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明密
浅谈酒后驾驶人不服从管理的常见行为
文 杨明密
酒后驾驶机动车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警部门把整治酒后驾车违法行为作为当前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大对此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但是,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过程经常会遇到一些驾驶人不配合执法的行为。因此,如何正确对待酒后驾驶人一些不服从管理的行为已成为各级公安交管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借助酒兴,驾车逃跑。驾驶人饮酒后会因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增高,血液循环加快,人会比较兴奋,容易做出一些过激事情。
(二)无理取闹,拒绝检测。有的驾驶员直接将自己锁在车内,拒绝接受检查,拖延时间,然后打电话到处找人,托关系说情,给管理带来难度。
(三)借酒撒疯,直接对抗。一些酒后驾车驾驶人在被民警查到时,往往会借助酒劲撒酒疯。不服从民警管理,拒绝接收酒精检测,有的甚至谩骂、推搡民警,与民警进行直接对抗,造成现场混乱。
(四)公开对抗,暴力袭警。有的驾驶人在酒后驾车后,因饮酒过量或借着酒劲,公开与民警进行对抗。
(一)酒后驾驶人的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法律意识、守法意识不强,有的根本没有意识到抗拒、阻挠交巡警执法是严重违法行为。因此,在受到约束和管理特别是当触及到他的利益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而一些酒后驾驶人受经济利益至上思想的支配,一旦实施了交通违法行为和发生交通事故,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逃避处罚。
(二)酒后驾驶人控制能力降低。驾驶人饮酒后造成意志力降低,控制能力部分丧失,感情易冲动,引发冒险行为。所以,很容易借助酒劲与交巡警进行直接对抗。有的干脆就是装醉,蛮横不讲理,胡搅蛮缠,以此招来许多围观群众,一些群众由于不明原委,就会帮助饮酒人开脱责任,如果交巡警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极易发生冲突。
(一)强化舆论宣传,增强群众法制意识。酒后驾驶机动车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由此引发的社会危害性也是比较大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饮酒后不得驾驶机动车辆。各级交管部门要以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酒后驾车宣传力度。
(二)加大打击力度,维护民警合法权益。要加大对酒后驾驶人暴力抗法、防碍执行公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
(三)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善警民关系。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关链接:中国历史上第一起饮酒驾车肇事案
1901年慈禧太后66岁寿辰时,直隶总督袁世凯特地从美利坚进口一辆洋车,作为寿礼敬献给慈禧。据说,这个洋玩意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理森利和法兰克兄弟俩设计,并采用手工方法制作而成。起名为“图利亚”。
慈禧生日那一天,在紫禁城太和殿检阅贡品。当她听说这辆洋车不要马拉就能跑,感到很奇怪,立即口谕在场的德国司机开车。德国司机爬上车,踩响马达,洋车真的轰隆隆地跑了起来,慈禧看了喜不自胜,高兴地问:“这车跑得这么快,要吃许多草吧?”德国司机说:“它不吃草,烧的是油。”慈禧没有听懂,吩咐太监李莲英端出珠宝,赏赐了袁世凯和开车的洋司机。慈禧对洋司机着实有些不放心,可是在当时全国还没有会开汽车的人。于是,便让李莲英招纳学开汽车的人,当时有许多人应试,最后,京郊哈德门一位名叫孙富龄的人很快学会了开车子,成为慈禧十分赏识的御驾司机。
孙富龄经常驾车拉着慈禧游玩。这样玩来玩去,群臣倒也不去说三道四了,慈禧自己也习以为常了。一日,慈禧坐车玩了两个多小时,心情特别好,当即赏赐一大碗酒让孙富龄饮,孙富龄受宠若惊,一碗下肚,精神特爽,踩响马达,洋车呼的跑了起来。不料前面冒出一个小太监。这时孙富龄已酒性发作,心慌意乱,情急之中怎么也找不到刹车的位置,可怜小太监一命归西。中国历史上第一起饮酒驾车肇事案就这样发生了。
事故之后,群臣对这辆“图利亚”的不吉利又开始议论纷纷。一些老臣联名上书:“一个开车的奴才竟然和‘老佛爷’平起平坐,实在有失大清体统。”慈禧闻听,觉得似乎也有道理,便令李莲英传旨,拆掉司机座椅,让孙富龄跪着开车。这下麻烦可多了,跪着手脚难以配合,再加上有一次事故的教训,孙富龄心有余悸。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破棉絮堵死油管,谎称汽车坏了。当时国内没有人会修汽车,慈禧也就再没有提起这辆车。但是孙富龄天天提心吊胆,害怕露了馅,必死无疑,择日举家逃到了南方隐居起来。
从此,这辆进口轿车也就悄无声息,与大清帝国一起湮没在历史的烟雾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