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广源
(福建省浦城县河滨街道“三农”服务中心,福建浦城353400)
以甬优9号为材料,开展中稻“3414”田间试验。通过分析测定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养分的吸收量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参数,探讨中稻施肥效应,为当地中稻高产栽培及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试验地设在浦城县河滨李梅村,地点经度118°32′34.3″,纬度 27°53′23.9″,土壤为灰泥田,前作为冬闲田。
试验采用“3414”完全实施试验方案,3个因素(N、P、K),4个水平(0水平为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14个处理。各处理施肥见表1。试验小区面积21 m2,长7 m,宽3 m,插植规格23.3 cm×27.3 cm,丛插单粒谷,小区插330丛。每个处理小区之间用田埂隔开,田埂高25 cm,宽25 cm,且田埂用地膜包裹,试验地外围种植保护行,小区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小区随机排列,各小区田间管理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完全相同。试验水稻品种甬优9号,2012年5月5日播种, 6月9日移栽,6月9日施基肥,6月22日第1次追肥(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蘖肥,氮肥90%作基、蘖肥,10%作穗肥),7月31日施穗肥。
表1 试验处理田间肥料施用
9月30日对各处理进行实割测产,产量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增产,产量最高的处理是6(N2P2K2)和 7(N2P3K2)处理。
在磷、钾肥都为2水平的状况下,不同施氮水平的产量,处理 6(N2)>处理 3(N1)≈处理 11(N3)>处理2(N0),表明该田块施氮水平以2水平产量最高(施N 8 kg/667m2),施氮偏多或偏少,产量都降低。
在氮、钾都为2水平的状况下,不同施磷水平的产量,处理7(P3)=处理6(P2)>处理4(P0)、处理5(P1),虽然磷3水平和2水平相当,但从经济效益上还是应该以施磷2水平最佳,即施P2O54 kg/667m2。
在氮、磷为2水平的状况下,不同施钾水平的产量,处理6(K2)>处理9(K1)>处理10(K3)>处理8(K0),表明该田块最合理的施钾水平应该是2水平,即施K2O为6 kg/667m2左右,同时也说明施钾在一定范围内是增产,但超过一定的量产量反而降低。
表2 各处理实割产量表现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对比列于表3,数据表明,扣除肥料成本纯收入增加以6(N2P2K2)处理最高,其次是7(N2P3K2)处理,从而表明在该田块施肥从产量和经济上都以6(N2P2K2)处理最佳,即每667m2施纯 N 8 kg,P2O54 kg,K2O 6 kg。
表3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对比
各处理种植水稻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种水稻前明显上升,碱解氮、pH有升有降,有效磷、速效钾呈下降趋势。
2.4.1 土壤肥力 该田块不施肥的基础产量是512.4 kg/667m2,不施肥情况下,土壤供N=512.4×2.2/100=11.3 kg,供P2O5=512.4×1.1/100=5.6 kg,供K2O=512.4×2.7/100=13.8 kg。
该田块的N0P2K2、N2P0K2、N2P2K0处理产量分别是564.2、610.2、581.4 kg/667m2,在施磷、钾肥情况下土壤供N=564.2×2.2/100=12.4 kg,在施氮钾肥情况下土壤供P2O5=610.2×1.1/100=6.7 kg,在施氮磷情况下土壤供K2O=581.4×2.7/100=15.7 kg。以上数据表明在肥料配施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供肥水平。
2.4.2 养分丰缺指标分析 该田块最高产量是N2P2K2处理,因此以N2P2K2为最佳施肥量来进行计算相对产量,缺N的相对产量=(564.2/679.3)×100%=83.1%,缺P的相对产量=(610.2/679.3)×100%=89.8%,缺K的相对产量=(581.4/679.3)×100%=85.5%。从而表明该田块土壤N、P、K均处于中等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的土壤每667m2施N 8 kg,P2O54 kg,K2O 6 kg即可。
该田块显示以N2P2K2处理的产量最高,即施纯N 8 kg/667m2,P2O54 kg/667m2,K2O 6 kg/667m2,N、P2O5、K2O 的比例为 1∶0.5∶0.75。
缺素相对产量分析表明,该田块N、P、K处于中等水平,应适量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