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驼
人渴望自由,于是当看到那些被“囚禁”的动物,自然想要它们同样获得自由。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幕:2009年6月的一天,广东的某处海边,有人想要给一只“海龟”自由。小“海龟”屡屡爬回岸边,拥有移情能力的人类恋恋不舍地把它掷入海里,说了“再见”。再见变成了永别,因为根据现场照片显示,小“海龟”实际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的缅甸陆龟,这只很可能是通过宠物交易渠道来到广东的小家伙别说不能下海,即便是在淡水里也无法生存。
这只是众多好心办了坏事的“移情错误使用示范”中的一例,类似活动被称作“放生”,前面这一幕正是发生在第二届广东休渔放生节上。
真正的中国乌龟已成濒危物种
放生是一项技术活,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指导,最常见的结局就是放生分分钟变“放死”。而有时候,故事还要曲折得多。
乌龟这种动物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吧,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分量无须赘言。在动物学家那里,乌龟也被叫作“草龟”。然而,如果今天在中国的江河湖泊里发现一只龟,仔细核查它的身份,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那是一只“洋龟”。
保守估计,如今中国有几千万只野生红耳龟,这一数量甚至超过了它的老家美国。但是,受到红耳龟的排挤,这片水域的土著——草龟却无处容身,已经变成了濒危物种。
这种外来户赶走土著的剧本,在生态学上被称作“生物入侵”。下面的例子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儿心理平衡。原产我国的鲢鱼和鳙鱼正在美国的河流里泛滥成灾,而在德国和英国,中华绒螯蟹也让当地人束手无策。造成生态入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引进的外来物种逃逸或是外来物种搭全球贸易的便车不请自来。鲢鱼和鳙鱼当初被引入美国是为了控制水中的藻类,后来不慎逃入自然水域,成了灾难;俗称“大闸蟹”的中华绒螯蟹则是藏在远洋轮船的压舱水中偷渡成功的。
放生产业的形成
以放生这个善举之名造成生态入侵的,则是几个受佛教影响的东亚国家里的特有现象。在西方,放生只是野生动物复健的最后一个环节。所谓野生动物复健,指为那些受伤、遭遗弃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野生动物提供救护、安置、喂养,最终使其返回自然的活动。考证起来,西方的动物复健远没有像我们这样可以轻易追溯到1000年前陈玄奘放生红鲤鱼那么历史悠久——西方的动物复健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伴随着环保主义兴起。然而短短不到40年,动物复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严谨、科学、有序的高度专业化的社会行为。在许多国家,单凭热情热心是不能成为野生动物复健员的,虽然很大程度上这只是一个志愿工作,但还是需要持证上岗。
在我国,放生更糟糕的问题在于,它已经成为一个产业,目的变成了过程。这种商业行为极大地刺激了包括野生动物盗猎在内的非法行为,也让不利于产业受益者的规范难以得到实施。与大陆情况类似的台湾已经立法禁止此类商业放生行为。所以说,碰到贩卖的放生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第一时间不应该是花钱买下而是应该向公安机关举报。虽然受限于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的欠缺,举报的结果并不总是令人满意,但总好过助长了怂恿杀害的买卖。
值得高兴的是,总还能看到进步。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有专业能力的野生动物救助机构,一些开明的宗教组织也认识到了盲目放生带来的问题并寻求专业指导。移情是人美好而珍贵的本能,但是如何给它加上技术范儿的内核,让理性指导移情,让好心办成好事,这是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个大课题。
作为一种环保方式的放生
国际野生动物复健理事会和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复健员协会共同制订的《野生动物复健简化标准》(第三版)中的野生动物复健的标准化程序,为今天的中国式放生提供了行为参考。
第一步,动物的接收。复健员要记录目击者发现需要救助动物的现场情况,记录包括物种、发现地点时间等原始信息并且对目击者提供基本知识。
第二步,稳定动物状况。当需要救治的野生动物被转移到笼舍,立即对其进行评估,为动物提供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对情况危急的动物提供急救并准备接下来检查所用到的器材。
我们常犯的错误包括:不恰当地带走雏鸟和幼兽。这些小动物往往不是看上去那样被遗弃了,它们的父母可能只是为了躲避你而藏在不远处。盲目给动物投食喂水。在没有确定动物食性和健康状况的前提下这样做对动物是一种伤害。过分亲近动物。野生动物不是宠物,它们怕人,在人声鼎沸的环境下会极度惊恐。即便不是这样,如果让野生动物对人类产生依赖,也不利于日后的放归。另外,过分的亲昵可能会导致包括禽流感在内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传播。
第三步,初步检查。为动物称量体重、体温,检查视力、四肢和口腔,评估动物的营养状况。
第四步,初步治疗。包括清创、骨折固定、补液、提供药物和营养支持。
第五步,康复治疗。在一个尽量没有人类影响的舒适环境里为动物提供持续的营养和医疗支持,不间断监控动物状况,必要时为动物提供理疗。
第六步,放归前训练。在这个阶段,要为动物提供足够大的室外活动空间,依照不同的物种让动物进行运动。
第七步,放归评估。观察动物运动能力是否良好,体重是否达到了平均水平,有无合适的放归地点。更重要的是,观察动物能否自主觅食并且对人类有足够的警惕——这些回归自然的动物遇到的下一个人类即便是好心肠的,也难保不办坏事。
最后,放归野外。放归地点的选择很有讲究。对于野外捕获地点确切的野生动物,放归时尽量接近原处。有研究表明,将爬行和两栖动物放回原生地方圆一千米之内才能保证其日后的存活。对那些不能确定来源的野生动物,要尽量放回接近其生境的地方,避免放归在公路附近被过往的车辆伤害。像红耳龟,这种强悍的水龟已经在许多地方造成了生态入侵,还是让它终老于鱼缸里吧。除了地点,放归的时间也很讲究,冬天不是放归蛇、龟等变温动物的好时候。如果是候鸟,问题要更复杂些,如果康复时已经过了迁徙季节,最好将其放归到它的迁飞目的地附近。
(阜新会摘自《新周刊》,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