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力香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可以使学生掌握表达与交流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还可以使学生言行得到规范,语文素养得以增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注重课堂积累,逐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
1. 课前五分钟自由演讲,让学生畅所欲言
在口语交能力的训练中,演讲是一种易操作且很有实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开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设置演讲环节。可根据当天要教授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复述时注意避免把背诵当成复述,要用自己全新的语言去阐述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这样才有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或拟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前通知,让学生自由选择切入角度并搜集信息,然后整理成文,自由演讲。如在教授《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这一课时,教师可针对国旗这一主题拟定相关若干话题,提前通知学生进行选择及材料搜集与演讲准备。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锻炼学生的胆量,而且使学生即使是在公共场合发言,也能做到吐词清晰、基本流利和情节完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第一步。
2. 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对小学生而言,其认知规律决定了具体存在的事物对他们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因此,直观形象的实物对其进行再现,能够很好地吸引其注意力。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再对学生与教师的言谈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纠正,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如在教授《一颗小豌豆》一文时,我们可借助一颗小豌豆充当道具。
教师(将小豌豆呈现在学生面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嫩绿色的东西是什么吗?
学生(眼前一亮):踊跃的举手发言(略)。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的提醒):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就是我们在餐桌上经常吃到的小豌豆。大家知道小豌豆是怎样长大的吗?
学生:积极讨论(略)。
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好。但是,有些语句的说法是存在不妥之处的。(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纠正和进一步引导)
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教育时,合理的使用实物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培养其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续(新)编故事,在故事接龙这一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过程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对于小学生而言,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其根据所学课文进行合理适当的想象,并采取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将想象的成果表达出来(如:说、写、演、画等),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在学习《哪吒闹海》一文的时候,在学生熟读并已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针对哪吒闹海后的心理活动设计若干问题。例如:
教师:同学们,我们设想一下,假如哪吒借助莲藕之身还魂再世之后失去了前世的记忆,故事又将怎样发展?下面同学们就以失忆后的哪吒为主题编写一个故事,进行讨论,最后上台来讲给小朋友听。
同学:(积极响应并开始编写)好的。
可先让一个学生单独的进行续编,然后请求另一个学生继续进行续编故事,但允许这个学生与同桌或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统一内容后进行故事接龙。最后由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评价,推举出最精彩的续写结尾上台进行演讲。通过这种方式,在趣味中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如某小学教材里“小猴借铅笔”这个话题,有这样的文字提示:小猴子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小猴子是怎么还铅笔的?熊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教学时,只要让学生弄清这个话题的提示要求,分别让学生扮演小猴子和熊猫,按照提示问题的顺序,连说话带动作表演起来,就可以进入互动状态。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