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恢复治理措施研究

2014-12-21 03:31陈晏煌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18期
关键词:标高水文地质矿体

陈晏煌 宋 勇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矿产资源管理局,江西 赣州 314000)1(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江西 赣州 314000)2

前言: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绿色矿山,实现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区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一、银矿开采的历史及现状

矿山为新建矿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有民营采矿历史,施工采矿平硐1条,硐口标高181m,斜井方位15~28°,坡度29°,长度约75m,主沿脉平硐长度约152.3m,未支护。2004年4月对矿山进行坑道地质编录时,进行了矿井疏干,硐身保存较完整,实测地下水位标高162m,矿坑涌水量20m3/d。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影

1、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1)地层岩性

由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n)、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群(∈1nj)和第四系(Q4)组成。

①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n) :分布于评估区外围。岩性为灰绿色中厚状变余粉砂岩、青灰色薄层状板岩,偶夹变余细砂岩,局部可见灰色中薄层状、条带状硅质岩。地层总体走向近南北向,倾向东,倾角45°~55°。②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群(∈1nj):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东,倾角50°~70°。岩性以灰绿-深灰色厚层状变余长石石英细砂岩为主,夹薄层状砂质板岩、千枚状板岩及2~3层不稳定的含炭板岩。③第四系(Q4):分布于红旗水库、水溪沿岸和山谷低洼处。由网纹状粘土、亚砂土、砂土和碎石土等组成,厚度3~8m。

(2)断裂构造

矿区及其周边地区断裂较发育,主要发育有三组,以北北东向断裂为主。

2、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东西两侧发育有小溪,西侧小溪流量36.6升/秒,东侧溪沟雨季有水流。红旗水库库容500万立方米,最高库水位160米,最低库水位145米。

(1)矿区含水层和隔水层

根椐矿区地下赋存条件和水力特征,可分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和寒武下统牛角河群裂隙含水层

(2)地下水补、迳、排情况

矿区内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受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特征因素制约。现分述如下:

①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排泄方式向下渗透,向低洼处泄流。季节性强。②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群裂隙水:天然条件下接受大气降水,第四系潜水补给,邻区地下迳流补给次之,排泄方式主要通过泉水排向地表水体。

(3)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本区矿体赋存于寒武系变质岩层间破碎带中,赋存标高主要在100~200米之间,寒武系风化裂隙,构造裂隙水为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矿区西部紧领红旗水库,存在构造裂隙水与水库水联通的可能性。

矿区主要业矿体分布标高在100~200米之间,部分工业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区内地势陡峻,矿区西部紧靠红旗水库,因此,西部水文地质边界条件较为复杂,海拔标高160米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岩层及断裂富水性弱,矿区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矿坑充水以顶板风化裂隙水直接进水为主,160米以上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而160米以下,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根据矿山SK1钻孔水文地质工作小结资料,未发现钻孔抽水试验与地表水体有水力联系。

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复杂类型

3、矿山及周边人类活动情况

矿区西部距离副斜井约150米处为红旗水库,水库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副井西南方约50米为下蛤湖村,人口为约30户,约150人。矿区周边林区广阔,耕地面积较少,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林业以木、竹为主。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矿区建房、坑道探矿、建废石堆、简易公路建设,选矿场,废水池等工程,总体人类工程强度较大。

三、矿山未来拟采用的采矿方式

矿山采用明斜井开拓方式,井下各中段矿石通过斜井提升至地表。矿山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矿体,矿体倾角59~78°,为单独大脉,有一定间距,矿石不结块,无自燃性。

四、矿山未来开采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

1、采空地面塌陷。矿床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使原有岩体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引起采空区上部围岩的地压活动,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断扩大,有可能使地表陷落和移动。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秘选用的采矿方法,地表开采移动范围按下列角度圈定:上盘岩石移动角为65°,下盘岩石移动角为70°,端部岩石移动角为75°。移动带南北长约500m,东西宽约300m,移动盆地面积约为13000m2。为保护井巷工程及地面建筑物安全性,在矿山采矿过程中,根据采场顶板稳固情况,生产中对顶板不稳固地段,要采用锚杆支护或锚网支护,也可在贫矿段留不规则矿柱进行支护。采空移动盆地上方有林地、溪谷、矿山工程,乡村公路,民房、农田等,人类活动密集,因此地质灾害影响严重。

2、矿井涌水预测。根据评估矿山地质环境的地质环境条件,主矿体呈脉状,陡倾斜分别赋存于F9、于F11、F12、F13、F14、F18等6条断裂硅化破碎带中,空间分布比较集中,矿脉间距10~40m,出露宽度约200m,矿脉平均厚度0.53~3.47m,倾向南东,倾角53~73°延伸长度100~300m。据此,将矿床概化成眼大井、采矿最低标高+80 m,选用水动力法进行预测。其计算公式:

式中:Q——预测矿坑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S——水位降低值(m);L——坑道至红旗水库库岸距离(m);R0——大井半径;Q1——SK1抽水试验涌水量(m3/d);r1——钻孔半径(m);L1——钻孔至库岸距离(m);S1——SK1抽水试验水位降低值;H1——潜水含水层度(m)。

五、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针对本矿山的特点,矿山拟采用如下治理措施:①尾矿库周边修筑截排水沟,终采后覆土恢复植被;②废石场采用挡墙支护,修建截排水沟,终采后覆土恢复植被;③对开采硐口进行废石回填并砌浆灌封,采空区加强地表塌陷及地裂隙的监测;④工业场地终采后拆除并清理建筑垃圾,恢复植被;⑤处置矿山开采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⑥对矿区周边水质进行监测,保证影响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不受污染。

六、地质灾害防治治理措施的不足之处

矿山西侧离水库很近,矿山在后期开采中,应加强收集现场矿井地下水补、迳、排等情况,对地下水运动做出较好的预测,防止采场通过断层与红旗水库导通。

猜你喜欢
标高水文地质矿体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近地表矿体地下组合式连续开采技术研究
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及应对措施
利用3Dmine进行露天现有采场进行矿体建模的探索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Chronicle of An Epic War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GNSS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
缓倾斜矿体露天采场台阶矿量的分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