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水牛品种资源介绍与开发利用

2014-12-20 17:15梁正文邱佑乾杨宗禄陶林冷成利贵州省凤冈县畜牧产业办公室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7期
关键词:凤冈县水牛公牛

文│梁正文 邱佑乾 杨宗禄 陶林 冷成利(贵州省凤冈县畜牧产业办公室)

贵州白水牛在黔北地区又称“凤冈白水牛”、“亮毛牛”,是贵州特有的地方水牛遗传资源,具有抗病力强、役用性能好,持久力好、屠宰性能高、繁殖性能良好、性格温顺、易于管理、适应粗放饲养等优点。贵州白水牛个体比贵州青毛水牛略大,主要集中在黔北地区凤冈县、务川县等地,中心产区在凤冈县石径乡、花坪镇、永和镇、土溪镇、永安镇等乡镇。在黔北地区民间有用白水牛角蹄作为药引的传统,认同其功效堪比犀牛角,具有药用功效。

最近十年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对牛是役用功能依赖性逐年减弱,加之在白水牛生活的山区地方,缺乏科学的选育和保种,近亲繁殖频繁,常与青毛水牛杂交,导致品种严重退化,白水牛数量逐年减少。

一、概况

贵州白水牛生产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890米(750~1203米),平均气温15.6℃,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日照1180小时,无霜期286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草木丰盛,野生牧草种类繁多,农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黄豆、油菜等为主,为白水牛提供了大量的饲草饲料资源。

2006年11月,贵州大学与贵州省饲料研究所、贵州省畜牧局相关专家到凤冈县对白水牛品种进行了屠宰测定:屠宰率51.2%,净肉率41.8%,骨肉比1∶5,与当地的青毛水牛屠宰率47.76%,净肉率36.66%相比,分别高出3.44%和5.14%,且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特别是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在凤冈县黔东北大牲畜交易市场容易看见贵州白水牛,福建、广东、湖南、江西、甘肃等地客商常来市场选购,深受客商喜爱。

二、资源现状

凤冈县畜牧局1997年、2006年、2012年三次对辖区内白水牛进行普查统计,统计情况如表1。

从统计情况来看,2012年凤冈县白水牛存栏数比1997年减少了近80%,比2006年又减少了30%左右,现凤冈白水牛能繁母牛存栏不足300头,非常稀少,该品种面临灭绝的危险,由此对贵州白水牛这一宝贵遗传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表1 凤冈县白水牛统计表

三、体形外貌与生产性能

1.体形外貌。贵州白水牛全身被毛白色有光泽,夏秋季节被毛稀疏而短,冬春季节被毛致密且较长,皮肤呈粉红色,口为“红口”,鼻镜上常见黑灰斑点,体格紧凑匀称。公牛头型粗重,母牛头型稍小;眼睛明亮有神,额宽大,鼻部偏长,双角多为圆盘状,稍向后上方弯曲,角舌呈蜡色半透明;双耳直立灵活,大小适中;颈部细长,鬐甲稍高,胸部宽深;背腰平直,腹部圆大,尻长稍斜,后躯肌肉发育良好,四肢粗壮,蹄质坚实,多为木碗蹄,呈琥珀色,尾多至飞节。

2.生产性能。

(1)体尺体重。贵州白水牛长期生长在武陵山地区山区地方,由于饲养管理、饲养条件的不同,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根据凤冈县畜牧局2012年对46头白水牛进行测定,成年公牛体高126.0厘米,体斜长148.9厘米,胸围190.0厘米,管围22.3厘米,胸宽51.5厘米,胸深69.1厘米,背高126.0厘米,十字部高125.0厘米,体重476千克;白水牛母牛一般生长到4岁达到成年,成年白水母牛体高125.0厘米,体斜长147.3厘米,胸围189.0厘米,胸宽50.6厘米,胸深67.9厘米,背高124.0厘米,十字部高123.5厘米,管围21.2厘米,体重450千克左右。初生牛犊体重(27.5±5.2)千克,12月龄雄性小牛体高92.3厘米,体斜长109.6厘米,胸围116.0厘米,胸宽28.2厘米,胸深48.0厘米,背高91.1厘米,管围13.9厘米,十字部高91.3厘米,体重140千克。

(2)繁殖性能。贵州白水牛繁殖性能强,公牛1~1.5岁就开始有性行为,2.5~3岁达到性成熟开始配种,5~10岁期间配种能力最强,以后逐渐减弱。前些年在贵州省凤冈县有骟割劣质公牛的习惯,选留体格强壮、毛色好的公牛配种,对保证白水牛优良性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近年来随着母牛数量的减少,和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阉割公牛的情况已经很少了。白水母牛1.5~2岁开始发情,3岁左右开始配种繁殖,发情周期19~24天,怀孕期310~330天,常年发情,冬末春初由于劳役重,缺乏草料而营养状况下降,母牛发情比例约占20%~30%,夏末秋初由于气温较适宜,膘情良好,母牛发情比例达70%~80%,为母牛发情旺季,所以经常出现母牛在次年同一季节产犊。白水牛母牛终身产犊8~10头,终产年龄18岁左右,个别母牛20岁以上还有繁殖力。公犊初生重28~30千克,断奶重110~150千克;母犊初生重25~30千克,断奶重100~150千克;哺乳期10~12个月,断奶成活率98.8%。

(3)肉用性能。粗放条件下,成年白水牛屠宰率49.66%,净肉率39.52%,骨肉比1∶4.72,眼肌面积48.3平方厘米。在经过短期育肥后,屠宰率51.2%,净肉率41.8%,骨肉比1∶5,且育肥增重快,肉质好。

四、市场前景与开发价值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追求城市慢生活,开发利用白水牛应从观赏价值、肉用价值、角工艺品、皮革工艺品等方面进行研究。应利用白水牛具有抗病力强,屠宰性能高,遗传性能稳定等生产性能,进行扩繁发展,实行资源保种与开发利用。

1.肉用性能的开发。贵州白水牛由于短期育肥增重快,肉质好,屠宰率高达51.2%,净肉率41.8%,肉用性能潜力大。经养殖户进行对比实践,采用莫拉水牛冻精输配白水牛生产的杂交牛,毛色为青毛,生长性能非常优良,体格高大,产肉性能良好。

2.贵州白水牛的抗病特性和耐热特性的开发。贵州白水牛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对秸秆类农副产品利用能力极高,在粗放管理环境内也能够生长发育良好。据养殖户反映,贵州白水牛抗病力极强,很少发病。从凤冈县多位老兽医处了解到,因饲草饲料霉变而发生的耕牛“烂脚杆病”病例中,尚未发现贵州白水牛发病,其他疾病也很少见。白水牛的耐热性能极强,在夏天酷暑季节,青毛水牛需要每天水浴,否则就容易发生热应激结膜炎、中暑等疾病,而白水牛三五天一次水浴也能耐暑不生病。

3.贵州白水牛相关产品的开发。由于贵州白水牛全身被毛白色,经屠宰剥皮后皮呈天然的白色,是高档皮革制品的原材料;其角呈蜡色且半透明,可以做成很多精美工艺品,也可以直接入药,在民间称白水牛角为犀角。

4.结合乡村旅游和地方特色观赏价值开发。贵州白水牛是贵州省的特有的品种,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就是稀奇,若在黔北地区旅游景区路线沿线合理设置白水牛养殖场,让更多的游客能看见白水牛,认识白水牛,认识贵州省地方品种,从而更多了解贵州原生态。

五、保护与开发措施

1.加强保护意识。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提高对贵州白水牛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高度认识,增强保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资源保护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级负责、宏观调控等工作。建议由遵义市人民政府牵头制定《贵州白水牛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行动方案》,相关部门及涉及县(市、区)和乡(镇)负责组织实施。

2.保留优秀性能。在黔北地区大范围内对贵州白水牛进行全面普查摸底,首先是掌握贵州白水牛分布情况,再划定保护区域,以中心产区的乡镇建立保护区和保种群,建立数量在50头以上的贵州白水牛核心群,并选育优良白水公牛,严格选配,控制近交,进一步提高贵州白水牛的优秀性能。

3.严格管理。扩大贵州白水牛种群,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对白水牛饲养户实行档案登记动态管理,由县畜牧局统一管理,统一建档,选育优秀种公牛,统一配种,严格控制青毛水牛种公牛与白水牛母牛配种,统一饲养技术指导。通过选种选配、提纯复壮、定向培育等方式,保持贵州白水牛原始的特性。

4.提高经济效益。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适宜凤冈县自然环境条件、高效、优质的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发展肉牛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如引进莫拉水牛等优良品种进行水牛改良,生产优质牛肉。

5.做好宣传工作。加大贵州白水牛品种资源的宣传,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养牛户的饲养水平和对贵州白水牛品种资源的保护意识。

6.扩大贵州白水牛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在黔北山区地方,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机械化水平低,饲养白水牛还是主要作为役畜,但是这些地方多数属丘陵斜坡地区,山多坡广,草山草坡资源和农作物资源丰富,是白水牛生长繁殖的最佳环境地。如果利用白水牛耐粗饲,育肥增重快,肉用潜力大等特点,正确引导农户由专门饲养役用白水牛向饲养役肉兼用和肉用、观赏用白水牛转变,改变养牛为耕田的思想,扩大饲养规模,进行肉牛、观赏牛生产,保护开发白水牛的最大潜力,达到养牛赚钱奔小康目的。

猜你喜欢
凤冈县水牛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赛水牛
水牛喜欢水里钻
凤冈县关工委的“桑业”情怀
小水牛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凤冈县召开2016年老干部暨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委会
凤冈县华莲家电关爱天桥中学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