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劲秀
如何看待一个官员?民间往往侧重于对官员的直观观感,从官员的言谈举止推断一个官员的贤与不肖,虽难凭一得之愚去盖棺论定某一官员,但直觉其是否一个好官,则往往八九不离十。
看他的用人。先贤有言:“不知其君视其所使。”正如《吕氏春秋·求人》中所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所以,看一个官员用什么样的人,基本上可以断定其是个什么样的官。
看他的做派。从一个官员的做派完全可以看出他的作风和素质。2005年8月,新华社记者储叶来曾披露安徽北部一个规模不大的地级市的书记和市长“豪华办公”——每人独占6间办公室,卫生间、会议室、会见室,一应俱全,在办公室的一侧墙壁上,还虚掩着一道暗门,推开里面竟是一间装修精致的卧室。如此豪华的卧室干嘛要如此隐秘?还有的官员,滥用职权,不惜斥巨资连续更换豪华轿车,编造各种借口出国旅游,等等。此类官员,无须“盖棺”,亦可“论定”了。
看他的善恶。凡是好的官员,对民间疾苦、弱势群体、冤假错案必然具有悲悯情怀,至少不会泯灭良知往这些人的伤口上撒盐。
某地有一位县委副书记,在主席台上公然对群众大吼:“上吊给绳,喝药给瓶。”
某镇党委书记史国忠竟对要跳楼的村民王秀珍说:“一楼二楼别去啊,要去就去五楼(跳)。”说完,甩手离开。
农民刘福民上访十年未果。其所在县的政法委书记、法院院长、公安局长,分别在刘的上访材料上作了“到银河系找外星人解决”、“到月球找秘书长处理”等批示,公然拿老百姓的痛苦开玩笑。
这是人说的话吗?
看他的担当。有担当的官员总是“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曾国藩)。林则徐即使在蒙冤负屈、流放伊犁的途中,仍豪放悲壮地吟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在“反右派”、“反右倾”运动中,上面多次向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询问江苏省委书记处、常委里有没有右派,江渭清每次都明确表示:“讲几句错话的人有,右派没有。”后来上面直接点名刘顺元是“老右倾”、“大右派”,江渭清竟三次抗命保护刘顺元。这是何等的担当!
看他的秘书。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官员倾向选用什么样的秘书,从秘书身上即可看到这位官员的影子。近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落马的一些大“老虎”,很多都与秘书有关,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纳为“秘书现象”。其实,问题虽然出在秘书身上,但根子还在于官员。
看他的亲属。汉朝王充在《论衡》中说,“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活脱脱描绘出一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世象图。一人身居高位,就以权谋私,把自己沾亲带故的七大姑、八大姨等亲属、故旧安排在重要位置上,这是典型的腐败。
看他的朋友。先贤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知其人视其友”。一位官员交往的都是正直、正派的好人,那么这位官员坏不到哪里去;相反,一个官员身边聚集的都是拍马逢迎、蝇营狗苟的奸邪小人,那么,这个官员好不到哪里去。
看他的嗜好。远华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有一句“名言”:“官场上的制度、条例再严我也不怕,最怕是领导干部没有嗜好。”于是,他专门研究官员的嗜好,各个击破。对贪财者,送巨额票子;对好色者,送天仙美女;对享乐者,送高档器物;对附庸风雅者,则送名人字画、古玩玉器……
人有所好,无可厚非,但是,对官员来说,爱好则不是小事。苍蝇专叮有缝的蛋。爱好一旦与权力和邪恶纠合,必然陷入腐败的深渊。
看他的信访。信访是下情上达的重要渠道,是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是送到办公室的社情民意。一般情况下,对群众的诉求有所回复的,这位官员大抵不会太坏;反之,如果石沉大海,不给回音,那么,这官员起码官僚气十足。
看他的进退。古往今来,在云谲波诡的官场之中,官员的进退最能体现官员的素养、气度和胸襟。春秋后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晏婴曾说:“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而易退也;其下,易进而难退也。”晏婴说好官难进易退,坏官易进难退,是很有道理的。
看一个官员,可看的地方绝不止上述几条。但无论怎么看一个官员,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摘自《杂文月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