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颖++刘冰
【摘 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新闻报道也随之进入了多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利用新技术改进自己的报道,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媒体,以此拓展新闻报道的空间。近年来,人民网在重要会议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很多探索,本文以人民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为分析样本,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人民网会议新闻报道特点做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人民网 会议报道 报道方式
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轨迹。网络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所具备的即时消息传播、超文本输送、高度互动、海量信息等特点,拓展了民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渠道,被大量受众所认可,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利用新技术改进自己的报道,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媒体,以此拓展新闻报道的空间。像《人民日报》这样的传统媒体也利用新技术来改进自己的报道,建立起自己的报纸网站人民网,采取报网互动的方式来报道新闻,使读者除了得到纸质版的信息以外,还可以在网络版上得到更多的有阅读价值的内容,体现了新闻报道发展的新趋势。
国家召开的重要会议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更是重大的媒介事件。在对这些重大会议报道的过程中,报道方式的选取、报道深度的挖掘、权威信息的送达,传播效果的实现,无一不考验着媒体的传播力与公信力。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就人民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模式在新的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传播特点予以分析。
一、注重报道质量,实现有效传播
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受众带来了更好的信息服务。多样的媒介符号,使得受众在接受信息方式的选择上更自由更灵活,信息的传受也更便捷。受众在知晓信息的同时,通过视频、图片、声音等等,也在享受着感官盛宴,享受着媒介深度融合带来的多样信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样的重大会议报道中,这些特点体现的尤为突出。
从人民网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主页来看,网页编排上将新媒体优势与传统媒体的特点结合起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超链接等方式全方位的展示新闻报道。多样化的媒体符号,即时信息的快速送达,都为受众提供了更贴心的报道服务,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很多专题在版面设计上也新颖别致,例如人民网财经频道就使用了“中国经济改革路线图”来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针对2013年以来部分重大的改革举措,进行了分条剖析,内容精炼,观点得到。同时还将改革开放以来各届三中全会的议题按时间顺序列出,供受众对比近年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体现了报道的连贯性。这种包含图解、要点归类、系列解读等创新的报道方式,加强了整合传播力度,增大了新闻的传播效果,以供受众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进程,无论是信息量,还是焦点都显得更加集中和全面。
二、凸显受众本位,体现服务精神
在新闻报道的话题选择上,更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聚焦百姓关注的热点,在为百姓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机会,交流的平台,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在人民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闻编排中,增加了深层次多角度的互动专题,为受众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体现着受众本位意识的增强,凸显了服务受众的精神,拉近了传者和受者的距离。
人民网开办的“改革心声:展望十八届三中全会网络调查”,给公众提供发声的平台,邀请公众参与全会的网络调查,设置问卷,由公众自己投票,且可参加讨论,公众能够通过媒体表达意愿,向政府发声,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起沟通对话的桥梁,实现良性互动。
人民网理论频道还推出专版,就热点话题,约请各领域学者、专家进行访谈,形式鲜活、观点新颖,力求在讨论中达成共识,推进工作。各领域专家评论有层次,有梯度,对于受众更好地理解会议内容,深化会议精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三、主动设置议题,进行新闻策划
往常媒体对重大新闻的报道,局限于单纯的报道层面,而现在媒体的新闻策划已逐步成熟。类似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样的重大会议,人民网会提前制定好策划目的和方向,有选择地进行新闻报道,使得对整个事件的报道更具导向性。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海量的信息里,人民网对相关信息做了很好的梳理和分类,制定了多个专题,进行特别报道策划,从“畅想2020”、“改革心声:展望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型网络调查”、“世界媒体透视十八届三中全会”、“专家系列访谈”以及人民网理论频道的专家学者策论等角度展开报道,着重讨论了百姓最关切的话题,满足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
四、贯彻“走转改”,注重人文关怀
人民网开办了“畅想2020”的专题,以百姓的视角来谈论群众自己畅想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些不同身份的公民所代表的不同看法,正是来自基层的声音,例证也都是群众实例,不再是纸上谈兵,这也充分体现了“走转改”的精神。
除此之外,从报道内容上来看,人民网各个专题的热点大都涉及物价、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切实关注基层的生活,体现对民生报道的注重。从报道的版面上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多短小精悍,少空话套话,用群众看得懂的文字讲述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时政热点,这点在很多报道标题的选取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难走的路是上坡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群众需要有温度的发展》等等。
五、敢于直面热点,加强舆论引导
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是国之大事,也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人民网利用网络问卷、微博、网友留言、视频采访等方式对群众关心的热点进行调查,了解社会热点和百姓关注。人民网人民电视频道以视频的方式,综合了大量评论员、权威专家的独家解读,更加丰富地组织报道、诠释主题。《一说到底》以嘉宾访谈的形式,通过参与话题讨论,表达了群众对改革的期待。人民网在保留深度报道的传统优势的同时,也积极利用新的媒介符号,加强舆论引导。
为更好地担当党报引领舆论之责,人民网推出了一系列评论员文章,如“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篇”、“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篇”、“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篇”等系列评论,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有效引导。“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系列评论三篇,也各具特色,积极回应关切,提振信心。
六、统筹国内外媒体,实现立体化报道
人民网充分利用国际评论队伍和驻外记者的力量,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供了大量的海外观点与信息,使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视野更开阔,受众的知情权得到更好的保护。人民网的国际频道专栏积极结合海外受众的特点,精心设置了会议相关的议题,对热点敏感问题主动发声,第一时间回应海外关切,有效地引导了国际舆论。同时,国际频道还整合了大量来自国际的声音,反映了世界各国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注情况,从全球角度来评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国内外舆论场中形成了积极有效的引导,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结语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介参与到重要会议的报道中来,公众也在比较中获得了更为全面的信息。发挥新闻业的传播功能,促进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主流媒体应肩负的责任。未来的报道中,主流媒体要积极行使媒介舆论监督功能,提高媒介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进而推动社会民主政治进程。
参考文献
①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7:265
②吴建群,《突破创新闪亮——201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评析》[J].《新闻战线》,2010(4):33-34
③马昌豹、项开来,《政治传播进入“10”年代——2010年两会报道观察》[J].《新闻与写作》,2010(11):19
④杨洋,《网络让“两会”更加开放和透明》[N].《金融时报》,2010(19):3
⑤曹鹏,《两会报道: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谁主沉浮》[J].《新闻记者》,2010(4):22
(作者单位:程颖,江西师范大学;刘冰,国网河南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营销部)
责编: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