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力学领域近年来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4-12-19 07:17:12张学科宋立才吴中海
地质力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学科人员

冯 卉,张学科,宋立才,吴中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0 引言

地质力学由中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是介于地质学与物理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构造地质学与动力地质学之间的桥梁。地质力学根据力学的原理与方法,按照一定的逻辑步骤,研究地壳构造、地壳运动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涉及构造体系、矿田构造、地应力与地壳稳定性、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地震地质、火山与地热等多个学科或领域。地质力学理论的创立,是对自然科学的重大贡献之一[1~3]。

地质力学研究所于1956年由李四光亲自创建,是以地质力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地质力学与大陆动力学、构造地质与大地构造、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矿产资源与矿田构造、第四纪地质与环境、油气资源战略评价、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开展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地质力学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基础理论创新、技术支撑和综合应用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地质力学研究所坚持发扬李四光科学思想和继承发展地质力学理论,开展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全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地质力学创新、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动力成岩成矿、第四纪地质与环境、油气资源评价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重大成果,已有近100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奖励 (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为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4~10]。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日益严峻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地质力学研究所在坚持发展创新地质力学的同时,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强调加强地质力学基础理论创新与发展,发挥地质力学在能源、矿产资源调查以及地壳稳定性、地质环境和灾害调查中的作用,即“一个基础,两个应用领域”。经过多年的努力,地质力学研究所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结构布局、科研经费投入和项目成果展示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同时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以及学科发展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本文收集、整理地质力学所2006年以来上述各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地质力学战略发展研究提供基础支撑,为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11~16],并为进一步完善学科均衡发展和合理布局、加快优秀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实现地质力学跨越式发展等提供参考。

1 地质力学研究所近年来发展现状

1.1 人才队伍状况

1.1.1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人才队伍建设是衡量一个科研单位综合实力的基础。自2006年以来,地质力学研究所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全所人员从2006年的299人增至2013年的366人,科研人员(按研究室人员统计,下同)也从93人增加至130人,其中40岁以下科研人员从40人增至74人,增长将近一倍,增添了新鲜血液,充满活力。

全所2006年以来在职与离退休人员统计结果 (见图1)显示,2006—2013年间,在职人员 (含博士后进站人员)增加了29人;离退休人员增加了38人;全所人员总数增加了67人,平均每年增加8.4人。人员占比也有所变化,2006年在职人员占全所职工人员比例为58.53%,离退休人员占比41.47%;2013年在职人员占全所职工人员比例为55.73%,离退休人员占比44.88%。总体上看,在职人员增速平缓,但占比却由58.53%降至55.73%,降低了3个百分点,表明人员结构比例不尽合理,在职人员总数与离退休人员总数相差甚少,尚待进一步优化。

图1 2006年以来全所人员变化统计图Fig.1 Statistical figure of staff changing,2006—2013

全所2006年以来在职人员按科研、管理和其他3部分进行统计的结果 (见图2)显示,2006年总计175名在职人员中,科研93人,管理28人,其他54人;2013年204名在职人员中,科研130人,管理43人,其他31人。期间,科研人员增加了37人,管理人员增加了15人,其他人员减少了23人。同时,占比也有所变化。科研人员占比由53.14%增加到63.72%;管理人员占比由16%增至21.07%,其他人员由30.86%降至15.20%。在职人员中科研人员增加较多,管理人员增长平稳,其他人员占比明显下降,表明在职人员结构趋于合理,科研力量及实力明显增强,为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2 2006年以来在职人员情况统计图Fig.2 Statistical figure of in-service staff,2006—2013

将科研人员按40岁及以下和40岁以上进行划分,统计其增长变化情况,结果 (见图3)显示,2006年,40岁及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仅为40人,40岁以上53人,分别占比43%和57%;2013年40岁及以下青年科研人员74人,40岁以上56人,分别占比56.92%和43.08%;2006—2008年,40岁以上科研人员人数始终高于40岁及以下科研人员;2009年持平,2010年以后青年科研人员增长迅速,明显高于40岁以上科研人员,表明我所加大了对40岁及以下科研人员的录用,为科研队伍不断增添新的活力。

图3 2006年以来青年科研人员情况统计图Fig.3 2006—2013 statistical figure of young technicians

总体来看,我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构较为合理,青年科研人员增长迅速,整体上已形成一支充满活力、发展后劲充足的科研队伍。

1.1.2 目前人才队伍结构与分布

截止2013年底,现有职工总数366人,其中在职职工204人 (含博士后17人),离退休职工162人。在现有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88人,包括研究员 (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5人,副研究员 (含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43人。

对130名在职科研人员 (含博士后)所取得的最高学历统计结果 (见图4)显示,博士研究生最多,达93人,占总数的72%;硕士研究生23人,占总数的18%,其他学历科研人员14人,占比10%。统计数据表明,目前科研队伍整体由高学历人员构成,科研实力较为强大,为今后科研业务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图4 2013年科研人员最高学历统计Fig.4 Statistical figure of technicians with highest Diploma in 2013

对130名在职科研人员的技术职称进行统计,结果 (见图5)显示,科研人员中拥有助理研究员 (工程师)中级职称的人员最多,56人,占总人数的43.08%;其次是研究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0人,占比30.77%;再次是副研究员 (高级工程师)职称21人,占比16.15%;最后是研究实习员等其他职称13人,占比10%。总体来看已形成以中、高级职称为主体的科研队伍,但在青年科技人员中,中级职称占比较大,高级职称人员偏少,缺乏突出的高端科技人才,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创造青年科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的科研环境。

图5 科研人员职称结构图Fig.5 Figure of technicians with title

将130名在职科研人员按不同研究室进行统计,结果 (见图6)显示,各研究室科研人员的分布情况有所不同,最多的是地应力与地壳稳定性研究室21人,其次是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和博士后人员,均为17人;较少的有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室、极地地质研究室和矿田构造研究室,分别为12人,11人,10人。拥有科研人员最多的研究室与最少的研究室相比,人员相差超过一倍。

图6 各研究室科研人员分布情况Fig.6 Staff distribution of each research department

1.2 学科发展 (结构设置与学科布局)现状

地质力学研究所目前共设置8个业务研究室、5个职能处室和2个服务部门。同时,拥有2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1个局重点实验室、1个局业务中心、2个院重点实验室、5个挂靠专业委员会、2个重大自然灾害应急中心。另外,还拥有2个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个国土资源部科普基地等。创办了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核心刊物《地质力学学报》(见表1)。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地质力学研究所对原有学科布局进行了重要调整。调整后的学科设置为:地质力学、环境工程、第四纪地质、石油地质和矿产资源,相关研究领域包括:地质力学基础理论、地应力与地壳稳定性、矿产与能源地质、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新构造与活动构造、极地地质等。调整后的学科结构与地质力学研究所的整体定位基本一致,优势学科凸显,项目布局相对合理,体现了与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基地建设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了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现有科研队伍的优势,有效激发了地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创新发展地质力学注入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质力学研究所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核心能力。

1.3 科研经费投入情况

1.3.1 各类项目经费投入情况

2006年以来,全所科研人员承担各类项目共计1300多个,总经费达到7.8×108元。具体情况见图7。2006—2008年间项目增长迅速,2009年以后基本趋于稳定,变化不大。项目总数由2006年的106项增加到2013年的172项。

图7 2006年以来开展科研项目数量统计图Fig.7 Statistical figur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2006—2013

表1 地质力学研究所主要机构设置与学科布局一览表Table 1 Main institution and disciplines distribution for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从2006年以来科研项目经费投入情况 (见图8)来看,经费投入增长较为迅速。2006年经费投入6877×104元,2013年经费投入1.38×108元,期间增加了6923×104元,增加将近一倍。

图8 2006年以来年经费投入统计图Fig.8 Statistical figure of annual funding,2006—2013

图9 2006年以来各类项目数统计图Fig.9 Statistical figture of all projects,2006—2013

从2006—2013年科技部、自然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基本科研业务费等5类科研项目数量情况 (见图9)来看,总的趋势是阶梯式增长格局,尤其是地调项目增长迅猛,由2006年的12项增加至2013年的48项,翻了3番。然而,科技部项目自2010年以后,每年下滑,持续萎缩,由最多时的28项减至2013年的仅仅8项,表明科研人员每年投入地调项目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偏多,而从事科技部、973、863项目、自然基金项目的申请和研究的人员比例明显偏少。

对上述5类项目的经费投入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见图10)表明,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项目经费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变化较大;自然基金项目经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每年稳步投入;而地调项目投入经费增长迅猛,尤其近两年更是异军突起,是其他各类项目总和的5倍以上。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是本所青年科技人员覆盖面最广的科研项目,地质调查类项目是资助额度最大的项目,而提升本所科技显示度和贡献率,反映整体科研实力的科技部、国土资源部、自然基金项目却明显偏少,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1.3.2 各研究领域经费投入情况

从近5年来各个不同研究领域的经费投入情况 (见图11)来看,在应用方面,尤其是能源地质与地质灾害领域的调查与研究,投入经费呈逐年上涨之势,且总的科研经费额度普遍较高。另外地应力与地壳稳定性研究的科研经费也较多。相比之下,与地质力学基础研究密切相关的一些学科领域,包括基础地质、新构造与活动构造、极地研究等,经费占比较少,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重点扶持,以期进一步继承、深化地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丰富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发展地质力学。

图10 2006年以来各类项目经费投入情况统计图Fig.10 Statistical figure of all project funds,2006—2013

图11 近五年来不同领域经费投入情况Fig.11 Funding of different fields in recent five years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1.4.1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自2006年以来,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注重科研成果的收集和展示,不断加大学术论文及专著产出率,由2006年的121篇 (含专著)增加至2013年的173篇 (含专著)(见图12),显示出不断增长的良好势头。

图12 2006年以来科研论文及专著发表情况统计Fig.12 Statistical figure of published papers and monographs,2006—2013

将2006年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按SCI(含EI)、核心期刊以及其他3种类型进行统计,结果 (见图13)显示,SCI(EI)文章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由2006年的14篇,增加到2013年的67篇,增加了53篇,增长了将近3倍,表明学术论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图13 2006年以来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统计Fig.13 Statistical figure of published academic papers,2006—2013

1.4.2 获奖情况

自2006年以来,本所各类获奖成果共计44项,其中排名第一的有34项 (见表2)。获得的最高奖项是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项);此外还有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8项、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项目7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0项。

表2 2006年以来获奖情况统计表Table 2 Statistics of awards from 2006

1.4.3 人才培养情况

本所历来重视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的培养工作,2006年以来培养各类人才共计27人次 (个)(见表3),其中科技创新团队2个,先进单位1个,各类人才及先进个人24人次。

2 主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1 主要存在问题

从2006年以来地质力学研究所在人员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布局、项目经费投入、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地质力学近年来重点围绕“一个基础,两个应用”,在服务于国家的资源与能源需求、地质灾害与环境变化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令人欣喜的重要成果,并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布局和科研经费投入方面有了质的飞越。但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日益显著,地质力学的发展在获得历史最佳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综合来看,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地质力学研究所已经拥有一支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具有中、高级职称、高学历的科研人才队伍,但队伍结构、人才状况不尽合理,中间力量较为薄弱,领军人才缺乏。

②学科布局方面不尽合理,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一些学科领域重应用,理论研究不足;而一些学科则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现象。另外,多年以来没有建立起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技术手段和技术水平也亟需进一步完善、提高。

③科研项目、经费投入情况来看,地调项目偏多,投入经费较大,而具有学术显示度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科技部项目相对偏少;同时,科技投入与产出比例不够理想,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的能力不足。

④科研成果、论文产出方面,近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呈逐年上升之势,2013年更是取得较大的飞跃。虽然近年来在多个科研领域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所获各类奖项达三十多项,但在国家级奖项方面仍有不足,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还相对薄弱。

2.2 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需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①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围绕本所近期、中期和长期的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和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等,开展更为深入的战略研究,努力培养跨世纪人才。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立足本所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用好现有人才;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不断补充新生力量;积极鼓励中、老年科学家的扶持与传帮带;制定和落实与国内知名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相关措施和政策,利用大学的人力资源优势,有效拓宽人才选拔范围;切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及人才培养平台,尽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每年选派优秀的青年科研人员出国学习深造,并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国外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有效提高整体科研实力与水平。二是通过科技创新试点和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引进力度 (如“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杰青”等),解决高端科技人才、学科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短缺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开展更为深入的战略研究,进行科学谋划和顶层设计,尽快制定本所的“科研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考核激励机制,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同时,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宽松和谐的工作学术氛围,积极探索适合本所实际的科研梯队、团队模式,逐步形成科研人才高地,造就一支杰出人才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队伍,整体提升本所人员的科研素质。

②学科发展和技术手段方面,下一步应立足本所实际,一方面积极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充分发挥地质力学的特点和专业优势,调整科研队伍机构,优化学科布局,加强跨学科合作,只有树立了大科学系统的观念,才有可能使学科获得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丰富和促进地质力学应用基础领域研究。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展地质力学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加强实验室及野外基地建设,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周期行为。不断完善现有实验室运作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实验室运作细则,合理配备实验人员,量化考核标准,完善实验人员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充分发挥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努力提升实验室平台建设水平。同时,加大经费投入,改进工作环境和实验设备,实现技术手段现代化,有效促进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相互平衡。

③项目结构优化整合方面,针对目前本所科研项目小而散、国家级大项目相对缺乏的问题,一方面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梳理整合传统专业的优势,合理调整项目比例,加大自然基金和科技部项目的申请力度。另一方面,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瞄准资源环境,聚焦科学问题,有组织和有针对性地部署和谋划一批重大科研项目,选择重点课题,解决重大科技问题。通过实施大项目机制,出高水平成果,出高层次人才,加快推进一流地调科研机构建设,促进地质力学学科的快速发展。

④科研成果产出方面,一是尽快完善科技创新考核机制,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地调与科研紧密结合新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推动科研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和集成重要科技成果,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前景,完善科技成果共享制度和机制,引导企业、大学等多方面的力量参与科技创新,做到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第三,坚持服务大局,积极促进科技创新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服务,提高科技创新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第四,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和国际学术交流,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让地质力学走向世界。

3 结束语

在地球科学处于重大转折、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竞争愈来愈烈的今天,环境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创新发展地质力学,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建立和健全新的理论体系,如何使地质力学在解决关乎民生的问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些对于地质力学的未来发展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新课题。作为有着老一辈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的优良传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发展历史的地质力学研究所显然将责无旁贷地迎接这一新的挑战,牢牢抓住当前的大好发展机遇,继续传承地质力学先进的科学思想,创新思维模式,急国家之所急,立足本所实际,紧密围绕“一个基础、两个应用领域”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拓宽地质力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在创新体系基础上,巩固、拓宽地质力学在环境、灾害、工程、能源和极地等方面的应用,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瞄准能源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制造与工程科学、全球变化、重大科学前沿等领域,谋划重大项目和课题,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问题,尽快将地质力学研究所做大、做强,建设能多方位服务于社会、经济和民生的国家重要的地质科学基地,在未来取得更多、更好的自主创新型科研成果,更好地为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安全保驾护航,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1] 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LI Si-guang.Overview of Geomechanics.Beijing:Science Press,1973.

[2] 陈群,段万倜,张祥光,等.李四光传[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CHENG Qun,DUAN Wan-chou,ZHANG Xiang-guang,et al.Li Si-guang Biography.2ndEd.Beijing: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96.

[3] 康玉柱,王宗秀.学习李四光的创新精神发展地质力学理论——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诞辰120周年纪念 [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KANG Yu-zhu,WANG Zong-xiu Ed.Learn Li Si-guang’s innovative spirit,develop Geomechanics theory—in memory of 120thanniversary of well-known geologist Li Si-guang.Beijing:China Publishing House,2009.

[4] 吴淦国.继往开来发展地质力学[J].地质力学学报,1996,2(1):1~5.WU Gan-guo.Carry forward our cause into the future,develop Geomechanics.Journal of Geomechanics,1996,2(1)1~5.

[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孙殿卿著作选集——庆贺孙殿卿院士九十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七十周年[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Sun Dian-qing selected works— Celebrate Academician Sun Dian-qing’s 90thanniversary and 70 years of geological work.Beijing:The Earthquake Publishing House,2000.

[6] 孙殿卿,吴磊伯,刘迅.地质力学的发展和探索中的问题——构造地质学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SUN Dian-qing,WU Lei-bo,LIU Xun.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Geomechanics.Structural Geology.Beijing:Science Press,1982.

[7] 孙殿卿,董树文.地质力学的创新与发展[J].地质力学学报,1998,4(3):1~8.SUN Dian-qing,DONG Shu-wen.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mechanics [J].Journal of Geomechanics,1998,4(3):1~8.

[8] 董树文,陈宣华,史静,等.20世纪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根据地质论文统计分析[J].地质论评,2005,51(3):275~288.DONG Shu-wen,CHEN Xuan-hua,SHI Jing,et al.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geoscience system in the 20thcentury:Evidence from statistic analyses of geoscience papers[J].Geological Review,2005,51(3):275~288.

[9] 张炳熹.50年来中国地质科学技术进步与展望[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ZHANG Bing-xi.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dvances and prospects in the past 50 years[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0.

[10] 陈毓川.世纪之交的地球科学——重大地学领域进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CHEN Yu-chuan.Geoscience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Major advances in geoscience areas[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0.

[11] 吴中海,余佳.地质力学研究新进展——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成果集成与战略研究 (2006-2010)[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WU Zhong-hai,YU Jia.New progress in Geomechanics research: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basic research were integration and strategic research achievement(2006-2010)[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12.

[12] 吴中海.成果集成与战略研究 (2012-2013)基本科研业务费结题报告 [R].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2013.WU Zhong-hai.Results integration and strategic studies(2012-2013):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business expenses the concluding reports[R].Beijing: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2013.

[13] 张凡.从大地构造研究进展看中国地质力学未来之路[R].北京:中国地质图书馆,2011.ZHANG Fan.View China's future of geomechanics from tectonic research progress[M].Beijing:China Geological Library,2011.

[14] 余佳.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进展与前景 [J].地质与勘探,2012,48(1):102~109.YU Jia.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ore field structure of geomechanics[J].Geology and Prospecting,2012,48(1):102~109.

[15] 刘迅.地质力学在矿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J].地质力学学报,1996,2(1):25~32.LIU Xun.Geomechanics’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in the structural study of the ore field [J].Journal of Geomechanics,1996,2(1):25~32.

[16] 董树文,赵逊,张彦英,等.21世纪地质科学展望——31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启示[J].地球学报,2001,22(1):1~4.DONG Shu-wen,ZHAO Xun,ZHANG Yan-ying,et al.Geological Science in the 21stCentury:31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cademic Enlightenment[J].Acta Geoscientia Sinica,2001,22(1):1 ~4.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学科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4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学科新书导览】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54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