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乐
摘 要 核桃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坚果类食品,拥有巨大的种植空间。经过多年的培育,核桃的种植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表明,核桃树也是果材染料等兼用树种,因此专家认为对其的综合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核桃树一般生长在山林地带,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核桃树生长环境恶化,成活率不高,经济价值明显下滑,更不利于核桃林的形成,也限制了核桃的产量[1]。由于地域环境的原因,在核桃树受到病虫害的侵蚀时,很难采取保护措施,致使产量和品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主要针对核桃树的生长维护,以及核桃林的形成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做到核桃林的综合开发利用。
关键词 核桃林;综合开发;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3
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种植核桃树应选择地域合适、地形合理、环境良好与土壤肥厚的地区,在这些外因的作用下下,可以保证核桃树的良好生长,促进核桃林林的顺利开发。为了充分发挥核桃林的综合效益,提出了高效利用及开发核桃林的技术措施与相关的方案,在以前的种植技术上加大了对果树的选种要求,并在日常的维护中提高了标准,保证了核桃树的成活率。在一般条件下,加强对种植人员的培训力度,以便掌握更好的培育技术及种植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了核桃林的大规模形成,也提高了经济效益[2]。
1 核桃树的基本介绍
核桃树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核桃仁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目前,大部分人认为核桃只是一种营养品,但其实在医学范围内核桃还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我国的核桃仁因其较高的含油量,已经得到了全球市场的认可,在出口的份额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核桃树性强健,适应性强,管理省工,果实贮运方便,寿命长,是非常适宜开发的一种果树。但核桃要求干燥凉爽的气候条件,且不耐高温、高湿,长江中、下游地区引种栽培后,树体易徒长,花芽形成常不良,病害发生也严重,较难获得丰产。目前,由于气候的转变导致核桃的生长周期有所改变,影响了核桃的生长速度。
2核桃的选种
核桃主要分普通核桃与铁核桃两种,我国南北各地培育的品种大多是普通核桃,铁核核桃又名漾濞核桃,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及贵州一带,该地区的核桃树种喜湿热而不耐冷,与普通核桃有着不同的环境要求。此外,在一些地域还存在着较多的野生核桃,对野生核桃的开发利用还不是很到位。在山核桃中也有一种生产坚果的果树,叫做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山核桃,19世纪末进入我国,目前,在江苏、浙江等省份均有种植。核桃历来都用种子繁殖,生产中大多数为地方性的实生类型,极少存在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品种。根据开始给实的早晚和核壳的厚薄,可将核桃分为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根据核桃外壳的薄厚程度主要分为薄壳核桃与厚壳核桃。合理选择核桃的品种有利于核桃树种群的形成,能够明显提高核桃林的开发利用价值,一方面,可以保证核桃产量及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核桃树的综合利用率。
3 核桃树的生长习性
核桃树根系深广,干性较强,枝条顶端优势现象特别明显,中下部侧芽多呈休眠状态或萌发后自行干枯脱落,故树冠中枝条较稀疏。以下针对核桃树枝条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
核桃枝条中上部的侧芽常为复芽,呈上下叠生排列。有雌花芽与叶芽叠生,叶芽与雄花芽叠生,雄雌花芽叠生,双雄花芽叠生和双叶芽叠生等多种形式。根据着生芽的种类,可将休眠期一年生的枝条分成生长枝、结果母枝、雄花枝[3]。凡枝上只着生叶芽的为生长枝,其中位于树冠外围、生长充实者是扩大树冠和形成结果母枝的基础。结果母枝上除混合芽外,其下还着生叶芽和雄花芽。凡枝条上只着生雄花芽和叶芽,第二年只产生雄花序而不能结果的称雄花枝。这种枝条一般生长短而弱,多在老弱树及树冠内膛郁闭处着生,提高枝条的利用率就是对生态的变相保护。
4 核桃树的具体培育措施
目前,在核桃选种方向上也存在着多样性,一般在繁殖与培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的选择,以便保证核桃林的综合开发利用。核桃树的具体培育措施主要是繁殖和栽植,但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嫁接繁殖展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应予以大力推广。嫁接繁殖常用野核桃嫁接,种子秋播或经沙藏后春播。沙藏时间需60~90 d。嫁接方法以春季枝接(皮下接或劈接)为主。核桃树在休眠期有伤流现象,嫁接的物候适期宜比其他果树推迟,否则影响成活。通常掌握砧木萌芽后至展叶期10 d左右。芽接在7-9月间进行,一般用方块芽接法。核桃枝皮内单宁较多,易形成接口的隔离层。故嫁接操作迅速,削面平滑,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保证核桃树的正常生长。在一般情况下相对采用室内嫁接的方法更能保证嫁接的良好温度条件。对核桃林的负责,也是对核桃林的具体价值的体现,可以有效的保证核桃林的综合利用。
5 核桃树的整形修剪掌握其喜光特性
核桃树对生长的要求较高,需要在生长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修剪,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研究发现,核桃是喜光性树种,尤其是进入结果期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树形一般采用疏散分层形或自然开心形两种,分层形适用于干性较强的品种,成年大树要及时清除外围过密枝、下垂枝,并缩剪辅养枝,以改进树冠内的光照条件[4]。当树冠中短枝和雄花枝比例增多时,表明树体已渐趋衰弱,应及时进行更新复壮。当出现焦梢或大、中枝枯死时,表明树体已趋衰老,可逐年回缩更新各级骨干枝,利用核桃隐芽寿命长的特点,重新形成新树冠恢复结果能力。幼树修剪中主要对干扰树形的一些枝条进行处理。在生长过程中发现枝条的生长不规范,出现一些不结果的枝条应该及时的清理,以免造成与果树争养分的情况,影响结果质量。
6 核桃林的林下种植及养殖
依据地域环境,在核桃树下种植一些蔬菜既能提高场地利用率,又能增加经理收入。此外,林下种植也可以保证土壤质量,为核桃树提供有机土壤,有效改善自然环境。核桃林下可栽培木耳、香菇、蘑菇等。树下种菌类使土壤湿度增加;同时,菌菇覆盖的保湿反光膜,通过反光,增强树冠内膛光照,促进树木增长,菌菇废料也是上等有机肥,二者互惠互利,可以很好的实现生物链的良性循环。在保证树木生长不收损害的情况下,在林下也可以养殖一些家禽,能为树木提供了一些肥料。在树木周围用铁丝网进行有效的防护,保证树木的安全。可以养殖一些鸡、鸭、鹅、猪等,效益相当可观。将林下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综合利用自然条件,也能增加收入,采用多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核桃林的综合利用。endprint
7 核桃林的主要开发方向
核桃林是一个生态园林,要加强对核桃林的开发,然而开发要具有方向性,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加强致力于核桃林的长期发展。核桃林主要要在物种引进及剩余资源利用的方向上进行思考,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带来相应灾害,比如核桃树的病害及虫害等,因此,对于引进的新品种要严格把关,以免造成生态破话,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5]。
8 核桃林的综合利用潜力
经过长时期的探索发现,核桃林是具有综合性的空间体系,其中包含了树木、花草、植物、动物以及果蔬等,在固定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的生态系统,其中主要是对资源的寻找和剩余资源的合理利用。首先是土地上的利用,对于土地,除去核桃树占用的面积,剩余的土地就是有利用价值的,针对剩余土地的使用上不能盲目的密集种植或养殖,要预留出合理的空间以便生态系统的合理化。剩余空间的利用要保障资源整合的规律性,在核桃园林开发上要注重效果而不是效益,最大效益是建立在核桃园林优化完善的前提下的。针对现在的种植技术以及拓展思维,通过实际的筹划才能保证产量的提高,在一定的基础上保证实现产值与效益平衡发展。国内的核桃林开发利用率与国外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种植人员的意识不强、对资源的整合能力薄弱、包括资源的合理化分配手段不够先进等方面。要想切实提高林区利用率就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在行动上加强力度,不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只有经过实践的方案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核。在一般情况下,相对于核桃的发展前景而言,越来越多的种植户从中得到了经济效益,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保证质量,也对自身声誉造成了影响,因此,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要注意质量的提高。
9 结语
目前,对于核桃林的开发利用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开发措施,很难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部分资源的浪费。基于此,通过对核桃林的分析,从中找到合理的开发方向,针对核桃的特性、生长条件、嫁接技术、日常养护等几大方进行探索,找出核桃林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思路迫在眉睫。现代社会对综合利用率是有一定要求的,主要就是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保证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确保生产力的加强。在核桃林的利用率方向应该更好的结合自然条件以及人力物力保证空间上的协调性与稳定性,不能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自然成本。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总结,核桃林在开发利用上存在客观的上升空间,只有进行合理化的安排才能找到适合核桃林开发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杨磊,王宇萍,杨晖.核桃林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人民政府.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森林培育技术创新与特色资源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人民政府,2014.
[2]梁雪娟,张水寒,刘婵.杜仲综合开发利用与产业化现状概述[C].中国商品学会中药商品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年会暨首届中药葛根国际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A].中国商品学会中药商品专业委员会,2012.
[3]刘学铭,肖更生,陈卫东.我所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状况[C].中国蚕学会.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A].中国蚕学会,2004.
[4]杨子生.试论低丘缓坡土地的概念[C].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地开发整治与建设用地上山研究[A].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2014.
[5]吴志文,罗彦康,魏新,杨仕甫.广元培育生态经济,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研究——广元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及路径选择[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2010.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