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参考

2014-12-17 19:00
中国对外贸易 2014年4期
关键词:页岩天然气乌克兰

乌克兰危初持续引发天然气供应之忧

3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全面回应了近期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的军事对峙问题。当天,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阿里克谢·米勒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将从4月起停止向乌优惠供气,并提价50%。

此前,尽管美欧领导人不断穿梭在俄乌之间,试图为乌克兰危机降温,但俄欲单方面暂停对乌优惠供气的消息,使得尘封已久的俄乌天然气纠纷再度浮出水面。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乌克兰财政将会崩溃。如果该国无力偿债,它将不再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东欧国家经济动荡可能很容易引发投机者对相关国家发动攻击。总之,乌克兰危机很有可能点燃东欧的经济大火。此外,整个地区还依赖经由乌克兰输送的俄罗斯天然气。匈牙利明确表示正在为乌克兰的崩溃做准备。

据《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称,原油价格涨至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因市场担心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可能失控并使欧洲的能源供应受到重创。东欧的紧张局势令本已强劲的原油市场更加走俏。由于美国遭遇严寒,再加上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出人意料地跃增,今年市场上的原油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乌克兰危机并未影响到原油的实物供应,但会加剧人们对俄罗斯原油供应的担忧。

主持者言: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美国欧洲的博弈焦点指向了天然气领域。为了给乌克兰和欧洲施加压力,俄罗斯方面指出乌克兰没有履行双方签署的提供优惠的协议,所以将不再延续天然气优惠政策,并且提醒欧洲称乌克兰政局恶化或引发对欧洲天然气供应中断。

俄罗斯之所以亮出天然气这一底牌,原因在于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出产国之一,乌克兰是俄罗斯原油和天然气输往东欧的主要枢纽,乌克兰接近60%的天然气由俄罗斯供应,并且在俄罗斯输往欧洲天然气线路中占有重要位置。去年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1615亿立方米,欧洲平均66%左右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东欧一些国家甚至全部天然气都从俄罗斯进口。

另外,在关键时刻,天然气还是俄罗斯牵制欧洲国家对乌局势表态的一大利器。美国和俄罗斯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经贸合作不强;但欧洲、俄罗斯的经济往来和利益要远多于美国。此前,德国就表示希望通过对话缓解紧张事态。考虑到经济利益,欧洲目前对俄罗斯的态度显得较为谨慎,美欧之间的态度差异也给了缓和局势并给予了重回谈判的时间。中日韩FTA第四轮谈判举行无果而终

3月4日至7日,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协定(FTA)第四轮谈判在韩国首尔举行。本轮谈判的主要议题是货物贸易的降税模式、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开放方式、协定的范围和领域等。从会后的反映来看,各方并没有达成太多的共识,而从议题的设定上来看,中日韩FTA要在年内结束谈判几乎是不可能的。

据韩联社报道,此轮谈判将举行商品、服务、投资、竞争、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工作小组会议和环境、政府采购、电子商务以及食品领域的专家对话。韩国产业部通商交涉室室长禹泰熙表示,希望本次谈判能完成有关市场开放程度等问题的基本谈判,并过渡到讨论减让关税问题的阶段。中日韩三方很清楚自贸协定可以推动本国经济增长,且对促进区域经济融合起到积极作用,希望三方积极参与谈判,使谈判取得丰硕成果。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则称,新一轮自贸区谈判会议将围绕关税进行讨论。新一轮自贸区谈判的最大焦点在于撤销关税的税目选择。日方基于对农产品保护的考量,要求所有税目设置一个统一的关税撤销比率,但中方并不退让,主张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应当单独设置目标。日本海关共有9018项税目,农产品占2419项。按照日方撤销90%关税的提议计算,尽管自由化率较高,但仍可将900多项保留税目设定在农产品上。反之,按照中方的提议,即使将农产品关税撤销比率设定在80%,日方也仅能保护480多项农产品。最后,无果而终。

主持者言:双边与多边自由贸易区谈判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新亮点,自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在推动多边自由贸易方面进展缓陧,而各国另辟蹊径,组建自己的贸易小集团,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便是折射。

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约占世界的两成左右,占亚洲的七成左右,如果中日韩建成自贸区,将成为东亚乃至亚洲经济合作的典范,进一步夯实东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然而,中日韩FTA谈判从磋商到正式谈判历经10年之久,至今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都无明晰的路线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将中日韩FTA作为2014年重点推进的工作内容。种种迹象表明,中日韩FTA越来越像鸡肋,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它已经被边缘化。酝酿了10年,谈判还是要进行,至于能谈出什么结果,让人无法预料。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吹响改革“集结号”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各项改革措施的陆续启动和加速推进,将开启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如何落实改革措施将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2014年全国“两会”,承担着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确立的重任,“深化改革”成为今年会议的主旋律。

路透社的报道称,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3月5日开幕,雄心勃勃的改革议程和把依靠投资与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变为速度减缓却更均衡、更持续的增长将是此次会议的讨论重点。改革的贯彻落实将小心谨慎、循序渐进。

《欧洲时报》评论指出,中国仍然在变革中摸索制度的完善,在自信中深化改革。中国在此领域下一阶段的实践,将给当今世界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各国,提供新的参照系。

《华尔街日报》指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改革承诺。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刚刚发布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被频繁提及。李克强想要在哪些领域进行改革?除了经济以外,还包括市场、政府、农业、科学、投资、税制、金融以及教育。报道指出,这一切并非易事。李克强说,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学者评论说,本届政府带着改革的“血性”,血管里留着“改革的血液”,也尤其注重政府自身的改革。李克强打着明显“李氏”印记的报告,可说是近几年来最具新意,最有亮点,也最务实的一次政府工作报告。评论说,以“三公”经费削减等为例,中国政府过去一年的施政,已显示了兑现具体改革承诺的能力。

主持者言:事实上,全国两会已经不仅仅是一次政治会议,而是一扇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是了解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的信息渠道。

改革,是今年两会的鲜明主题,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中之重。通过2014年全国两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正式从党的观点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用改革释放红利的执政方略也细化为具体的施政安排。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改革“集结号”提高了民众对于更好分享改革成果的期待。于法有据、以民为本、务实有序的改革“路线图”,增强了人们对改革攻坚克难、坚定迈进的信心。

中国誓言:抗击污染治理雾霾

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首份政府工作报告,展示了中国的改革决心。同时,“治理雾霾”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引起广泛关注。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今年,中国再次作出了抗击污染的承诺,颁布新的限制措施,甚至在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雾霾”一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誓言全力以赴抗击污染。5日发布的工作报告还呼吁将环保节能支出增加17%至约人民币2100亿元。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党对全国人大代表发表讲话时说,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美国《国际财经时报》说,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政府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中国政府誓言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此外,中国政府将通过淘汰更多的燃煤小锅炉和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来减少污染。李克强在报告中表示,将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减少污染。

主持者言:中国北方是工业的心脏地带,钢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近一半。同时,中国北方地区也遭受了严重的工业污染。2009年,美国驻华使馆开始发布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同时,环境问题也引发中国民众的空前关注。

近些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大量能源与资源的消耗,令中国正在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所谓向高污染、高能耗的“吃饭产业”开刀,但事实是大量被压被砍的都是“苍蝇”级的小企业、小作坊,很少有“老虎”级的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真正的排污大户关停并转仍遥遥无期。

对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方案,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他表示,政府将在2014年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

最近,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力度空前的雾霾防治政策措施,立下“军令状”,大笔拨款。2014年,从国家到地方,密集的政策与行动表达了中国治霾的决心,也标志着“重点治霾元年”的正式开启。中国利率放开在望银行竞争将趋于激烈

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将在两年内减少对利率的控制,并且允许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使用。周小川说:“存款利率最后要放开,这应该也是利率市场化中最后一步。我个人认为,存款利率的开放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在周小川的表态之后,一些其他中国领导人也承诺将合理分配信贷及其他资源,通过给市场一个“决定性力量”使得低迷的经济更加有活力。

美联社认为,放开利率将会促进银行的竞争,从而提高利率。这就会使更多的资金能够进入中国家庭的口袋中,有利于达到推动居民消费的官方目标,使中国经济减少对贸易和投资的依赖。美联社认为,中国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将会减少使用人民币的障碍,不仅将极大地提升人民币在国际中的应用,也对增强人民信心有利。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央行行长周小川暗示,中国将进行长期的货币改革,其中包括放开利率以及放开外汇市场。这些政策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的巨大进步,并将最终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文章称,因为通过压低汇率,政府可以支持高度分化的工业部门,从而极大地提升中国在世界中竞争的能力。但是,利率降低也将成为中国13亿消费者的巨大负担。利率的市场化将推动中国市场成为完全的消费者市场。这是个艰难的转变,但是将会对中国有利、对世界其他的生产者有利。

主持者言:在央行对存款利率管制数10年后,推行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带来诸多影响。

从贷款利率放开后的后果来看,在过去大半年时间,贷款利率整体走高,甚至一些银行明显收缩了与当前市场平均贷款利率相比偏低的个人住房贷款发放。可以预期,一旦央行宣布存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会出现一个快速上升的过程。而这种存款利率在市场放开后出现飙升,也曾在东南亚、拉美地区国家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出现。

存款利率放开后,虽然短期可以让储户享受存款利率上升的红利,但随着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中国银行业长期在存款利率管制下的幸福生活将面临存款利率波动性迅速增大的新挑战,银行垄断也将被打破,将给银行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

从多个国家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后果看,银行竞争将更加激烈,一些大银行可能抬高存款利率,小银行因资本实力不雄厚,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

页岩气繁荣美国能源企业获中国商机

3月12日,中国石化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菲利普66公司签署了丙烷长期购销合同。中国石化负责人称,此次合作进一步拓宽中国石化多元化化工原料供应渠道,将对中国石化化工结构调整起到有益作用。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认为,美国页岩气繁荣所带来的廉价天然气为美国能源企业向中国出售燃料创造了新的机会。中国石化签署上述购销合同之际,正值越来越多的中国石化企业开始从美国进口丙烷,来为一批新的化工厂提供原料。这些化工厂能将丙烷转化为价格更高的丙烯。丙烯是一种化工原料,用于生产油漆、地毯和清洁剂等消费产品。虽然中国企业自身也能生产丙烷,但由于中国原油和天然气供应较紧张,自己生产丙烷的成本更高。分析师们表示,过去由于美国丙烷的价格过高,因而从美国进口丙烷并不划算。不过,页岩钻井技术带来的美国天然气产量激增使该国天然气价格降至数年来的最低水平。中国石化表示,由于美国页岩气供应量增加,美国丙烷相对国际其他市场上的丙烷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且来自天然气分离装置的丙烷较炼厂丙烷纯度更高。

《金融时报》的文章称,随着页岩气的迅猛发展带来成本优势,美国化工行业正计划大幅提高出口,此举将给欧洲和亚洲的竞争者带来压力。报道称,行业协会美国化学委员会预测,随着一股瞄准海外市场的新产能投资热,美国化学制品出口未来5年将大幅增长。

主持者言:美国在页岩气开采技术上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1929年首次尝试水平井技术;2002年,页岩气水平井开采技术正式实现商业化,大幅提升了页岩气资源的经济可采性,拉开了页岩气大规模开采的序幕。近年来,随着美国页岩气的迅猛发展,丙烷供应量大幅增加。此外,美国丙烷相对国际其他市场上的丙烷产品具有价格优势。

虽然中国的页岩气储量大,但开采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因为地质复杂等原因,其开采难度大于美国。所以,目前中国页岩气主要靠进口。这也是中国页岩气发展的必经阶段。

猜你喜欢
页岩天然气乌克兰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贵州复杂构造区页岩气赋存与渗透机制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我国启动页岩气高效开发研究
新摩登时代
省着点花