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友初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在初中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近三十个年头,对文言文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结合“新课标”理念,总结出了质疑法、诵读法、讨论法、归纳法、泛读法、仿写法等六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提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质疑法。古人云:“于无疑处存疑方是进矣。”大到单元整体内容,小到每篇文章,我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文言文由于距今历史久远,日常生活也没有用文言交际的大环境,这让很多学生觉得学文言比学外语更难。词句古奥难懂,再加上刚刚接触文言文,面对如此生疏艰涩的“古董”,学生有畏难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对此,我总是首先打消学生的畏难心理,鼓励大家:“我们就是不懂,才来做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能提出来,就是好学生。如果能提三个以上的问题,你就成功了一大半。”于是什么“之乎者也”、“子曰诗云”、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通假字、如何断句、如何翻译成现代汉语等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学习的进度陆续提了出来,每节课前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二、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古人崇尚诵读的佳话。古人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充分揭示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我们必须尊重,必须继承,这个规律就是诵读,就是在整体阅读中感悟。初中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很难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在阅读时常犯“心口分离”的毛病。例如要他们背诵教材中任何一首诗词或者一篇文言文,一般都没有问题,但默写时则错漏百出,因为这些文言知识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很难被接受的。提倡诵读,是增强语感的前提,是严防心口分离的保证。具体做法是:先由教师范读、正音;再领读,指导学生断句、读出节奏、读出轻重音;最后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语感,读出课文的语言美,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课文的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法尤其重要,它贯穿于整个课堂中。
三、讨论法。首先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释文本。这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新课标对此有明确的要求。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一些典型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认识文言文阅读的规律,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兴趣,在于教给方法,在于引导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学会学习。对于课文预习中的各种质疑,除了尽可能的在课堂讲读中解决以外,老师要有意识地将同学们所质疑的具有代表性的,或者是该篇重点的那些问题,留在课堂内指导学生讨论解决。我的作法是:让横排1、3、5、7排的同学向后转,与后面的同学刚好形成面对面为一组(组组同质:成绩总体均衡;组内异质:成员优中差混搭),四人为一组。这时老师可穿梭其间,巡回指导,然后由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四、归纳法。在问题得以充分讨论并已全面展开以后,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使学生对诸多问题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点更明确、更系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泛读法。“听、说、读、写”几乎涵盖了语文课程学习的全部。可是对于整天只知道埋头做题的中学生来讲,能静下心来读点什么简直是比“登蜀道”还难。对此,我不仅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章,而且还有一个硬性规定:每周必须抄录并背诵两百到三百字的文言文、或诗词、或对联等等有关古典文学方面的东西。在早读,甚至在我的课堂上时常拿出来诵读。
六、仿写法。提起作文,多数学生发怵。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腹中空空,无话可说;二是训练不到,手拙。对此,我鼓励学生放手作文,不论题材、体裁如何。日记、随笔等都是学生练笔的最佳方式。有话则长、无言则短,或叙、或抒、或议,灵活运用。到了八年级,学生还要学写对联,学写律诗、绝句;语文素养较高的同学,还要尝试动手写“之乎者也”,对此我总是激赏有加,并尽可能提供指导。长此以往,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学生的文言文积累在不经意间提高了,对古典诗词、对联等中华文化的精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
总之,“质疑——诵读——讨论——归纳——泛读——仿写”,构成了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它们没有终点,相辅相成,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始终处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从而不断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我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结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中的点滴体会。通过“六种”教学法的实践,使我认识到,推行“新课标”,实则向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必须不断吸纳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渊博的学识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辅以灵活且能适应学生特点需要的教学方法,永远感召着学生,提高着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