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 轩 颜萍平 高 飞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长沙 410013 3)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自发性或原发性的脑出血,多数是由于血压骤升引起的动脉破裂所致,亦称高血压性脑出血[1]。其病情重、起病急、预后差、病死率及致残率高[2]。研究表明,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减轻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改善老年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3]。本文回顾分析55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7—2013-06我院急诊科收治55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31例,女24例;年龄61~74岁,平均(65.32±3.73)岁。均有高血压史,经临床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按是否接受院前急救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66.21±3.19)岁。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65.04±3.41)岁。2组一般资料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均通过急救医疗系统(EMS)入院,给予积极院前急救措施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由家属自行送入院治疗,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发病至入院的平均时间与48h内病死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率的检验采用χ2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发病至入院平均时间及48h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发病至入院平均时间及48h内病死率比较
3.1 院前评估 接到救援中心派诊后迅速出诊,通过电话向家属了解患者病情,指导家属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如意识障碍患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患者平卧,尽量避免搬动等。到达患者发病地点后首先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并结合体格检查结果快速判断患者病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3.2 畅通气道 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与2~4L/min氧气吸入。对于舌后坠患者采用口咽通气道,密切观察其血氧饱和度,对于呼吸<6次/min或>35次/min的患者采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3.3 建立静脉通路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老年患者建议使用留置针,以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证静脉通路,便于抢救。液体输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
3.4 降低颅内压 遵医嘱正确使用脱水剂及利尿药,一般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呋塞米20~40 mg静脉注射,以改善脑水肿,控制脑出血,防止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5 控制血压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会出现脑出血后颅内压升高,为保证脑组织正常的供血及代偿,急性期不应用降压药物降低血压[4]。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给予温和降压药物进行药物降压,将血压维持在150/90mmHg左右[5]。
3.6 安全转运 初步抢救后,应及时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治疗。转运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多人将患者平托至担架,上下楼梯时保持头部略高,避免倾斜幅度过大导致患者血压升高。转运过程中车速平稳,注意防震。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病残及死亡最常见的疾病[6]。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一种脑血管急危重症,发病突然,病程进展较快。若在其发病第一时间不能及时施以正确急救措施,便会错过最佳抢救时间[7]。急救人员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救护时,应更注重针对性及时间性,还可借助媒体宣传,使公众掌握脑出血的初步判断及常见处理措施,全面提高全民院前救护的质量。
[1]Diringer MN.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J].Crit Care Med,2002,21(10):1 591-1 603.
[2]黄建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急救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36):7 967.
[3]刘晓静,卢立春.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4):647-648.
[4]崔淑霞.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2例急性期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81-83.
[5]陈玲玲,娄素琴,张新华,等.院前急救对急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76-77.
[6]宋明浩,李志祥,马文斌,等.老年脑出血53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135-137.
[7]崔广会.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11,8(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