音视觉效果,可谓“娱乐屏”;手机由于承载电话、短信、微信、微博、QQ、Email等最为丰富的社交客户端,可谓“社交屏”;PC机和手机皆具有相对丰富的在线支付功能,可谓“支付屏”;特别是手机、平板非常互动便捷,适合随身随行,可谓一切屏幕的“伴随屏”;而手机集通信、影像、互动、操作、便捷于一身,堪为一切屏幕的“总开关”。那么,结合上述主体偏好和屏幕特性,就可以勾勒出屏幕共时并置传播框架(见图3)。
图3 屏幕共时并置传播框架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说:“在多屏时代,屏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的生态系统。屏幕无处不在,相互依靠。社交媒体与主流媒体相互依赖,没有独立存在的媒体。……媒体的发展正朝着混合式的方向发展。有些人往前看,有些人往后面看,我们现在都在看屏幕,有第一个屏幕、第二个屏幕、第三个屏幕。有些人一方面在看电视,另外一方面在看电脑,还在玩手机,所以是多屏的时代,这些屏幕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⑱数字、网络和视觉技术发展下,屏幕媒体克服了种种物质阻隔,联通了即时、历时、共时多重视域及内外、前后、左右的多维时空,并正在变革着传统面面俱到但却壁垒分明的传播实践,致力以屏幕媒体话语为主导传播理念,以屏幕接触体验为主要传播依据,以屏幕生态整合为主要传播模式,以屏幕融合到达为主要传播效果的传播系统。
过去在进行传播布局时,一般都是选择平面、户外、电子、网络的海陆空全面轰炸方式,现在传播主体则越来越认识到屏幕视觉投放的高收益。据全球领先的市场咨询机构Millward Brown一项调查,2011年中国op50品牌商中,76%已经采用电视、网络视频、移动视频和商务楼宇屏相结合的多屏传播策略。为此,广告主开始尝试对屏幕投放进行整体预算,2013年精硕科技调查显示,44%的受访广告主已经开始将所有视频媒体归为一个整体进行广告预算的分配。⑲而各大媒体特别是传统报纸、杂志、广播都试图将传播转化以屏幕视觉再现并多屏整合传播为导向,如报纸新闻业正从“Newspaper”向“News-Screen”转变,不仅早已布局数字网络版,还很早开设针对移动终端的新闻APP。杂志、广播屏幕化转变也紧随其后,电视台网联动和跨屏传播也已成态势。
以往对传播对象的媒介使用分析主要分别针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户外媒体重点做媒介接触时间、观看版面栏目等项目调查,之后制定整个目标群体的媒介传播计划。而当下,我们需要以个体屏幕为主要单位,重点对目标受众所有可能接触的屏幕的时空状态情境和个人体验偏好做调查,依此针对个体勾勒屏幕传播框架。爱奇艺指出:在大数据时代,传播首先要从“到人群”变为“到个人”,为用户打上DNA标签,实现更为精准的“TA”点对点投放。⑳业界人士还指出:未来营销需要知道:针对什么人?在什么屏幕?用户屏幕的使用时间和大脑资源方式?用户屏幕的体验需求如何升级?[21]
相对传统传播实践一类主体、一定时空、一种媒体、一个主题、一种表现的相对分立的传播策略,屏幕媒体传播特别注重客观情境、屏幕特性、主体体验、文本形式乃至屏幕之间的有机结构关系,这是一个物质、身体、符号与屏幕多元交织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屏幕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满足多元客观情境和不同身体体验的多元化需要,不管你处于什么情境以及居于此情景的身体是什么特征,都有适合其环境和感官的屏幕存在;一方面,不同屏幕也要求配合不同的文本创意和叙事的符号形式,即尼葛洛庞帝所谓的“一条讯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具体传播实践,我们就需要以个体为目标单位,以屏幕特性、客观情境、主体偏好为调查层面,以多屏输出、多屏文本、跨屏互动为基本原则,进行如上述历时衔接、共时并置、即时互现屏幕视觉传播框架指导下的立体交错的视觉整合:既要追踪目标对象每天在屏幕流转中最有效的传播情境及相应的第一屏幕触点,又要发现每个情境中目标对象偏好影响下的伴随屏幕触点,同时还不能忽视了调动对象互动展示的最佳情境和最佳屏幕触点,以期最大程度实现以最少成本进行最有效的传播,以最优的屏幕搭建创生最好的屏幕视觉体验。
传统传播评估主要是基于各自媒体传播效果和成本的机械叠加,而当下多屏传播乃至跨屏传播实践中,传播任务是在多元屏幕的共同协作和不停流转中共同完成的,这样就有必要建立针对多屏数据监测和评估机制,研究多屏传播评估参数和方法。国内秒针系统(Miaozhen Systems)和精硕科技(AdMaster)是相对较早试水移动网络技术下数据监测的第三方机构,同时也都尝试推出多屏效果评估方法。如前者针对混媒投放效果提出的MixReach以及网络视频优化的VOptimizer方法。[22]再如精硕科技研发的基于 WAP(运用Cookie/Flash Cookie)和APP(嵌入HTTP request url和SDK软件包)两个端口的个体移动数据追踪,特别还推出多屏传播到达率CSR(Cross Screen Reach)的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并通过效果差异系数进行换算,进而完成多屏数据融合评估。[23]
1985年Window“视窗界面”概念最早由微软注册,两年以后,Window 2.0增加了视窗及可变尺寸与叠加视框,于是复合视窗使得计算机多任务成为可能,这种视窗话语一直到Windows95年代到达巅峰。而时隔30年后,两三个视窗的同屏显示已不能再满足多元主体需求,于是正像今天所昭然的,我们眼前并非再是Windows,而是进入Screens的多屏视界。[24]虽然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数年之后哪一种媒质会取代屏幕,但如果是依据麦克卢汉的媒介革新论或是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下虚拟的流动的屏幕媒体及其所引动的传播变革正是朝向着人性化需求并继续实现着媒介补救与媒介转化的媒介生态系统。而对于这个视觉传播生态所涉及的技术、主体、对象、模式、效果等诸多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探讨,现在才刚刚开始。
注:
①转引自 Anne Friedberg.The Virtual Window,MIT Press,2006,p.13。
②【美】保罗·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③Weiner,Richard.Screens in Film,Television and Other Media.Public Relations Society of America,New York,Volume:10.2003.
④⑫【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90、89页。
⑤⑥Anne Friedberg.The Virtual Window,MIT Press,2006,p.10.
⑦⑭传播学关于媒介选择理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媒介特性选择论,Daft和Lengel(1984)依据媒介丰富性强调从媒介特质出发的理性选择;一是社会情境选择论,Fulk(1993)指出人们选择特定媒介未必是对媒介特性的理性思考,而是会受到使用者身处的时间、空间、状态的社会情境影响;一是个人偏好选择论,Jun Heo(2007)注重媒介选择的主体态度,并将目标受众细分为信息探索型、被动普通型、影音娱乐型三种媒介共时性使用者。参见董克、崔岸《情境与关联——青年群体“多屏幕”媒介消费研究》,人民网,2012年2月27日http://media. people. com. cn/GB/22114/150608/150618/17227369.html。
⑧⑬⑮⑰霍尔:《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0页。
⑨2012年谷歌与市场研究公司Ipsos和Sterling Brands共同展开《The New Multi-screen World:Understanding Cross-platform Consumer Behavior》(《崭新的多屏世界:跨屏幕数码设备使用行为》)大型调查,并于2012年8月宣布调查结果。见于 http://www.google.com/think/research-studies/thenew -multi-screen-world-study.html。
⑩王晓红:《视频文本化及其技术功能初探》,《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4期。
⑪这里的屏幕即时互现传播框架只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白领工作日的屏幕传播而言,而且只是一个示范框架,具体情况中将根据目标群体实际调查有不同的框架内容,下面的屏幕历时衔接和共时并置传播框架是同样的情况。
⑯Anne Friedberg.The Virtual Window,MIT Press,2006,p.14.
⑱【美】凯文·凯利:《移动化屏幕生态系统是未来十年趋势》,腾讯科技,2013年 5月 29日 http://tech.qq.com/a/20130529/013401.htm
⑲钟书平、丁俊杰:《跨屏传播策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0、49—52页。
⑳葛承志:《大数据时代的视频跨屏营销》,《广告大观综合版》2013年第8期。
[21]崔文花、孙珺:《多屏互动2014精细化》,《成功营销》2014年第2期。
[22]Miaozhen Systems.Multi- screen Media Mix,Video Optimization to Dominate Advertisers’Interests in 2013.Marketing Weekly News.Atlanta,Jan 5,2014.
[24]《屏幕之间的空白:跨屏时代即将到来》,新浪科技,2012年10月30日 http://tech.sina.com.cn/it/csj/2012-10-30/082077526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