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选择谋略

2014-12-17 12:50赵玉平
领导文萃 2014年24期
关键词:破绽曹魏司马懿

赵玉平

公元228年春天,祁山深处的西城异常宁静,大白天,街上空无一人。只见城楼上有一人,头戴纶巾,焚香抚琴;城楼下有一人,带着15万大军,黑压压一片,甚是壮观。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讲述的空城计的场面。

当时,司马懿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进城还是不进城?如果选择进城,成功了,可以活捉诸葛亮;不成功,反而会被对方活捉。如果选择不进城,万一城里没有埋伏,就会错过活捉诸葛亮的大好时机。所以,司马懿在西城门前左右为难。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司马懿传下军令,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往北山撤退。司马懿被当成了诸葛亮的反面,被取笑、调侃,但人们都忽略了他的谋略。

反常行为背后必定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司马懿判断局势有一个重要方法——看人要看其一贯性,看他的长期表现,不能只看其临时表现。以司马懿的了解,诸葛亮的一贯行为是——谨慎。

试想一下,一个一贯谨慎的人,怎么可能大开四门?管理学上有一句话——“反常行为背后必定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司马懿就是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来判断诸葛亮的。而且,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是用这种思维模式来判断自己的。因此,司马懿最终还是没有冒险进城。那他的这个选择对不对呢?

此次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手,他所面对的局势可以用“危机”二字来形容。诸葛亮这次出兵可谓节节胜利,赵子龙斩了曹魏五员大将,诸葛亮占领了安定、南安、天水三郡,打败了夏侯懋、曹真、郭淮,席卷了整个战场。曹魏政权没办法了,才急调司马懿到军前临时指挥战斗,形势特别危急。而且算算部队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此时司马懿手里的兵力和大将都没有诸葛亮的多。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能把诸葛亮逼退,就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如果选择进西城,万一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反倒会葬送辛辛苦苦得来的胜利成果。

绝不能掉入别人备好的选项中

如果你有兴趣翻一下《三国志》以及相关史书就会发现,“空城计”其实是假的。

诸葛亮跟司马懿真正的对决不是在公元228年,而是在公元231年。这年春天,诸葛亮出兵祁山,恰好曹魏大都督曹真病重,诸葛亮便把曹魏将领贾嗣、魏平的主力包围在了祁山附近。这时候魏主曹睿才把防守东线的司马懿从宛城紧急调来西线,防备诸葛亮。

那么,这场巅峰对决到底谁胜谁负呢?

在交战的第一个阶段,司马懿带着大军来到了祁山附近,准备跟诸葛亮开战。他打算派一支小部队驻守上邦(今甘肃天水市),然后自己带主力部队去寻找诸葛亮的主力决战。这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提了反对意见,他就是张郃。

张郃认为,应该兵分前后二军,前军迎击诸葛亮,后军驻守雍城(今陕西凤翔城南)、郿城(今陕西眉县北)。但司马懿断然否定了张郃的意见,指出战争的原则首先是集中原则,集中优势兵力才能打歼灭战。所以,司马懿决定集中兵力直扑祁山——诸葛亮的大营。

诸葛亮跟司马懿打了吗?诸葛亮才不打呢,他看到司马懿倾巢而来,便采取了避实就虚的策略,大军一转头,奔赴上邦去了。上邦只有4000名魏军防守,而且诸葛亮的速度特别快,等司马懿赶到祁山的时候,他已经到上邦了。在这样一个被动的形势下,司马懿又做出了一个特殊的决策——立刻去追。按理说不应该追,因为此刻诸葛亮已经到上邦了,那边的战斗肯定已经打响,而且万一路上有埋伏怎么办?当时就有将领认为,敌人都已经到了,我们去了也白去。但司马懿却淡然一笑,说你们都不了解诸葛亮,他做事谨慎,到了上邦一定是一不开战,二不割麦。他会先安营扎寨,那么多人安营扎寨,一定很费时间。等我们到那里时,他应该刚安完营。因此,只要我们快一点,是来得及的。果然,当司马懿赶到上邦时,诸葛亮的大营才刚扎完,还没开战呢。

诸葛亮这个统帅,优点是谨慎,缺点是太谨慎。这一点成全了司马懿。

司马懿的这个策略叫“看优点抓破绽”。当一个人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最容易被别人抓住破绽。这就好比能说的人在说的时候被人抓住破绽,能跑的人在跑的时候被人抓住破绽。

当战役进入第二个阶段时,两军终于相遇了。相遇之后,两军先是有一场小战,规模不大,还没分出胜负,司马懿就收兵了,并扎下一座大营,与诸葛亮形成对峙。诸葛亮一看,司马懿的营盘建得很好,自己没什么机会,于是就带领全军撤回祁山。

此时,司马懿又遇到一个选择:追还是不追?司马懿毅然决定——追。这正中诸葛亮下怀,他就等着司马懿来追呢。蜀军已经在天水附近的卤城摆开了阵势。这阵势有多大?据《晋书》记载,“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占据了两个山头,中间断了一条河,做了一个巨大的阵型。司马懿指挥自己的十几万大军扑上来,一时间小小的卤城战云密布。所有曹魏和西蜀的将士都认为,一场生死大战就要开始了。结果司马懿到达卤城以后,气势汹汹,毫不犹豫地做了一件事——迅速建了一座比西蜀大营还坚固的大营,眼见着一场血腥拼杀变成了一场劳动竞赛,两支大军比营盘,比质量,比速度。

司马懿建成大营以后,把部队都收敛到大营里面,固守待援,也不开打。这件事引起了曹魏和西蜀很多将士的不满,心想既然不打,你司马懿为什么追上来呢?其实这里有一个很高明的思路,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绝对不要掉入别人备好的选项里。

祁山一战,司马懿一直跟诸葛亮拧着劲儿,偏不按常理出牌。面对诸葛亮的聪明布局,司马懿没有按诸葛亮的思路出牌。司马懿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跟聪明人过招,一定要让思维有所突破,要突破对手给你准备好的选项,在这些选项之外看到其他的选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的选择被他人提前做了安排,如果这个安排来自竞争对手,轻则会干扰我们的思路,重则会使我们陷入被动局面。此时,我们不妨学学司马懿的选择谋略。

(摘自《发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破绽曹魏司马懿
须臾
曹魏的书法新纪元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
江湖绝技之伪装术
刍议曹魏屯田的背景及影响
老谋子司马懿
抢钱的破绽
小米的破绽是什么
司马懿晒书露马脚
论曹魏时期的财税治理及对当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