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祖庆

2014-12-20 20:29徐良英
江西教育B 2014年11期
关键词:美的语言语文

徐良英

徐: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您能不能说说哪几本书(论文)对您个人教学理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对我的教育观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一念行者的《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这册不到10万字的小书,让我越读越觉惶恐不安。

作者用富有灵性而通透的文字,阐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要让孩子合乎天性地自然成长,并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教育首先要从家长的自我教育开始,而自我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审视自己内在的种种恐惧、欲望和不安。他指出,当家长不再把自己的恐惧与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真正懂得爱孩子的方式,孩子和家长就都能从亲子关系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作为教育者,其实我们都需要像作者一样,好好地追问:我能否不那么关注孩子有没有学会钢琴、绘画,或他的某科成绩如何,而关心他现在是不是一个快乐的小孩?他是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惑的?他有烦恼吗?……相比较他的学识而言,他能否活得安宁踏实,显得更加重要。

当“爱”漠视了心灵,也就漠视了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这本书,让我的教育观发生了悄悄的变化。

教育,要从心灵开始。

对我的学生观产生重大影响的,当数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教授旗帜鲜明地反对“主体性神话”,提出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主张。他倡导“交响乐式教学”,打造“润泽的教室”。这些观点,都给我以极大的启发。

目前,我担任着学校副校长,兼着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着力构建“交响乐式的教学”。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静静地、安心地、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样的教室里,我们吟诵着世界上最美妙的诗歌、阅读着一本本优秀的童书,与大师为伴,和经典同行。我们创办阅读周刊、创建班级博客,在汉语的“阿里斯仙境”中徜徉。从儿童出发,让语文学习成为最润泽最诗意最美妙的事,将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第三本书,是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这本书对我语文教育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这本书中,潘教授将对语文、语文教育的思考和追问提升到了人的存在的哲学高度:对语文的追问,就是对人、人的生命、人的存在、人的意义的思考和追问。潘教授将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归结、落实到“言语表现和存在”意义上的“人”之上。使语文教育从工具论、知识论、能力论、语感论转向言语论,让“人”的生命因为言语的表现和存在而变得充实、丰盈、高贵。这可以看作是潘新和教授所要达到的语文教育的“化境”。

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站在“人”的角度,审视语文教育、审视日复一日的教学行为。这本书,一次又一次地引发我对语文教育当中某些原点问题的追问:

语文,真的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学科吗?

阅读,真的是写作的基础吗?

语文教学,“理解”和“表达”的顺序,一定是先“理解”后“表达”吗?

…………

一遍遍地追问,一次次地思考,我脑子中许多朦胧的念头慢慢地清晰起来。以“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语文教学主张渐渐地在我脑子里清晰起来。

我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全的人”,而这“完全的人”应该是懂得感受语言之美、欣赏语言之美和创造语言之美的——这是人“存在”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只有感受到足够多的美,才能传递出足够多的美。作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感受、享受到足够多的美,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美。“美是一封打开了的介绍信,它使每个见到的人喜欢”(叔本华)。日本科学家冈茨先生说:“欣赏田野上一朵紫罗兰开放之美的心就是数学。”我们借用一下,也可以说:“欣赏田野上一朵紫罗兰开放之美的心就是语文。”

语文,就是培养一双发现美、识别美、欣赏美从而情不自禁地创造美的眼睛。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表达美——用美的语言,表达美的事物,创造美好人生。

徐:您觉得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如果只能列举三点,您觉得哪三点相对重要呢?

张:我觉得,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这三点素养非常重要。第一,文本解读的能力;第二,创意设计的能力;第三,课程开发的能力。

首先,文本解读能力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最为重要的能力。读法决定教法,老师能教给孩子的,只能是他自己。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首选是一个文本品鉴的高手。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高品位的语感,并以自己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

其次,创意设计的能力,是一个老师的课堂能否吸引学生的关键。学生天性烂漫,喜欢新鲜事物。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语文课程充满活力,就需要对课程和课堂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有创意的设计,能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地探究语文、学习语文。语文教师,就是要努力让自己的课像变戏法一样地好玩:努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儿童的一次精神探险,都会发现新大陆;努力让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和魅力。

第三,课程开发的能力,是一个老师能否帮助孩子提升精神疆域的关键。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特别强的学科。语文的外延无比广阔,学习语文的途径也无比广阔。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是一个优秀的课程开发者。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己眼前只有一本教科书和参考书,那他教出来的孩子绝对不会看到三尺以外的地方。

语文教师的课程视野,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视野。

徐:继承传统比摒弃传统要艰难得多,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您会特别强调继承和发展哪一个传统语文教学经验?

张:熟读以至成诵,是传统蒙学的基本经验。“熟读精思子自知”,朗读,特别是多读,有助于记忆。

但是,当下,弥漫着一股变质的“国学热”,让我颇为不安。有不少人打着读经的旗帜,在小学生中大搞“读经复辟”,让小孩子原封不动地诵读整本整本的《弟子规》《三字经》《论语》……

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更多契合当下的精美语言来开启鸿蒙。简单地搞读经运动,那些成人读了都难以理解的词句,只会让儿童离经典越来越远。历史上,许多塾师不管学生懂不懂,只是要求死记硬背,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相信不在少数。这样得来的—点东西,只能作为谋取功名的阶梯,而不能成为日常需要的工具,学生更难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些历史教训,我们是必须记取的。

今天,“熟读成诵”这一传统精华,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观照它。儿童的阅读内容,必须经过精心的挑选。汲取传统文化中至今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元素,选编意味蕴藉、文字精练的现代诗歌,吸纳民间文学的精彩篇章,建构数量众多、古代与现代兼顾、中国与外国并存的诵读文本,让孩子们快乐、自主、大量地背诵,方能让“熟读成诵”这一传统精粹,散发出现代的光华。

责任编辑 曾维平

E-mail:jxjyzwp@126.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的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好美的雾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