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莲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禁止节假日补课的今天,更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在随堂听课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课改实践已有十年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目的、内容、过程、方法、形成全部由教师掌控,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看客、道具、附属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记,谈不上对知识的过程体验、感受,更没有形成能力之说。更为甚者是大题量机械训练,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很多教师都认为,单纯靠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就能拿高分是远远不够的,其绝招就是让学生长时间、大题量地去训练,通过训练,达到应对考试的目的,最常见的现象是“课内不够,课外补”,通过增加学科课时,学生晚上加班加点做作业等手段,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科成绩。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厌学,学生的思维呆板、学习能力差。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与学问题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满堂灌,一节课下来,学生好象听得明明白白,但一动笔什么都写不出来;全班同学回答得很好,但一提问个别同学,什么都说不出来;课堂上讲过的题、分析过的题、纠正过的题,测验考试考同样的题,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不懂,或原来是怎样错就怎样错;学生分析、综合、储存知识的能力差,例如a0=1(a≠0)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无法记住和应用。为什么老师教得辛辛苦苦,而课堂效益还是那么低。分析课堂教学,有不少老师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学习浮躁,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热热闹闹,但学生动手能力弱,缺乏思考能力的训练。再反思我们的老师: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管教,不管学,似乎只要自己完成程序走过场就算完成任务了;有的老师把三尺讲台作为自已的舞台,几十名学生面对一块枯燥的黑板,教师讲,学生听,活动形式单一,学生更是被动,毫无兴趣可言;有的老师课堂陈式老套,复习—新授—巩固—作业。这种方式看似符合教学规律,其实呆板而无灵气,这样的课怎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的老师备课不充分,造成课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后解决,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填鸭式、满堂灌是常见课:有的老师一节课一讲到底,不惜拖堂,一堂课下来,讲课者辛苦,听课者疲惫,学习者吃力;有的老师依赖多媒体,黑板无板书,过多的画面和文字“一闪而过”,造成学生课堂懂,课后一概不知;讲授无重点,内容超要求,有的老师无尺度地将教学内容越挖越深,无故增加的知识使学生“苦不堪言”。观察教师工作现状: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但课堂的教学效果未能如意。
三、更新教育观念,提出“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
提高课堂效益,改变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听的被动局面刻不容缓。我国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其间因课堂改革而一举成名的如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名校,他们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要有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几个改变:1. 进行课堂模式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由教师主宰的课堂变为由“学生主宰”课堂。2. 改变课堂评价模式。把原来评价教师改变为评价学生,在一堂课中不看教师看学生,看学生在这一堂课上的表现,如学生参与的人数有多少,占有的时间有多少,活动的形式是否多样、新颖,对书本知识的研究是否深刻,课堂学习气氛是否浓厚,学生精神面貌是否良好,课堂学习效果是否优良。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不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课堂不是看传授知识,而是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造能力是否得到了开发。3. 通过听课、评课,实行层层把关,有效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通过公开课、示范课、优秀课、研究课等探讨高效课堂,逐步引领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4. 实行反思矫正。一位教师认真反思三年,有可能成为名师。一支教师队伍,真真正正反思三年,一定会成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每日一反思,反思当天课堂教学的成与败,要求教师写教育教学案例,学校通过组织开展教学反思研讨会,用教师的实例开展反思,使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综观实践可知,高效课堂的推进思想基础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思想认识的改变。学校要坚持把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首要任务。通过校本研修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通过外出实地观摩、课例研讨,形成正确的课堂教学观,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