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凤玉
“五十二团”是对今天的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巴音胡硕社区的旧称。位于巴音胡硕镇以西直线距离2公里处。兵团时期(1969—1975),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的五十二团的团部曾设在这里。
这里背倚登胡勒丘陵山脉,面向山脚下的乌拉盖老河湾,曾是一处依山傍水的好地方。“登胡勒”,是蒙语,据说是“起伏不平的山”之意。因此,这个地方早先叫“登胡勒”,曾有牧户在这里驻牧生息。
登胡勒山脉向南部延伸的一部分像建筑构建中的鸱吻,堪舆家说这里是一处风水宝地,遂称这里是“巴音胡硕”。“巴音胡硕”,蒙语,意即“富山嘴”。兵团时期这里是五十二团的五连连部所在地。后来,乌拉盖管理区把原来的“东风镇”,改叫“巴音胡硕镇”,简称“巴镇”。如今,五十二团所在地成为巴镇的一个社区,就叫“巴音胡硕居委会”。
使“登胡勒”真正达到辉煌时期的是兵团成立的那几年。于是,今天的人们逐渐忘记了这里的旧名“登胡勒”,也不愿叫这里的新名“巴音胡硕居委会”,依旧亲切地称呼这里是“五十二团”。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铭记兵团时代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今天的人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
“五十二团”的前身是乌拉盖牧场。乌拉盖牧场是从“锡林郭勒盟地方国营乌拉盖郭勒机耕农场”发展而来的。
1958年三月,经中共锡林郭勒盟委会决定,组建布林宝力格(布林泉)农场。1960年五月,在大跃进浪潮的推动下,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办粮食”的号召,在锡林郭勒千里草原上,建起四处较大的国营机械农场。以乌拉盖河命名的“锡林郭勒盟地方国营乌拉盖郭勒机耕农场”成立。场部设在距今巴音胡硕镇北十华里处的布林庙遗址附近。从此,这片亘古蛮荒的土地,传来开荒种地的隆隆机器声音。翌年,耕地面积达5.7万亩,播种面积3.14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
1963年,锡林郭勒盟地方国营乌拉盖郭勒机耕农场,改叫乌拉盖牧场。1965年,牧场场部由布林庙遗址附近,搬迁到登胡勒(今巴音胡硕居委会)。在这里盖建了砖木结构的场部办公室、供销社、邮电局和拖修厂等建筑,达1050平方米。之后,建有医院、学校、邮电局、职工住宅等各类土木结构用房5200平方米。当时,这里的最大建筑是拖修厂的修理车间。该车间为毛石基础、青砖墙体、钢木屋架、两层结构、塔式屋顶。车间有铣床、电焊和钣金等供修理用的机器设备,能承担拖拉机、汽车等大中修理任务。
1966年,乌拉盖牧场所在地,安装了120千瓦60千伏安柴油机组发电,供当地工厂、车间以及场区机关单位和居民照明使用。
自从乌拉盖牧场场部搬迁到登胡勒,这里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二
1969年,正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时候。这年的三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在乌拉盖垦区成立。兵团六师师部所在地是东风镇(现在的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下设五个农牧结合团,一个工业团。分别是51团、52团和53团。1970年成立54团、55团和57工业团。乌拉盖牧场为52团,团部设在登胡勒。建有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等办公室,还建有团部礼堂、招待所和工副业连等各类建筑房屋7400平方米。大部分为砖木结构建筑。商店改叫52团军用服务社。登胡勒中心小学,改为52团中心校。
为了响应毛泽东的重要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从1969年—1971年,来自天津、北京,河北省的唐山、三海关、秦皇岛、保定,内蒙古的呼和浩特、集宁、乌兰浩特、阿尔山,吉林省的白城等城市乡镇的8千多名知识青年,云集六师,被分配到各个团队从事农牧业生产劳动和其他各项工作。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住在集体宿舍,吃在集体食堂,服装由团部被服厂生产,以军绿色为主。
这群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华正茂的知青,来到乌拉盖这片蛮荒的土地上,志存高远、以苦为乐,用自己的血汗去践行“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毛泽东语录)的革命理想。分配到五十二团的男知青们,拿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身穿大皮得勒,脚穿毡疙瘩靴,穿大皮裤,在寒冬里顶着白毛风在西山采石场用铁钎、洋镐打石头,或到乌拉盖河沼泽地里打苇子。在夏日里拓土坯、垒墙盖房子,开链轨拖拉机披星戴月在田野耕作。姑娘们拎着奶桶,伴着淡淡的晨雾,笑逐颜开的去挤连队的牛奶或去剪羊毛。她们或手拿着长长的套马杆,骑着飞驰的骏马,去到如茵的草滩上,看护集体的羊群。连队的生活单调而枯燥,闲暇时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谈工作、谈理想,也谈在草原上猎黄羊、打野狼的趣事,最多的是喜欢谈论在团部大礼堂里看的电影中的剧情内容,以及各团部自己编排的样板戏演出的话题。在夏季的傍晚,小知青们男男女女三五成群,在乌拉盖河边散步,围着驱赶蚊虫的篝火,说说笑笑,放松心情。小伙子用口琴吹奏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爱赶时尚的姑娘们偷偷唱起刚刚学会的一首罗马尼亚影片《多瑙河之波》插曲:“啊,多瑙河,滚滚流,翻波浪,给两岸安排无限好风光。有多少美丽的传说在讲,有多少动人的歌谣在唱,你哺育我们的亲爱家乡,也灌溉庄稼生长。”她们深情的歌唱,好像是在歌唱眼前洒满星辉的乌拉盖河水……
三
据说,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乌拉盖地区加工米面或饲料,还沿袭传统的石碾、石磨,靠畜力或人力驱动。一盘磨一天最多只能加工粮食100多公斤。费工费时,效率还很低。乌拉盖牧场搬迁到登胡勒后,建了一处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小型米面加工厂。兵团成立以后,在原来的面粉加工厂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更换了150型面粉机,并建了榨油车间。与此同时,在原皮毛加工作坊的基础上,组建了工副业连,改建皮毛加工厂制革车间,制作皮夹克、皮衣皮裤和皮鞋等,产品远销到沈阳和河北等地。之后,又建立了毛纺厂,加工大毡、条毡和蒙古包用毡等,产品在当地供不应求。“五十二团”工副业连酒厂,在布林泉附近,也是红红火火的生产。当地人就爱喝这个利用粮食烧制、人工操作酿造出来的原浆酒、二锅头。牧民傍晚归牧,回到自己家的毡房,吃着手把肉,喝着比马奶酒甘洌许多倍的乌拉盖白酒,都激昂地唱起蒙古族传统的长调歌曲……后来酒厂从布林泉边迁至“五十二团”团部所在地。
此时的“五十二团”团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是六师几个团部中,做的最大、最好的一个团部。“五十二团”已成乌拉盖的“工业基地”。一条马路横贯团部中央,前后两侧团部、学校、医院、食堂和工厂车间,应有尽有;一排排砖瓦结构的房屋鳞次栉比、井然有序。据当地居民说,当时小小的五十二团团部用于战士锻炼身体和比赛用的篮球场地就有八处,兴旺程度可见一斑。五十二团的团部与东部2公里远的六师师部所在地——东风镇(就是今天的巴镇),东西相望,如同双璧,辉映草原。
四
1975年六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兵团师团两级机构。1975年十月,在六师师部驻地东风镇(现在的巴音胡硕镇)召开撤销兵团成立国有农牧场交接工作会议。十二月,兵团六师停止对外办公,正式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场管理局乌拉盖分局。五十二团撤销后,又改叫乌拉盖牧场。
乌拉盖兵团撤销后,大批现役军人和家属撤走,紧接着又掀起知青返城大潮。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企业改制大潮也波及乌拉盖大草原。原五十二团的皮革厂、毛纺厂、酒厂和乳品厂等企业也在转制中由于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加上经营管理不善,有些企业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出现破产或停产、半停产状态,勉强支撑的企业,像乳品厂也是在这场改革之潮中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工厂停业,或削减员工,大批工人待业在家或已失业。1986年乌拉盖牧场场部搬迁到今巴镇里。原五十二团团部,成了巴镇的一个居委会——巴音胡硕居委会。1996年,当时唯独一家企业运转良好、生意兴隆的酒厂,搬迁到巴镇里。之后,原五十二团的小学也搬迁到镇里新盖的高大宽敞的楼房里。2009年,最后坚守的巴音胡硕居委会也搬迁到镇里。乌拉盖管理区在城镇化建设规划中,把巴音胡硕居委会列入“棚户区改造工程”,计划以旧房屋置换楼房的方式,把这里的居民整体搬迁到巴镇里。
至此,原五十二团团部所在地,登记在册的有300多户,社区建设项目彻底冻结,青壮年人到镇里或其他地方打工谋生去了,剩下的老弱病残居民和妇女儿童留守在家园,养些牛羊猪和禽类或种点菜维持生计。有许多外地人也来到这里,租下闲置的房屋经营三产。现在已有60多户居民,根据“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在巴镇置换了新楼。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原五十二团团部,用整体搬迁的形式,为乌拉盖管理区巴镇的城镇化规划和建设,做出新的巨大的贡献。
五
七年的兵团生涯(1969—1975),“五十二团”为乌拉盖这方草原抒写了一段传奇,烙上了一个深深的印记。
从1969年兵团成立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四十多个寒暑,如今的“五十二团”,早已铅华刊落、繁华不在。门前的乌拉盖河多年前就已向南改道,留下了一条干涸的老河湾。乌拉盖河沼泽地中一望无边的大苇塘,也悄然消失。背面的“登胡勒”山,已成了采石场,人们用大型机械日夜不停地采挖石料,为巴镇的城镇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建筑用料。穿行在那条因雨泥泞的老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能够见证兵团时代遗留下来的建筑旧景。原商店房檐上装饰的五角星还在,只是退去了当年的颜色,留下了岁月的沧桑;昔日的毛纺厂门廊上用水泥拓出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虽经风雨侵蚀,依旧保存完好,还能看见“毛体”草书遒劲有力;皮件厂的一排排厂房,还在那里挺立,约略可知当年的兴盛;原兵团时期食堂西山墙上用白灰书写的“寓兵于农”四个大字犹在,墙体上的字迹已经漫漶不清。寓兵于农,指军队屯垦。透过斑驳的字迹,我们知道了成立兵团的初衷就是“屯垦戍边、发展农业”,平时务农,战时参战。……现在,五十二团的酒厂虽然早已搬迁到巴镇里,但老酒厂的原址保留至今,断壁残垣内篷蒿丛生,鸟雀喧嚣。已成危房的那几间幸存的酿酒车间,仿佛还飘溢出浓浓的酒香……面对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晋代文豪左思曾说的一段话“幽幽故都,萋萋荒台,淹没了多少钟灵毓秀!”
曾经的五十二团,带着曾经的辉煌,像一颗曳着耀眼光芒的流星,在岁月的长河里,倏忽而逝。然而,时至今日,这里的居民依旧怀着“曾经沧海”的骄傲和旧梦,抱残守缺,迟迟不愿离开这个曾经给他们留下过许多美好记忆的老地方。
责任编辑/何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