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卫草源
草原补奖政策进村入户联系制度是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2011年6月建立的一项工作制度,旨在推动政策落实、改进工作方法、培养锻炼干部、服务牧民群众。中心每个处室负责联系一个村,共7个联系村,通过进村入户开展调研等方式,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工作,向牧民群众宣讲草原补奖政策,提高牧民对相关政策的理解能力,了解政策落实进度和牧民群众意见,力所能及地为联系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自2011年建立进村入户联系制度以来,中心的干部和省级草原监理机构的同志一起连续4年深入基层、深入牧户开展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和牧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充分体现了中心和省、地、县各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务实作风,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
2014年9月3~4日,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在甘肃省兰州市成功召开了草原执法经验交流会暨联系村工作座谈会。中心7个联系村的7名牧民代表参加了会议,就联系村草原补奖政策落实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讨论交流,如盐池县皖记沟村抓公路、水利、饲草料基地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鄂温克旗巴彦胡硕嘎查注重集约化、现代化、科技支撑,抓产加销产业链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家普遍认为草原补奖政策是一项惠民好政策,应当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大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建议,如适当提高补奖资金标准、加大牧道、棚圈、电力等畜牧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奖资金发放与执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实际挂钩、提高草原管护员补助标准、增加草原管护员名额、强化牧民劳动技能培训、扶持发展地方民族特色产业、支持牧业合作社发展、加大对家庭牧场扶持力度以及加强草原监理机构建设等。
这次中心专门邀请联系村的同志参加座谈会,为基层干部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家对这种“走下去、请上来”多种方式强化与基层联系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创新方式,丰富内容,提升水平,发挥以点带面示范作用,为整个草原保护建设提供典型经验。同时,部省两级草原监理机构也会进一步加强工作联系,创造条件解决联系村进一步发展实际问题,努力把联系村打造成部省两级草原监理机构联系基层群众的直接通道,检验工作作风的服务窗口和锻炼服务能力的工作基地。
进村入户联系制度建立4年来,中心7个联系村采取了各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方式落实草原补奖政策,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情况均有了很大的改善。这7个联系村的典型经验对草原保护建设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示范作用,为草原补奖政策的落实和草原保护建设贡献力量。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索格藏村位于卡哈尔乔自然保护区境内,是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村可利用草场面积31.4万亩。
唐克镇索格藏村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结合索格藏村实际,提前谋划,及时安排,广泛宣传,全面动员,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紧扣禁牧、草畜平衡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人工种草面积逐块核查。该村根据近年来人工种草保留面积,组织人员对各户人工种草面积进行了全面核查。在核查过程中,对牧户上报的人工种草面积,逐户逐块的进行了实地丈量登记,并经农户现场签字认可,明确了各户的种草面积、补贴面积和补贴金额。
开展牧户考核,兑现补奖资金。建立科学有效的牧户考核验收制度,坚持“先验收、再公示、后兑现、钱到户”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考核验收工作。
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该村主要通过加大人工草地建设、牲畜暖棚建设、缩短牲畜饲养周期、改变饲养方式、草场流转、转移劳动力等形式减轻草场放牧压力。
依靠群众,完成各类数据的核实工作。该村在紧密配合上级部门的基础上,依靠群众,完成了全村228户的禁牧、草畜平衡数据的核实工作,确保了各类数据的准确和资金兑付的到位。
草原生态和牧民生活改善。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三年来,牧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3856元,2013年8230元,每年人均政策性增收1329.83元,牧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明显增强,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制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
巴彦胡硕嘎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旗锡尼河西苏木中西部,嘎查土地总面积69万亩,其中草场面积29万亩,放牧场30万亩。
巴彦胡硕嘎查紧紧围绕“科学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的草原保护建设方针,积极开展草原围栏、划区轮牧、舍饲圈养、人工草地和饲料基地建设,大力宣传先增草后增畜的科学理念,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依托草原保护与建设项目,提高草原综合生产能力。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该旗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大草原“双权一制”落实和清理非牧牧民占用草场工作力度,补奖机制落实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奖惩机制保障。在禁牧区放牧、草畜平衡区超载以及补奖资金落实不到位的层层追究领导责任。旗草原监理部门与锡尼河西苏木草原监理所多次不定期巡逻检查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对超载户以说服教育为主,对多次警告仍然不予改正的超载户进行立案处罚,效果明显。
草原管护员协助。巴彦胡硕嘎查村级草原管护员4人,由嘎查牧民和村级防疫员组成。通过定期培训,使草原管护员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掌握必备的草原管护基本常识和技能。
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牧民专业合作社以畜牧业养殖为主,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覆盖牧区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经济合作组织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牧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牧民收入,有效地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带动了经济发展。
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北拉镇7村辖10个自然村。全村有草场226584.43亩,其中,禁牧面积26699亩,草畜平衡面积199885.21亩,理论载畜量为8391个羊单位。
7村紧紧围绕县、镇两级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实施方案内容,广泛动员干部群众,扎实落实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加大宣传力度。2014年,7村先后召开草补专题会议12次,以《班戈县2012年草原补奖政策补充读本》(藏汉双语)为提纲,深入各自然村宣传讲解20场次,参加人数1300余人次,牧民群众对政策知晓率达100%,为全村深入开展2013年度草原补奖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促进减畜任务落实。7村始终把减畜作为草原补奖工作的中心内容,采取宣传教育、参加畜产品展销会、引进企业开展活畜交易等措施,加大了减畜工作力度,2013年度全村减畜工作又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经过清点核实,全村2013年底牲畜存栏数比2010年减少了2434个羊单位,累计3年完成了减畜任务的24%。
做好禁牧区测量定点工作。7村积极协助上级相关业务部门开展禁牧区测量定点工作,帮助选定禁牧区,完成26699亩禁牧区的测量和定位工作,并安排草原监管员26人轮流对禁牧区进行看管,严格做到禁牧禁得住,决不因管理不到位而出现禁牧区内放牧现象。
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全村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牧民人均收入得到提高,广大群众人均收入增幅稳定,少畜户、无畜户的草场承包经营权益得到充分尊重,调动了人人保护草原生态的积极性。
甘肃省天祝县南泥沟村位于乌鞘岭南麓,全村有饲草料地2000亩,草原8.2785万亩。2011—2013年完成减畜4494羊单位,占计划任务的100%。具体减畜措施有发展舍饲或半舍饲规模养殖,异地育肥,调整畜群畜种结构,加快出栏周转,扩大人工种草,加大畜种改良等。
实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后,牧民是减少了放牧,把主要精力放在转变生产方式上。草原补奖政策实施以来,该村的人工种草面积没大的变化,现在约有一半的村民在邻村租赁土地种草,种植甘引1号黑麦和甜燕麦等优良牧草,较以前的地方燕麦品种,产量增加了一倍。
在落实草原补奖政策过程中,南泥沟村通过转变生产方式积极探索科学养畜、草畜平衡的新型畜牧生产经营路子,进行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探索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设施畜牧业经营主体和发展模式。目前建成养畜暖棚177座、规模化养殖场9个(2011年修建养殖暖棚56座),牦牛、绵羊均实现进棚养殖。暖棚养殖不仅消化了全村0.45万羊单位的减畜任务,而且解决了高寒牧区牲畜养殖冬春季节因寒冷而造成的掉膘、乏弱、死亡问题,同时提高了出栏率、屠宰率和出肉率。县畜牧站测算:暖棚养殖养畜效益显著,仔畜保活率提高15.5%,羊只均增收120元、牛头均增收1000元,可提高养殖效益20%~30%,户均增收0.5万元以上。
草原补奖政策实施三年来,牧民直观感受是禁牧区牧草长得好,自家的围栏草原草根密,草长的高,以前一块草原能放牧利用2个月,现在能放牧利用2个多月,放牧时间也有所延长,草原上能经常看见鹰、鹿、野兔、野鸡等动物,直观感受是生态较以前逐步变好。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花马池镇皖记沟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总土地面积106931亩,其中天然草原面积98071亩。
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以来,该村坚持以禁牧封育促舍饲养殖,全村存栏羊只全部舍饲圈养,大力推进种植优质牧草和暖棚建设,现在牧民已经完全认可了禁牧政策,且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都说草原禁牧就是好。
该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13年全村在项目的带动下打机井56眼,开发水浇地3700亩,今年完成种植面积8860亩,其中种青贮玉米、苏丹草等优质牧草3160亩,紫花苜蓿留床面积1600亩,有效地解决了饲草料短缺的问题。同时,实行草原禁牧后,该村大力提倡村民男劳力进城务工,妇女在家搞养殖业,努力做到禁牧不减畜、创业又增收的总体目标。
自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以来,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该村实现了“四个变化”。一是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也是加快草原生态建设,实现草畜平衡,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使拥护支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滩羊饲养方式由传统放牧改为舍饲精养,提升了农业产出效益。三是农牧民收入发生了变化。农牧民人均养殖收入由2002年的1670元增加到现在的404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5﹪。四是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天然草原产草量由禁牧前的48千克/亩提高到了149千克/亩,草原植被覆盖度由30%提高到了68%,草原生态得到有效恢复,初步实现了天然草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则克台镇阿西勒村有草场面积140490亩,其中草畜平衡面积138490亩(夏草场57783亩,春秋草场23719亩,冬草场56988亩)。2013年年末,全村存栏牲畜34258只。
补奖政策后,牧户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减畜,三年全村实际减畜2213只,超计划完成减畜任务,实现了草畜平衡。实施草畜平衡后,放牧牲畜数量减少,牧户中出现了一些闲置劳动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闲置劳动力进行转移,增加牧民收入。一是结合游牧民定居工程,捆绑使用各类涉牧项目和资金,并协调好援疆资金的支牧作用,安置牧民。二是畅通就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三是划定旅游点,扶持牧民实现转移创业。四是结合改造提升养殖小区、家庭牧场、秸秆养殖示范户建设工程和牧民新技术培训以及以入股、合作经营、优势互补等形式,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五是调整产业结构,结合其他行业的安置。
人工种草和棚圈建设方面,该村结合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优惠政策和项目,积极引导牧民定居,增加青贮玉米、苜蓿及优质禾草的面积,实施天然草场松土补播。广大农牧民还结合游牧民定居工程、抗震安居富民工程及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加快定居点及养殖小区的建设,目前,全村203户牧户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定居房,有157户牧户的棚圈也新修成砖木或砖混结构,保障牲畜安全越冬和圈养时间,再没有出现牲畜冻死情况。
实施草畜平衡后,通过减畜计划的实施,全县草畜平衡区草场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草原植被盖度增加显著,平均生物量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15%以上,牧草种子的结实几率也大大提高,有效地保护了土壤种子库。草畜平衡的实施,增加了天然草原的植被盖度,水涵养能力也逐步提高,山体滑坡等给农牧民带来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极大降低。
青海省贵德县常牧镇拉德村辖6个自然社,草原总面积37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21万亩。
拉德村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确定了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并请专家将禁牧与草畜平衡区上图,明确了禁牧区的四至界线。禁牧区划定后,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张贴公示、发放禁牧和草畜平衡宣传资料,使全体群众明确了责任和义务。
全村共聘用草原管护员3名,3人都为村干部。草原管护员实行双重管理的方式,在行政上由乡镇政府负责,在业务上受县草原监理站管理,草原管护员每天对管护区进行巡查,配合草原监理机构依法加强对乱采乱挖、破坏草原基础设施等行为的监管,另一方面协助草原部门开展草原保护和工程建设,对推动草原生态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草原禁牧后,牲畜的饲草资源进一步缺乏,该村人工种草面积只有800亩,种草地块有限,2013年该村将0.4万亩种植油菜的地块全部种植了饲草,同时群众也加大购买饲草、饲料的力度,较好地缓解了饲草料的紧缺问题。
拉德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从2013年合作社开始发挥效益,合作社通过牛羊良种改良,良种改良覆盖面达到85%以上,使畜群结构进一步优化,适龄母畜比例提高到65%以上,共育肥出栏羔羊700只,实现收入56万元,并进行了分红,群众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得到增强。
通过草畜平衡、禁牧、减畜政策的实施,草地植被逐步恢复,草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使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2011年该村亩均产鲜草165千克,2013年亩均产鲜草185.7千克,亩均增加20.7千克,较2011年提高了12.55%,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后草地生产力提高明显,促进了草地生态的改善。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后,拉德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牧民群众建设、管理、保护和合理草原的意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