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利润结构分析

2014-12-17 16:11鲁东智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改革

鲁东智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金融自由化等趋势不断加强,商业银行传统的利用存贷利差盈利的模式已经受到严重挑战。从商业银行利润结构入手,分析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找出其问题,并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润结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41-02

引言

我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这期间银行竞争优势多以低成本的储蓄支撑和经济发展推动。但是,随着国内外金融环境、政府政策、同业竞争者等因素发展变化,这种发展模式变得很难维持。从目前国内形势看,宏观经济增长带动传统信贷增长而获取高利润的年代慢慢结束,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推进,过度依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已难以继续。

针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带来的弊病,本文从其利润结构进行直观的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说明商业银行利润来源对利差的依赖程度之大,并结合这一现状给出相关的对策。

刘宇迪(2010)的观点是,从发展历史上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经历了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主要与传统商业银行相关,非利差主导型即为中间业务主导型[1]。

张国柱(2011)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为利差盈利模式、产品细分盈利模式和客户细分盈利模式[2]。其中,利差盈利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之一,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并提出这种经营模式亟待转变。

郑雪飞(2011)认为,商业银行目前盈利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传统银行业务收入、理财产品等产品销售收入和服务费相关收入。同时,他根据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中客户群的划分,以客户为中心将个金业务的盈利模式分为横向的客户条线和纵向的产品条线[3]。

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2000)认为,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向众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批量交易,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应从单一的“融资中介”向多功能的“服务中介”转型[4]。

亚德里安 J 斯莱沃斯姆和大卫 J莫里森(1999)年,的研究中指出现实的商业活动变化频率非常迅速以及十分复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发新的战略为公司赢得持续的利润。他们研究出了多个公司的盈利模式,如“无利润”、“利润复归”、“趋同”、“反趋同”、“中间陷落”、“价值链”等模式[5]。

蒂尔曼(2009)研究过去1/4世纪所发生的结构性金融变迁,全面探讨了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挑战,提出了金融机构风险盈利的模型与实现路径[6]。

一、现状分析

利息收入主要是由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构成,是银行盈利水平的重要体现,此项业务比重的高低通常可以反映传统业务在银行中的比重。存贷款利息收入差是我国银行业最主要的盈利来源。

(一)传统业务利差分析

2011年,我国上市银行利息收入总额为2.98万亿元。自2006年以来,上市银行利息收入总额呈整体上升趋势。图1显示,2011年的利息收入总额是2006年利息收入总额的2.59倍。其中,2009年的利息收入总额低于上一年的利息收入,并成为近6年最低额,主要原因是2008年下半年5次降息,其中活期存款基本没降,定期存款大幅度下降,零售贷款受到7折的影响,从而导致2009年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

图12006—2011年上市银行利差收入走势

数据来源:根据16家上市银行年报整理

从图2可以看出,近6年,上市银行的利息收入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利息收入比从2006年的89.79%下降到2011年的83.01%。受2008年降息的影响,2009年上市银行利息收入比处于近6年的最低值,为82.14%。同2010年比,16家银行中利息收入比均有所降低,体现出银行业在摆脱传统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业务模式的过程中,利息、收入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图22006—2011年上市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16家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整理

(二)中间业务收入分析

表1对我国各上市银行2010—2011年中间业务占比数据进行了分析。各家上市银行都在努力积极推进中间业务发展、与2010年相比,各行业务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也都有所提高,增幅靠前的是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较高,平均为20.68%。其中,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占比最高为22.12%。在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占比靠前分别为18.85%和16.93%,北京银行占比最低仅为7.87%。

表1 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

资料来源:16家上市银行2010—2011年年报整理

二、问题分析

(一)收入来源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利差收入

在传统利差收益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银行业收入来源的渠道主要依靠存款,存款规模不但影响到贷款的市场份额,更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通过我国上市银行近几年利息收入可以看出,利息收入仍然呈大幅上升趋势,2011年利息收入为2.98万亿元,是2006年的2.59倍;虽然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在逐年递减,但比重仍在80%以上。

(二)中间业务规模增加但比重偏低

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会占到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40%以上。欧美等国家更是高达50%左右,如美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平均在50%以上。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占比最高的是建设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也才22.12%。虽然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的规模水平是逐年上升的,从2007年的198.52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623.83亿元,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07年的9.52%增长至2011年的15.02%,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比重仍相对偏低。

(三)中间业务偏重传统型业务

通过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构成情况和各家银行各项业务占比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占比靠前的都是传统的中间业务,诸如结算与清算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等。这三大类传统业务占比在50%上下。而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靠前的大多是投资银行业务、托管业务、理财顾问业务以及债券保险业务等创新的中间业务。通过国内外对比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显然还停留在传统的低附加值的业务上,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于高收益的创新型业务。

三、政策建议

(一)重视传统利息收入,维持合适的利差水平

尽管随着利率币场化的逐步推进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使传统利差收入占比不断降低,但传统利差收入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从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利息净收入的相对稳定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基础。因此,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利差收入会进一步下降,但传统利差业务仍然会是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增长点。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利息收入业务应该继续高度重视。

(二)大力发展新型的中间业务,提高差异化水平

在银行业竞争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通过发展创新型的中间业务来提高竞争水平。(1)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信息、人才优势,发展风险低、收益高的咨询评估类业务;(2)在中国资本市场、信用市场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大力发展信用融资类中间业务,如担保、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3)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强化客户体验环节。

(三)加强成本管理力度,提高盈利水平

控制经营成本以提高银行盈利水平。中国商业银行目前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中小型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的成长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也使得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时期,银行盈利能力相对于之前阶段的快速扩张期会有所下降。因此,加强成本控制能更好地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宇迪.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J].大众商务,2010,(8):99.

[2]张国柱.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4):168.

[3]郑雪飞.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关于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盈利模式的探讨摘要[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192-193.

[4]兹韦·博迪,罗伯特·莫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亚德里安 J 斯莱沃斯基,等.利润模式[M].张星,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6).

[6]蒂尔曼.金融进化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安琪]

endprint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金融自由化等趋势不断加强,商业银行传统的利用存贷利差盈利的模式已经受到严重挑战。从商业银行利润结构入手,分析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找出其问题,并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润结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41-02

引言

我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这期间银行竞争优势多以低成本的储蓄支撑和经济发展推动。但是,随着国内外金融环境、政府政策、同业竞争者等因素发展变化,这种发展模式变得很难维持。从目前国内形势看,宏观经济增长带动传统信贷增长而获取高利润的年代慢慢结束,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推进,过度依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已难以继续。

针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带来的弊病,本文从其利润结构进行直观的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说明商业银行利润来源对利差的依赖程度之大,并结合这一现状给出相关的对策。

刘宇迪(2010)的观点是,从发展历史上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经历了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主要与传统商业银行相关,非利差主导型即为中间业务主导型[1]。

张国柱(2011)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为利差盈利模式、产品细分盈利模式和客户细分盈利模式[2]。其中,利差盈利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之一,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并提出这种经营模式亟待转变。

郑雪飞(2011)认为,商业银行目前盈利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传统银行业务收入、理财产品等产品销售收入和服务费相关收入。同时,他根据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中客户群的划分,以客户为中心将个金业务的盈利模式分为横向的客户条线和纵向的产品条线[3]。

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2000)认为,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向众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批量交易,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应从单一的“融资中介”向多功能的“服务中介”转型[4]。

亚德里安 J 斯莱沃斯姆和大卫 J莫里森(1999)年,的研究中指出现实的商业活动变化频率非常迅速以及十分复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发新的战略为公司赢得持续的利润。他们研究出了多个公司的盈利模式,如“无利润”、“利润复归”、“趋同”、“反趋同”、“中间陷落”、“价值链”等模式[5]。

蒂尔曼(2009)研究过去1/4世纪所发生的结构性金融变迁,全面探讨了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挑战,提出了金融机构风险盈利的模型与实现路径[6]。

一、现状分析

利息收入主要是由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构成,是银行盈利水平的重要体现,此项业务比重的高低通常可以反映传统业务在银行中的比重。存贷款利息收入差是我国银行业最主要的盈利来源。

(一)传统业务利差分析

2011年,我国上市银行利息收入总额为2.98万亿元。自2006年以来,上市银行利息收入总额呈整体上升趋势。图1显示,2011年的利息收入总额是2006年利息收入总额的2.59倍。其中,2009年的利息收入总额低于上一年的利息收入,并成为近6年最低额,主要原因是2008年下半年5次降息,其中活期存款基本没降,定期存款大幅度下降,零售贷款受到7折的影响,从而导致2009年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

图12006—2011年上市银行利差收入走势

数据来源:根据16家上市银行年报整理

从图2可以看出,近6年,上市银行的利息收入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利息收入比从2006年的89.79%下降到2011年的83.01%。受2008年降息的影响,2009年上市银行利息收入比处于近6年的最低值,为82.14%。同2010年比,16家银行中利息收入比均有所降低,体现出银行业在摆脱传统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业务模式的过程中,利息、收入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图22006—2011年上市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16家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整理

(二)中间业务收入分析

表1对我国各上市银行2010—2011年中间业务占比数据进行了分析。各家上市银行都在努力积极推进中间业务发展、与2010年相比,各行业务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也都有所提高,增幅靠前的是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较高,平均为20.68%。其中,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占比最高为22.12%。在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占比靠前分别为18.85%和16.93%,北京银行占比最低仅为7.87%。

表1 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

资料来源:16家上市银行2010—2011年年报整理

二、问题分析

(一)收入来源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利差收入

在传统利差收益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银行业收入来源的渠道主要依靠存款,存款规模不但影响到贷款的市场份额,更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通过我国上市银行近几年利息收入可以看出,利息收入仍然呈大幅上升趋势,2011年利息收入为2.98万亿元,是2006年的2.59倍;虽然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在逐年递减,但比重仍在80%以上。

(二)中间业务规模增加但比重偏低

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会占到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40%以上。欧美等国家更是高达50%左右,如美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平均在50%以上。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占比最高的是建设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也才22.12%。虽然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的规模水平是逐年上升的,从2007年的198.52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623.83亿元,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07年的9.52%增长至2011年的15.02%,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比重仍相对偏低。

(三)中间业务偏重传统型业务

通过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构成情况和各家银行各项业务占比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占比靠前的都是传统的中间业务,诸如结算与清算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等。这三大类传统业务占比在50%上下。而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靠前的大多是投资银行业务、托管业务、理财顾问业务以及债券保险业务等创新的中间业务。通过国内外对比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显然还停留在传统的低附加值的业务上,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于高收益的创新型业务。

三、政策建议

(一)重视传统利息收入,维持合适的利差水平

尽管随着利率币场化的逐步推进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使传统利差收入占比不断降低,但传统利差收入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从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利息净收入的相对稳定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基础。因此,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利差收入会进一步下降,但传统利差业务仍然会是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增长点。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利息收入业务应该继续高度重视。

(二)大力发展新型的中间业务,提高差异化水平

在银行业竞争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通过发展创新型的中间业务来提高竞争水平。(1)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信息、人才优势,发展风险低、收益高的咨询评估类业务;(2)在中国资本市场、信用市场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大力发展信用融资类中间业务,如担保、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3)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强化客户体验环节。

(三)加强成本管理力度,提高盈利水平

控制经营成本以提高银行盈利水平。中国商业银行目前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中小型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的成长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也使得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时期,银行盈利能力相对于之前阶段的快速扩张期会有所下降。因此,加强成本控制能更好地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宇迪.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J].大众商务,2010,(8):99.

[2]张国柱.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4):168.

[3]郑雪飞.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关于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盈利模式的探讨摘要[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192-193.

[4]兹韦·博迪,罗伯特·莫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亚德里安 J 斯莱沃斯基,等.利润模式[M].张星,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6).

[6]蒂尔曼.金融进化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安琪]

endprint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金融自由化等趋势不断加强,商业银行传统的利用存贷利差盈利的模式已经受到严重挑战。从商业银行利润结构入手,分析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找出其问题,并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润结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41-02

引言

我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这期间银行竞争优势多以低成本的储蓄支撑和经济发展推动。但是,随着国内外金融环境、政府政策、同业竞争者等因素发展变化,这种发展模式变得很难维持。从目前国内形势看,宏观经济增长带动传统信贷增长而获取高利润的年代慢慢结束,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推进,过度依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已难以继续。

针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带来的弊病,本文从其利润结构进行直观的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说明商业银行利润来源对利差的依赖程度之大,并结合这一现状给出相关的对策。

刘宇迪(2010)的观点是,从发展历史上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经历了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主要与传统商业银行相关,非利差主导型即为中间业务主导型[1]。

张国柱(2011)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为利差盈利模式、产品细分盈利模式和客户细分盈利模式[2]。其中,利差盈利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之一,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并提出这种经营模式亟待转变。

郑雪飞(2011)认为,商业银行目前盈利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传统银行业务收入、理财产品等产品销售收入和服务费相关收入。同时,他根据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中客户群的划分,以客户为中心将个金业务的盈利模式分为横向的客户条线和纵向的产品条线[3]。

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2000)认为,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向众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批量交易,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应从单一的“融资中介”向多功能的“服务中介”转型[4]。

亚德里安 J 斯莱沃斯姆和大卫 J莫里森(1999)年,的研究中指出现实的商业活动变化频率非常迅速以及十分复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发新的战略为公司赢得持续的利润。他们研究出了多个公司的盈利模式,如“无利润”、“利润复归”、“趋同”、“反趋同”、“中间陷落”、“价值链”等模式[5]。

蒂尔曼(2009)研究过去1/4世纪所发生的结构性金融变迁,全面探讨了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挑战,提出了金融机构风险盈利的模型与实现路径[6]。

一、现状分析

利息收入主要是由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构成,是银行盈利水平的重要体现,此项业务比重的高低通常可以反映传统业务在银行中的比重。存贷款利息收入差是我国银行业最主要的盈利来源。

(一)传统业务利差分析

2011年,我国上市银行利息收入总额为2.98万亿元。自2006年以来,上市银行利息收入总额呈整体上升趋势。图1显示,2011年的利息收入总额是2006年利息收入总额的2.59倍。其中,2009年的利息收入总额低于上一年的利息收入,并成为近6年最低额,主要原因是2008年下半年5次降息,其中活期存款基本没降,定期存款大幅度下降,零售贷款受到7折的影响,从而导致2009年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

图12006—2011年上市银行利差收入走势

数据来源:根据16家上市银行年报整理

从图2可以看出,近6年,上市银行的利息收入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利息收入比从2006年的89.79%下降到2011年的83.01%。受2008年降息的影响,2009年上市银行利息收入比处于近6年的最低值,为82.14%。同2010年比,16家银行中利息收入比均有所降低,体现出银行业在摆脱传统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业务模式的过程中,利息、收入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图22006—2011年上市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16家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整理

(二)中间业务收入分析

表1对我国各上市银行2010—2011年中间业务占比数据进行了分析。各家上市银行都在努力积极推进中间业务发展、与2010年相比,各行业务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也都有所提高,增幅靠前的是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较高,平均为20.68%。其中,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占比最高为22.12%。在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占比靠前分别为18.85%和16.93%,北京银行占比最低仅为7.87%。

表1 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

资料来源:16家上市银行2010—2011年年报整理

二、问题分析

(一)收入来源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利差收入

在传统利差收益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银行业收入来源的渠道主要依靠存款,存款规模不但影响到贷款的市场份额,更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通过我国上市银行近几年利息收入可以看出,利息收入仍然呈大幅上升趋势,2011年利息收入为2.98万亿元,是2006年的2.59倍;虽然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在逐年递减,但比重仍在80%以上。

(二)中间业务规模增加但比重偏低

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会占到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40%以上。欧美等国家更是高达50%左右,如美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平均在50%以上。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占比最高的是建设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也才22.12%。虽然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的规模水平是逐年上升的,从2007年的198.52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623.83亿元,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07年的9.52%增长至2011年的15.02%,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比重仍相对偏低。

(三)中间业务偏重传统型业务

通过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构成情况和各家银行各项业务占比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占比靠前的都是传统的中间业务,诸如结算与清算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等。这三大类传统业务占比在50%上下。而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靠前的大多是投资银行业务、托管业务、理财顾问业务以及债券保险业务等创新的中间业务。通过国内外对比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显然还停留在传统的低附加值的业务上,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于高收益的创新型业务。

三、政策建议

(一)重视传统利息收入,维持合适的利差水平

尽管随着利率币场化的逐步推进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使传统利差收入占比不断降低,但传统利差收入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从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利息净收入的相对稳定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基础。因此,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利差收入会进一步下降,但传统利差业务仍然会是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增长点。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利息收入业务应该继续高度重视。

(二)大力发展新型的中间业务,提高差异化水平

在银行业竞争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通过发展创新型的中间业务来提高竞争水平。(1)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信息、人才优势,发展风险低、收益高的咨询评估类业务;(2)在中国资本市场、信用市场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大力发展信用融资类中间业务,如担保、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3)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强化客户体验环节。

(三)加强成本管理力度,提高盈利水平

控制经营成本以提高银行盈利水平。中国商业银行目前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中小型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的成长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也使得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时期,银行盈利能力相对于之前阶段的快速扩张期会有所下降。因此,加强成本控制能更好地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宇迪.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J].大众商务,2010,(8):99.

[2]张国柱.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4):168.

[3]郑雪飞.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关于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盈利模式的探讨摘要[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192-193.

[4]兹韦·博迪,罗伯特·莫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亚德里安 J 斯莱沃斯基,等.利润模式[M].张星,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6).

[6]蒂尔曼.金融进化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安琪]

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改革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改革之路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