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快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的途径

2014-12-17 16:09:07黄宏葵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7期
关键词:课堂效果小学语文课堂

黄宏葵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教学的初级阶段,在整个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其核心任务就是在学生的整个教育阶段奠定好基石。而作为中国学生最基础的语文教育,其肩负的使命就更为艰巨。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良好的读写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而死板呆滞的教育模式已经过时,如何才能在和谐欢乐的教学氛围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了现如今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课堂效果;乐趣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87-02

语文教学模式单一一直以来被许多教育学者所诟病,然而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学,肩负着为学生夯实学科基础的重要作用,基本的教学内容必须有效地传达给学生,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生氛围,成为了现在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懂得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课堂,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教学能力,才有可能形成一个良好而高效的课堂学习。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工作者仅仅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并不能真正让学生接受知识,导致很多学生产生了对语文的厌恶,难以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既要让学生学得开心,同时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才是现代语文教学应该考虑的当务之急。

一、快乐高效课堂的形成

高效的课堂是指学生们在上课时间能掌握老师教授的全部知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在了解此类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造和发展。而快乐的课堂则要求老师们能够在方式方法上更进一步,在愉快的环境中让学生接受知识。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以写作为例进行说明。一般来说,传统的语文教学是老师教授一些一般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提升写作水平,如此的教学方法真的可以让学生写出生动的文章吗?现实是如此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技巧,同时也不能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我们应该倡导的是让老师和学生积极地互动,比如让学生观看一些电影,带着观影感受写文章,利用影视资源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学习课本上枯燥的知识。如此以来,课堂的氛围也不再死板,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二、创造快乐高效课堂的途径

(一)实现角色转变,融入学生当中,共同寻找学习的乐趣

要想让学生爱上课堂,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做好学生的功课,首先要善于观察,抓住学生平日里在课堂上的状态,根据每节课的课堂反应,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其次,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学生们的发言,同时引导他们正确思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内心感受,及时获取学生对课堂情况的反應,了解学生课后的一些反馈,同时多与学生交流,对他们的反馈做出回应,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他们才会爱上课堂。

1.善于观察,抓住学生的“状态”。善于观察是指:观察他们上课时听课的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于课堂。小学生由于年纪小,缺乏一定的控制力,一节课下来很难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这时候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观察他们何时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思考学生为何会集中不起注意力。

观察的内容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观察学生上课时的情绪状态,欢快的课堂气氛,一定是学生们都处于一种情绪饱满、兴奋的状态之中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你讲课的方式是否真的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是否真的投入到了课堂学习之中,以此来创新授课方式。(2)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是否对你教授的知识有着一种求知欲。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观察学生的思维是否在与你的思路一起走,是否在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你提出的问题,传统的语文学习观念是死记硬背,这种想法在如今已经过时。语文是一门综合型的课程,是一种基础入门教学,教会我们听、说、读、写等各种技能,而这些技能的获得不是被动性地接受,而是在积极思考过后吸收并且内化。(3)观察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状态,学生是否有兴趣参与老师组织开展的课堂小组讨论,是否有高涨的情绪参与小组学习,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观察的,以此来判断学生对你的课堂的喜爱程度,以及他们是否真正学进去了,注意力是否集中在你的课堂上。

2.善于倾听,回应学生的想法。倾听是指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声音,课后的反馈,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的同时,对他们的疑问等做出回应解答。新课标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应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因此也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传授课本知识的时候,不可以采用灌输的方式,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变原来被动式的接受知识为学生服务主动式的获取知识,让他们自己主动学习,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语文学习的潜能。可以创新一些教学模式,丰富语文课堂的学习方式,

比如,可以多组织一些小组讨论,老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对于那些精彩的发言,老师需要多去鼓励,表示自己的认可,不对的地方,老师要引导学生向对的方向去思考。如此的教学方式轻松愉悦,让学生能够在欢快的氛围中主动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从此爱上语文课。

(二)从教师自身出发,提升教学技能,改善教学方式

1.提升教学技能。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和学生一样处于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中,当然教师学习的是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提升了才能改变课堂氛围,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教学语言学习,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的,生动活泼的语言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反之,枯燥无味的语言,只能导致学生厌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必要的风趣幽默还是被学生所喜爱的,换个角度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学生,也不想听到那些乏味的演讲。适时的课堂娱乐能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更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2.改善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淘汰,如何创新新的教学模式,是现在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首先,我们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应以学生为主,变被动接受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次,建立互动式课堂。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的时候,可以学生先读一遍,再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述,让学生学会讲故事,如果可以,让学生分组将故事以讲演的形式演绎出来。如此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

三、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的都是些基础,内容不会太难,但是基础非常重要,此阶段老师需要做的不单单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学习。高效而和谐的课堂是语文学习的法宝,欢快的学习气氛加上正确的引导学习,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牛燕霞.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教师,2013,(03).

[2]高丽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06).

[3]顾晓莉.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互动[J].读与写,2009,(01).

猜你喜欢
课堂效果小学语文课堂
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8:55:15
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20:29:33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